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个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A=90°,∠B=30°,∠C=60°,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底面BC长度为2L,一细光束沿平行于底面BC的方向面入射到AB面上,经AB面折射后进入三棱镜.为了保证该光能从AC面上射出,试求该光束在AB面上的入射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由几何关系可知,光束在AB面上的入射角i=60°,设光束在AB面上的折射角为α,由折射定律可得:sini=nsinα;解得:α=30°

如果光束从AB面上直接射到AC面上,由几何知识可知:此光束在AC面的入射角β=90°-α=60°

设光在三棱镜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则:

因为sin60°>,光束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

当该光束再反射到BC面上时,由几何知识可得,该光束垂直BC面射出,并且根据光路可逆,其反射光束也不会再从AC面射出.

同理,当该光束从AB面上直接折射到BC面上时,将从BC面上发生全反射,其反射光束将垂直AC面射出.可见,要使光束从AC面上射出,必须使光束直接从AB面上直接射到BC面上.

当光束从AB面上直接折射到BC面上的C点时,该光束在AB面上的入射点到B点的距离最远,由几何知识可得,此时入射点到B点的距离:,所以,该光束在AB面上的入射点到B点的距离因该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列平面波朝着两种介质的界面传播,A1A2是它在介质Ⅰ中的一个波面,C1和C2位于两种介质的界面上,B1B2是这列平面波进入介质Ⅱ后的一个波面;A1C1和A2C2是它的两条波线,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波在Ⅰ、Ⅱ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和v2.

(1)试根据惠更斯原理证明:

(2)若已知θ1=53°(sin 53°=0.8),A1A2的长度为0.6 m,介质Ⅰ和介质Ⅱ中的波速之比为v1∶v2=4∶3,则:A1C1B1与A2C2B2的长度相差多少?

正确答案

(1)见解析(2)0.2 m

(1)证明:如图,根据惠更斯原理画出波面C1D1与C2D2

在Rt△C1D1C2和Rt△C2D2C1中:∠C2C1D1=θ1,∠C1C2D2=θ2,有:

sin θ1

sin θ2

又因为D1C2=v1t

C1D2=v2t

所以联立各式得:得证.

(2)根据,v1∶v2=4∶3和θ1=53°得:θ2=37°

所以C1C2=1.0 m,D1C2=0.8 m,C1D2=0.6 m,所以A1C1B1与A2C2B2的长度相差Δr= D1C2- C1D2=0.2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对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用“插针法”找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现在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做出如图所示的四组插针结果,

(1)从图中看,肯定把针插错的同学是:         

(2)测量结果准确度较高的同学是:         

正确答案

乙;丁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知识。光从一种均匀介质射入另一种均匀介质时,光在两种均匀介质的交界面发生折射现象,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射入其他物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而光从其他物质射入空气时,则入射角小于折射角。①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内容: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再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图中肯定把针插错的是乙同学②分析比较上面四图可知,测量结果准确度较高的是丁同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现在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透明体平放在平面镜上,则进入透明体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透明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与原来P点相比向左平移了3.46cm,已知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率为.求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

正确答案

设透明介质的厚度为d.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折射定律得:n=

将n=,α=60°,代入解得,β=30°

由题意及光路图得

△s=2dtanα-2dtanβ

代入解得,d=1.5cm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光在透明介质中通过的路程为s=,所以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为t==

=2×10-10s

答: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为2×10-10s.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半圆形玻璃砖,玻璃的折射率为,AB为其直径,长度为D,O为圆心,一束宽度恰等于玻璃砖半径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于AB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其中心光线P通过O点,如图所示,M、N为光束边界光线.则M、N射出玻璃砖后的相交点距O点的距离为______.

正确答案

设光线射到玻璃砖圆弧面时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玻璃砖的半径为R,则由几何知识得

              sini==   

         所以 i=30°

    根据折射定律得

            n=

    sinr=nsini=   r=60°

   由几何知识得  θ=r-i=30°

故M、N射出玻璃砖后的相交点距O点的距离为OC=2Rcos30°=R=D.

答:M、N射出玻璃砖后的相交点距O点的距离为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一束单色光射入一玻璃球体,入射角为60°。己知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求此玻璃的折射率。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为n=,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正确答案

解:光路如图所示,两个光斑S1、S2之间的距离为

 c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如下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尺=10cm,折射率为,直径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点。激光以入射角射向玻璃砖的圆,在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光斑.求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正确答案

(1)2m 、(2)0.23(m)

(1)2m(2分)       (2分)

(2)做出光路如图所示

据折射定律知     (1分)

所以  = 600  (1分)

由图知

所以(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半径为R的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的竖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求出射角.

正确答案

设入射光线与球体的交点为C,连接OC,OC即为入射点的法线.因此,图中的角α为入射角.过C点作球体水平表面的垂线,垂足为B.依题意,∠COB=α.

又由△OBC知sinα=

设光线在C点的折射角为β,由折射定律得

=

由①②式得β=30°③

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球体的竖直表面上的入射角γ(见图)为30°.

