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二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通过自我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作者的此观点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散中央官员权力,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2 )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形成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进行议会改革。

(3 )有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立法权和行政权: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加以概括。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

(5 )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帝”。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1)从秦始皇开始,为加强君主专制,必然会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那么中国古代秦朝、汉朝、宋朝对官员监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此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特点?(4分)

(2)图1、图2、图3反映什么制度?(3分)

(3)图4反映了什么政局?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如何评价?(6分)

(4)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统一,但权力的集中又容易导致专制,以近代美国和英国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们分别是如何达到中央集权,又避免了专制的?(4分)

正确答案

(1)(4分)①措施:秦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朝:设刺史;宋在地方设通判,负责监察地方州郡长官。(3分)②特点: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皇权。(1分)

(2)(3分)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3)(5分)政局: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1分)原因: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发展和扩大;封建经济的分散性(1分)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1分)评价: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皇权,结束了割据局面,从此地方势力已无力改变整个中国一统的局面,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告一段落,但出现三冗两积的局面。(2分)

(4)(4分)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法律至上,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的最高权力。同时规定三权分立,彼此间互相制约,又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采用任期制,从而防止了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导人权力过大而形成专制。(2分)

英国: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但权力受议会限制,没有实权,国家权力集中在议会和内阁,它们分别行使全国立法和行政最高权力。议会和内阁互相制约。(2分)

试题分析:(1)措施:这一题属于纯记忆性试题,专门考查学生对古代监察制度的史实记忆,记住即可回答正确。特点:注意审题“据此”,指从监察官员和其职能就可以看出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是中央皇权不断加强,一是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2)图一根据地图中的“镐”、“齐”、“鲁”等可以看出反映分封制,图二根据“桂林郡”、“咸阳”等可以看出反映郡县制,图三根据“东莱郡”、“胶东国”等可以看出反映的是郡国并行制。

(3)政局:根据地图所反映的时间“五代十国”和所学知识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分裂割据局面。原因:从两个方面考虑:政治方面唐末的政策所致、封建经济本身的分散性所决定。措施: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从军事、行政权和财权几个角度回答。评价:要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一分为二的来评价。

(4)这需要结合所学英美两国的政体形式下,权力架构是怎么设计的来回答。只要基础知识熟练,不难回答。但要求语言表达要准确完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议事会成员经过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三: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四: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学说汇编》、《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新律》的合称,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请回答:

(1)图一所示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政治文明成果?其所示的政治文明成果的实质和意义各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民主制正常运作?(3分)

(3)材料三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4分)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如何评价《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地位?(4分)

正确答案

(1)雅典(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的陶片放逐法(1分)实质: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1分)

意义:把以富人为主的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稳定发展(2分)

(2)实行集体管理;实行差额选举、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新形式。(3分)(写出任何三点即可。)

(3)材料三是封建君主专制,(2分)而雅典实行的是奴隶制民主制度。(2分)

(4)《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法的总结,(1分)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3分)(或按照课本回答亦可。)

考查知识点:考查古代的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与秦始皇创立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

思路分析:可先从头到尾粗看一遍材料与问题,用所学知识判断四个材料分别反映的是何时何国何种何方面政治文明,还是要回归教材结合材料来作答。

具体解答过程:(1)据材料与问题“什么政治文明成果”的提示,以及所学政治文明中与陶片有关的政治文明只有古代雅典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的陶片放逐法。而其实质与意义可以从陶片放逐法具体实施情况去分析出来。(2)本问可先“据材料二”来归纳材料二中所提到所体现的措施有““议事会”(体现的是议会制和集体管理)、 “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体现的是比例代表制)。再“结合所学”知道抽签选举是一种差额选举并且是有任期的,可归纳为差额选举、任期制。(3)本问适宜从社会阶级利益的本质角度去分析,据所学知道雅典政治制度是一种民主政治制度,秦始皇的是一种君主专制,但更本质的区别在于代表的社会阶段和阶级利益不同,一是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的奴隶主,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的封建主。(4)首先要注意“历史地位”一词提示是评价是积极方面的,不能回答消极性内容。其次《查士丁尼法典》地位可从它在整个罗马法中和世界上两方面来说明,这可以用教材现成的内容来回答。

