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公司2007年的销售收入净额为6亿元,销售成本为4亿元,销售税金及附加为700万元,销售费用为1500万元,管理费用为5000万元,财务费用为3000万元,投资净收益为1000万元,营业外收入为100万元,营业外支出为600万元,所得税为1900万元,则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为( )。

A.15.67%
B.17.17%
C.29.67%
D.16.3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营业利润=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利润=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代入公式得D选项。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限制按照规定的某个基数的一定比例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有( )。

A.劳动保护支出
B.公益性捐赠支出
C.业务招待费支出
D.职工福利费
E.母公司管理费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解析] 选项B计算限额是企业会计利润的12%;选项c计算限额是发生额的60%与销售营业收入5‰相比较小的数;选项E计算限额的基数是合理工资、薪金的14%;A劳动保护费属于可以扣除项目;D母公司管理费不得扣除。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得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是( )。

A.资助给关联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经费
B.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
C.支付给总机构的特许权使用费
D.在中国境内工作的职工的境外社会保险费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范围。支付给关联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支付给总机构的特许权使用费、支付在中国境内工作的职工的境外社会保险费,不得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特定减免税通关制度具有显著的管理特征,主要体现在( )方面。

A.脱离特定使用范围,应按实际去向办理相应的报关和纳税手续
B.在特定条件和规定范围内使用可减免进口税费
C.原则上免予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
D.货物进口验放后仍需受海关监管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 货物按照特定减免税通关制度办理手续,其受海关监控的过程和货物在放行后受制约的状态,反映了该项通关制度的管理特征。 (1)在特定条件或规定范围内使用可减免进口关税。特定减免税是关税优惠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无偿向国内进出口商品的用户提供的,其目的是优先发展特定地区的经济、鼓励外商投资,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因而,也表明了关税优惠的特定性。进口货物只有按照规定的使用条件在规定的地区、企业或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才符合国家既定的关税政策。 (2)原则上应受各项进出境管制。特定减免税货物的去向是实际进出口,因此,按照国家有关进出境管制的原则规定,凡涉及许可证、检验检疫、机电产品进口审查等各项进出境管制的,均应在进出口申报时向海关交验许可证件。 (3)货物进口验放后仍受海关监控。特定减免税进口的货物在完成申报、配合查验手续,并以此获得海关放行后,虽然进口阶段的海关手续已办理,然而依照审批减免税的先决条件之一,货物在规定的年限内,其使用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因此,货物仍将在海关的监管下。 (4)脱离特定范围使用,须补缴进口各税。即进口的减免税货物在规定的监管期限内,因故脱离规定的使用范围,出售、转让或移作他用,使其丧失了进口税优惠的特定性。若经海关核准,应在折旧后补缴原本减免的进口税。 (5)期限到期,方可解除海关监管。从简化手续,方便用货单位和减轻海关工作负担等诸多因素考虑,对特定减免税使用状况的监管,海关采取的是,根据货物的品种分别确定监管期限,经海关核查监督,有关货物能按规定合法正常使用的,在期限届满时可自动解除海关监管,但期满后货物需出售、转让的,则还需向海关办理解除监管的手续。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经营管理阶段,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影响纳税,在物价持续下降时,采用( )计算的成本高,利润相对减少。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
C.先进后出
D.后进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在物价持续下降时,采用先进先出计算的成本高,利润相对减少,反之,如能采用后进先出法,则可相对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文书中属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为办理纳税事宜所使用的文书有( )。