由折射定律得=

因此sinθ=,解得θ=6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用折射率n=2.4的透明媒质做成的四棱柱镜(图为其横截面),∠A=∠C=90°,∠B=60°,AB>BC.现有平行光线垂直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试规范画出所有的典型光线(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光线)从入射到射出的光路图(直接C点的光线除外).

正确答案

由题折射率n=2.4,设临界角为C,则sinC=,则知C<30°.

  第一条典型光线是①,垂直入射到AB面上BE之间(CE⊥AB),部分垂直反射回空中,部分垂直透射.到BC面,因入射角60°大于C,发生了全反射.射到DC面时,入射角30°大于C,也发生全反射.到AB面,垂直入射,部分垂直射出媒质,部分垂直反射回去,根据光路可逆性,最后由原入射处射出媒质,其反射部分又重复原路.总之,光线①只能由AB面上FB(BF=BC)间垂直射出.

   第二条典型光线是②,垂直入射到AB面上EF之间,部分垂直反射,部分垂直透射.到DC面,入射角30°大于C,发生全反射.到BC面,入射角60°大于C,发生全反射.到AB面,垂直入射,部分垂直射出媒质,部分垂直反射回去,按光路的可逆性,由原入射处射出媒质,其反射部分又重复原路.总之,光线②只能由AB面上FB间垂直射出.

    第三条典型光线是③,垂直入射到AB面上FA之间,部分垂直反射,部分垂直透射.到DC面,入射角30°大于C,全反射到AB面,入射角60°大于C,发生全反射,到BC面,垂直入射,部分垂直射出媒质,部分垂直反射回去,按光路的可逆性,由原入射处射出媒质,其反射部分又重复原路.总之,光线③只能由BC面和AB面上FA间垂直射出.

画出所有的典型光线如图所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abc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其顶角α=30°,P是平行于ab的光屏.现有一束宽度为d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射向ab面,结果在屏P上形成一宽度等于d的光带,求棱镜的折射率n.

正确答案

平行光束经棱镜折射后的出射光束仍是平行光束,如右图所示.图中α、β为ac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设出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

依题意,BD=d,BC=d

所以CD=d            

∵AC=BC tanα=d

∴tanθ===

故  θ=30°                     

由几何知识得 β=α+θ=60°                    

棱镜的折射率  n===1.73

答:棱镜的折射率n是1.7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单色光束,以入射角从平行玻璃砖上表面O点入射。已知平行玻璃砖厚度为,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光从玻璃砖的上表面传 到下表面,求入射点与出射点间的距离为多少厘米。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                     (2分)

由几何关系知                     (2分)

代入数据得:                          (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如图16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为n=,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入玻璃砖的圆心O,在屏幕MN上出现了两个光斑。求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正确答案

解:作出光路如答图3所示,

据折射定律知,

所以: ,

解得r=60°(4分)

由图知L1=Rtan30°,L2=Rtan60°

所以L=L1+L2=R(tan30°+ tan60°)=cm≈23(c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满折射率n=2的某种透明液体,容器底部安装一块平面镜,容器直径L=2H,在圆心正上方高度h处有一点光源S,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任意位置处能够观察到点光源S发出的光,h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

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所成像为S',如图所示,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任意位置处能够观察到点光源S发出的光,即相当于像S'发出的光在水面不发生全反射,则:

入射角i≤C,C为全反射临界角,而sinC==,得:C=30°

由几何知识得,tani=≤tanC,L=2H,

得到:h≥(-1)H,

所以:H>h≥(-1)H.

答: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任意位置处能够观察到点光源S发出的光,h应该满足的条件是:H>h≥(-1)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M是一块平面镜,位于透明液体中,镜面水平向上放置,镜面到液面的距离h=0.8m。一束细光线竖直向下射来,通过液体射到平面镜上。现将平面镜以入射点为水平轴顺时针转过18.5°角,转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在液面处分成两束,且这两束光恰好垂直,求镜面旋转后光从开始进入液面到第一次离开液面的时间。(设平面镜较短,光线在平面镜上只发生一次反射,sin37°=0.6)

正确答案

8×10-9s

试题分析:将平面镜绕水平轴转过15°角,反射光线将转过30°,反射光线在液面处的入射角等于30°,而反射光在液面处形成的反射光与折射光垂直,画出光路图,根据几何知识求出入射角为i=30°,折射角为r=60°,算出折射率n,结合公式可求出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再找出光在液体中通过的路程,可求出时间。

依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当镜面转过18.5°角时,反射光线转过37°角,

即∠AOO′=∠OO′N′=37°,由几何知识可得∠CO′N=53°     (1分)

 

则液体的折射率       ①(2分)

光在液体中的路程为②(1分)

光在液体中的速度     ③(2分)

光从开始进入液面到第一次离开液面的时间④(1分)

由①~④式并代入数据可得t=8×10-9s         (2分)

下一知识点 :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光的折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