试题点评:本题将古代中外政治文明组合在一起来考,可以较全面考查学生掌握程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材料三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四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祖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五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唐代推行的哪种制度?(2分)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3)汉、唐、北宋、明朝统治者为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4)高祖皇帝罢丞相后,明成祖为解决政务繁忙问题,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特点是什么?(1分)

(5)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分)

(6)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4分)

正确答案

(3)措施:①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频繁任免丞相,任用布衣为相;②唐朝实行三省制,分散相权;③北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军权,三司分割财权;④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8分)

(4)制度:内阁制。(2分)特点:可协助皇帝票拟。(1分)

(5)职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1分)作用: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分)时代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分)

(6)发展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服从中央。(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材料二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概述秦朝以后各朝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秦朝开始设立的丞相一职在明朝被废除;明朝以后相当于丞相的地位、权力降低。主要原因相权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

(2)西汉设“中朝”,限制三公权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宋代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明朝废丞相,设六部;清朝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听命于皇帝。

(3)使皇权极度膨胀,民主制度难以形成;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已实现了民主政治,中国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但中国却长期停滞在相同的管理水平基础上,几千年没有大的改观。……黄宗羲认为,制度不好,即使有贤能的人,也无法建功立业、利国利民。制度好,“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义;其人非也,亦不至于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治法而后有制人。”

——王相文《中国古代管理中的四环均衡发展思想》

材料二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时代。一方面封建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暴露得更加充分。……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材料三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两篇》中作了最充分的理论阐述。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这说明建立一种民主的政治制度早已成为许多英国人沉思良久的设想,而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恰恰反映了英格兰全民族统一价值取向的形成。

材料四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几千年没有大的改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清之际思想界十分活跃,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思想界在政治、经济和学术等方面出现了哪些新观点?这些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英格兰全民族统一价值取向”指什么?概括17世纪后期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封建思想文化控制人们的思想。

(2)观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提倡经世致用。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衰落;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3)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思想家的宣传鼓动;议会在英国有较长的历史,且掌握一定的权力。

(4)思想:以法制保障人民民主。实践:1982年通过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入宪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2分)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际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如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言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四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五  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材料六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据此概括唐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6分)

(2) 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就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8分)

(4)结合唐宋的相关史实,概括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表现。(6分)

(5)近代中国是如何从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方面“重建文化自信心的”。(6分)

正确答案

(1)制约:皇权受到三省大臣和法律的制约。特点:皇权之下的分权,唐代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

(2)不同:唐太宗认为设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3)不一致:唐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而明朝以来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

(4)表现:(6分)

文化价值: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理学;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形成;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着世界文明的发展。(4分,每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社会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完善中央集权制。(4分,每点2分)

(5)(6分,史实1分,论述1分。)

物质层面:兴起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制度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

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

试题分析:

(1)从材料“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制约皇权;从材料二“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可以看出法律制约皇权。据此概括唐代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2)从材料三“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等信息可以分析丞相的作用,从材料四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知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加强皇权。(3)结合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回答。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完善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4)隋唐时期中国的软实力主要说的是中国的文化思想和制度在世界上的影响。思想文化上,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理学;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形成;制度上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5)此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思想层面向西方进行学习的,呈现出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历史学岛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宗教,艺术,全部可以在那里找到它们的根。——雪莱 《希腊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东西方各自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4分)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6分)

(2)据材料二,说明东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合理性”。(4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东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   西方:民主制度。(2分)

东方:①中国古代政治重心处于内陆大河流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②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较发达。(3分)

西方:①古希腊海洋资源丰富,多山少平原,土地少而贫。

②工商业发达。(3分)

(2)①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统一;

②促进民族融合和交流。(4分)

(3)①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②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影响后世。(4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华文字--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语言符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说明材料三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目的。对于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因素:文化交流传播;巩固国家统一。特点:由繁到简。

(2)看法:不认同。因为文字作为文化载体对国家地位并不起决定作用。认识: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和国家统一;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目的: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治;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文化上: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思想启蒙。态度:抛弃民族虚无主义(抛弃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下一知识点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