A.税务登记文书
B.发票管理文书
C.税务处理决定文书
D.税款征收文书
E.罚款通知书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纳税人、扣缴义务为办理涉税事宜所使用的文书分为税务登记文书、发票管理文书、减免税文书、纳税申报文书、税款征收文书和税务行政复议文书六大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外商投资企业,2009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销售成本25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500万元,销售费用1000万元,管理费用800万元,财务费用74万元,投资收益-26万元,营业外支出100万元,账面利润和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均为0。
会计师事务所在汇算清缴时发现下列其他资料:
(1)投资收益-26万元包括用权益法核算对境内居民公司甲的投资损失26万元。
(2)财务费用74万元中,50万元为购建固定资产的利息支出(该固定资产当年未达到使用状态);24万元为向该企业向其他企业借款9个月用于生产经营的200万元的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年利率为9%。
(3)管理费用中,25万元为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准备;60万元为预计负债支出;5万为一项专利权的摊销金额,该专利权为当年以100万元价款向境外企业购买,付款期已到但企业因故尚未支付价款,未做相关涉税处理。
(4)营业外支出100万元中的70万为违约购销合同的罚款支出,10万为诉讼费支出,20万为违反政府规定被职能部门处罚的罚款支出。
(5)检查中发现,该企业在2月接受了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的赠与,对方开具增值税发票注明价款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企业自行支付0.3万元运杂费将该设备运回,当月投入使用,但是企业将该项赠与挂在往来账上,也没有对该设备计提折旧(该企业设备净残值规定为10%,采用平均折旧法,折旧年限为10年)。假定该企业在2009年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要求按顺序计算并说明理由:
(1)该企业投资收益的纳税调整金额;
(2)该企业借款利息的纳税调整金额;
(3)该企业管理费用的纳税调整金额;
(4)该企业营业外支出的纳税调整金额;
(5)该企业接受捐赠及设备使用的纳税调整金额;
(6)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7)该企业应纳的所得税额;
(8)该企业应扣缴的税款。

正确答案

(1)该企业投资收益的纳税调整金额26万元。
(2)该企业借款利息的纳税调整金额60.5万元。
①50万元应资本化的利息在企业所得税前不得扣除;
②向其他企业经营性借款可在所得税前扣除的利息=200×9%÷12×9=13.5(万元)
该企业经营性利息超支24-13.5=10.5(万元)。
(3)该企业管理费用的纳税调整金额85万元
25万元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和60万元预计负债在所得税前不得扣除,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4)该企业营业外支出的纳税调整金额20万元
①70万为违约购销合同的罚款支出以及10万为诉讼费支出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
②20万违反政府规定被职能部门处罚的罚款支出在所得税前不得扣除。
(5)该企业接受捐赠及设备使用的纳税调整金额11.7-0.9=10.8(万元)。
①该企业受赠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1.7=11.7(万元);
②该企业当年将没备提取折旧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1.7+0.3)×(1-10%)÷10÷12×10=0.9(万元)。
(6)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0+26+60.5+85+20+10.8-0.9=201.4(万元)。
(7)该企业应纳的所得税额
201.4×25%=50.35(万元)。
(8)该企业应扣缴的税款15万元
①扣缴营业税=100×5%=5(万元);
②扣缴预提所得税=100×10%=1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要求:请您作为注册税务师,对企业2010年经营业务进行审核,扼要指出存在的影响纳税调整的问题,并计算应缴的企业所得税。
资料:成都市区某某物流公司,2006年1月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2010年度相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
(1)当年公路运输收入700万元,全年出租仓库收入80万元,对外打字复印收入2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取得对境内非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46.8万元。
(2)为运输收入发生汽车维修费、汽油费,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250万元。
(3)年初购入打印纸取得普通发票,发票上注明的5万元,当年全部使用。
(4)仓库原值为500万元,为股东投入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20年(与税务机关认定的折旧年限相同),经企业预计的残值率为10%。为2010年出租,企业于2009年对仓库进行大修理发生支出280万元计人长期待摊费用,预计能延长使用寿命7年(与税务机关认定的摊销年限相同),上述大修理于2009年12月完工。
(5)全年发生财务费用50万元,其中包含当年3月主管税务机关对其2007年企业所得税纳税检查时,依法征收的税款滞纳金10万元。
(6)管理费用共计50万元,其中列支业务招待费支出25万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20万元。管理费用中列支1月购入税控收款机10台的成本3.51万元,购买税控收款机取得普通发票上注明金额35100元,已经经过主管税务机关的审核批准。
(7)销售费用共计40万元中列支广告费、业务宣传费30万元。
(8)营业外支出共计列支通过青少年基金发展会向农村义务教育捐款10万,税收罚款支出20万元。
(9)上年广告费超支20万元。

