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共2466题
如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速率,影响膜的流动性,图中①②③④四种运输方式都会受到影响,A错误;
B、④过程属于胞吞作用,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B正确;
C、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C正确;
D、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是③的运输方式,D正确.
故选:A.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运输方式是胞吐,“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说明葡萄糖通过主动转运进入骨骼肌细胞,A错误;
B、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分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转化,B正确;
C、“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说明胰岛素的靶细胞是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C正确;
D、健康人进餐后,由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增加,使得血糖恢复到餐前水平,此时胰岛素的量减少,D正确.
故选:A.
下列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的有( )
①红细胞吸收K+
②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③甲状腺细胞积累碘离子
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
⑤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
⑥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
⑦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红细胞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故①正确;
②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和能量,故②错误;
③甲状腺细胞积累碘离子可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故③正确;
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故④错误;
⑤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故⑤正确;
⑥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通过核孔,不需要跨膜运输,故⑥错误;
⑦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属于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故⑦错误.
故选:C.
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K+通过膜的运输需要缬氨霉素,所以不是自由扩散;K+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扩散,而缬氨霉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也不属于主动运输.可见,这里的缬氨霉素充当的是载体的作用,因此是协助扩散.
故选:C.
下面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析题图,图中a方式为自由扩散,b方式为协助扩散,c方式为主动运输,甘油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的,A正确;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正确;
C、K+进入丽藻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
D、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D错误.
故选:D.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若图甲表示的是细胞膜,则在膜外侧还应该有的结构是______.
(2)若图甲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膜,则表示葡萄糖运输的是图甲中的______,葡萄糖 的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曲线______.
(3)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4)维生素D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分别是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
(5)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6)葡萄糖分子经小肠黏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至少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______层.
正确答案
解:(1)如果表示细胞膜,在细胞膜外侧还会有糖被.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对应于图甲中的a,运输速率不仅取决于浓度差还取决于载体蛋白的多少,故是N.
(3)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时还会向细胞内运输,所以丙代表的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4)维生素D属于脂类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维生素D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分别是图甲和图乙中的b(从膜外进入膜内)和M.
(5)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
(6)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要经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因此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穿过2层细胞,再进入红细胞膜,共5层生物膜,又由于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故共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故答案为:
(1)糖被(糖蛋白)
(2)a N
(3)载体和能量
(4)b M
(5)流动性
(6)10
解析
解:(1)如果表示细胞膜,在细胞膜外侧还会有糖被.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对应于图甲中的a,运输速率不仅取决于浓度差还取决于载体蛋白的多少,故是N.
(3)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时还会向细胞内运输,所以丙代表的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4)维生素D属于脂类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维生素D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分别是图甲和图乙中的b(从膜外进入膜内)和M.
(5)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
(6)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要经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因此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穿过2层细胞,再进入红细胞膜,共5层生物膜,又由于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故共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故答案为:
(1)糖被(糖蛋白)
(2)a N
(3)载体和能量
(4)b M
(5)流动性
(6)10
如图①、②、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a、b、c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不同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方式表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物质运输时会改变性状,A正确;
B、b方式为自由扩散,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即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B正确;
C、c方式运输速度取决于载体的数量和能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浓度有关,C错误;
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含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D正确.
故选:C.
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K+和Na+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A错误;
B、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B错误;
C、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C正确;
D、甘油和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C.
(2015秋•邵阳校级期末)图甲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其中黑点代表物质分子,圆圈代表载体.图乙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及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请在[]内写出结构的标号,在横线上填结构或物质名称)
(1)在甲图中,③表示______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②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_____.
(3)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加入呼吸抑制剂,①②③中将会受到影响的是______.
(4)在图乙中,构成该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③是协助扩散,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2)K+、O2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中,属于①的是O2,属于②的是K+,属于③的是葡萄糖.
(3)与自由扩散相比,协助扩散的主要特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加入呼吸抑制剂会影响能量的供应,从而影响②主动运输.
(4)该图为流动镶嵌模型,图中构成该结构的基本支架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
故答案为:(1)协助扩散
(2)K+
(3)载体蛋白 ②
(4)B 磷脂双分子层
解析
解:(1)③是协助扩散,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2)K+、O2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中,属于①的是O2,属于②的是K+,属于③的是葡萄糖.
(3)与自由扩散相比,协助扩散的主要特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加入呼吸抑制剂会影响能量的供应,从而影响②主动运输.
(4)该图为流动镶嵌模型,图中构成该结构的基本支架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
故答案为:(1)协助扩散
(2)K+
(3)载体蛋白 ②
(4)B 磷脂双分子层
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胆固醇属于脂溶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特点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正确;
C、Na+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C错误;
D、葡萄糖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