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原则
- 共14题
患者,女,烧伤后休克期。护士调整补液速度最有效的观察指标为
正确答案
解析
尿量是休克状态是否好转的指标,也是调整补液速度最有效的观察指标。
患者男性,50岁,主因烧伤后1小时于9Am入院,烧伤面积为80%,其中浅Ⅱ度30%,深Ⅱ度30%,Ⅲ度20%,至6Pm仍无尿,伤后前8小时输液4500ml以后仍无尿。 针对无尿首先应
正确答案
解析
烧伤休克期患者无尿最常见的原因是液体量不足,首先应知道患者输液是否足量,其次应检查患者的膀胱区是否有尿,导尿管是否通畅,再考虑患者是否有肾功能损害,该患者输液已够,无尿应检查膀胱区及导尿管。
患者,女,38岁。大面积烧伤后5小时入院,心率120次/分,血压70/50mmHg,尿少。发生上述状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实践类考题,比较简单。烧伤后最初24小时,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是大量体液从血管内渗出引起,此时应给患者进行补液治疗。故选D。
患者,女,27岁。因体表面积40%烧伤入院。护士向患者解释创面局部涂抹磺胺嘧啶银的目的,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磺胺嘧啶银用于治疗烧烫伤创面感染,除控制感染外,还可促使创面干燥、结痂和促进愈合。
患者,女,16岁。因煤气泄漏爆炸致头面部、双上肢烧伤入院。查体:烧伤部位有大量水疱,痛觉迟钝。不正确的补液方案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临床补液的原则是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什么补什么。
患者,女,27岁,因体表面积40%烧伤入院,护士向患者解释创面局部涂抹磺胺嘧啶银的目的,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磺胺嘧啶银用于治疗烧烫伤创面感染,除控制感染外,还可促使创面干燥、结痂和促进愈合。涂药后,遇光渐变成深棕色。
大面积烧伤患者24小时内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大面积烧伤的全身反应重,其原则是:1早期及时输液,维持呼吸通畅,积极纠正低血容量休克2深度烧伤组织应早期切除,自体,异体皮肤移植覆盖3及时纠正休克,控制感染,同时维护重要器官功能,防治多系统器官功能,防治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4重视形态,功能的恢复。
患者,女,16岁。因煤气泄漏爆炸致头面部、双上肢烧伤入院。查体:烧伤部位有大量水疱,痛觉迟钝。不正确的补液方案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补液原则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液体胶体输入。
患儿,2岁,体重15kg,在家玩耍时不慎打翻开水瓶,双下肢被开水烫伤后皮肤出现大水疱,皮薄,疼痛明显,水疱破裂后创面为红色。 该患儿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应补的晶体和胶体液总量为
正确答案
解析
该患儿2岁,属于儿童,双下肢烧伤面积为46-(12-年龄)=36%,根据儿童烧伤的补液公式可得,该患儿第一个24小时所需晶体和胶体的总量为36×1.8×15=972(ml)。
患者,男,20岁。体重60kg,双上肢及躯干深Ⅱ度烧伤。该患者第1个24小时需要补液的总量约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我国常用的烧伤补液方案是按公式法计算: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按病人每千克(kg)体重每1%烧伤面积(Ⅱ度—Ⅲ度)成人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计算,即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x烧伤面积(%)x 1.5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小儿按年龄或体重计算),即为补液总量。根据成人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来计算烧伤面积:双上肢为18%,躯干为26%+会阴1%带入公式即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