正确答案

(1)国债利息收入免税,应当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属于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应当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6.8万元。
收入总额=700+80+20+10+46.8=856.8(元),其中:
营业收入=700+80+20=800(万元)
(2)可抵扣税金的计算:
该企业应交的税金包括营业税及其附加和房产税
营业税纳税人购置税控收款机,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凭购进税控收款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抵免当期应纳营业税税额,或者按照购进税控收款机取得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计算可抵免税额=价款÷(1+17%)×17%。
本题目中购置税控收款机可以抵免的营业税=3.51÷1.17×17%=0.51(万元)
营业税=700×3%+(80+20)×5%-0.51=25.49(万元)
城市维护建设税=25.49×7%=1.78(万元)
教育费附加=25.49×3%=0.76(万元)
房产税=80×12%=9.60(万元)
可扣除的税金=25.49+1.78+0.76+9.60=37.63(万元)
(3)①为运输收入发生汽车维修费、汽油费属于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250×(1+17%)=292.50(万元)
②购入打印纸属于打字复印收入的的成本5万元。
③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本题目中符合大修理支出的规定,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尚可使用年限在所得税前分期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280÷7=40(万元)
仓库年折旧=500×(1-10%)÷20=22.50(万元)
为出租仓库发生的成本=40+122.5=62.50(万元)
税前可扣除的成本=292.50+5+62.50=360(万元)
(4)税款滞纳金,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应当纳税调增10万元。会计核算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企业计入财务费用对会计利润没有影响,可以不调账。
可扣除的财务费用=50-10=40(万元)
(5)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业务招待费:800×0.5%=4(万元)<25×60%=15(万元),应按4万元扣除,纳税调增21万元。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20×50%=10(万元),但不作为管理费用扣除。
购置税控收款机已经抵免的税额不得再计入管理费用中,企业已经按3.51万元计入管理费用,属于会计差错,应当进行账务调整。已经抵免的税额也不得在税前扣除。
可扣除的管理费用=50-21-0.51=28.49(万元)
(6)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广告宣传费扣除限额=800×15%=120(万元),实际列支30万,上年超支20万元可结转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销售费用=40万元
(7)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利润总额=856.8-37.63-360-50-(50-0.51)-40-30=289.68(万元)
捐赠限额=289.68×12%=34.76(万元),实际捐赠为10万,可以据实扣除。
税收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
可扣除的营业外支出=10(万元)
(8)应纳税所得额=856.8-10-46.8-37.63-360-40―28.49-40-10-10(研发费加扣)-20(上年广告费结转)=253.88(万元)
(9)运输收入÷总收入=700÷856.8=81.70%
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上述项目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内资企业自生产经营之日起,第1年至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2001-2010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006~2007年免税,2008~2010年减半,即按15%减半,税率为7.5%
企业2010年的应纳所得税额=253.88×7.5%=19.04(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2011年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年末余额如下。(该公司采用表结法年末一次结转损益类科目,所得税税率为25%,金额单位为万元) [要求]
对下列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1)将各损益类科目年末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2)假设没有纳税调整事项,计算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结转所得税费用。
(3)将“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4)企业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0%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5)结转利润分配。
(金额单位为万元,分录中的“利润分配”科目要写出明细科目)

正确答案

(1)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其他业务收入 2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投资收益 100
营业外收入 30
贷:本年利润 1350
借:本年利润 1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80
其他业务成本 140
营业税金及附加 8
销售费用 5
管理费用 80
财务费用 12
资产减值损失 35
营业外支出 40
(2)企业的利润总额=1350-1000=350(万元)
应交所得税=350×25%=87.5(万元)
①确认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8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87.5
②将所得税费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87.5
贷:所得税费用 87.5
(3)企业的净利润=350-87.5=262.5(万元)
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借:本年利润 262.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62.5
(4)借:利润分配――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6.25
――应付现金股利 131.25
贷: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 6.25
应付股利 131.25
(5)借: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157.5
贷:利润分配――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6.25
――应付现金股利 131.25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属于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其企业所得税的是( )。

A.2000年在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企业因分立而于2003年新设立的企业
B.2002年向民政部门注册、领取许可证的社会团体
C.2002年前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两个企业合并而于2003年新设立的企业
D.2002年前已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但未进行税务登记的企事业单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选项A、C错误是因为这些企业或事业单位虽然是2002年后新成立的,但是以之前归属地方政府管理的老企业为基础的,所以为保护既得利益不受影响,仍然归属地方税务局征管。选项D错误是因为该企业属于2002年以前设立的老企业,仍然归属地方税务局管辖。

百度题库 > 中级会计师 > 中级经济法 >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