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中氧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

(2)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H2O变为H3O+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3)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______(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4)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用配位键写出该配合离子的结构:______

正确答案

A

BC

解析

解:(1)氧原子外围电子有6个电子,2s能级上有2个电子,2p能级上有4个电子,其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

(2)A、水中氧的杂化为sp3,H3O+中氧的杂化为sp3,则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没有改变,故A不合理;

B、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则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B合理;

C、因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C合理;

D、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故D合理;

故答案为:A;

(3)冰属于分子晶体,由晶胞图可知,B为干冰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分子,C为碘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碘分子,则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BC,

故答案为:BC;

(4)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后生成水合铜离子,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该配合离子的结构为

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H2O

BBF3

CCCl4

DHCl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H2O中氧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有2对共用电子对,则氧原子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但H原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故A错误;

B、BF3中B最外层由3个电子,F最外层7个电子,化合物中有3对共用电子对,F原子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但B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故B错误;

C、CCl4中C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Cl最外层7个电子,化合物中有4对共用电子对,则C、Cl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C正确;

D、HCl中Cl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化合物中有1对共用电子对,则Cl原子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但H原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A、B、C、D、E五种微粒:当A微粒失去3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B微粒得到1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微粒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2;D微粒有18个电子,当失去2个电子时显电中性;E微粒不带电,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微粒的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画出B微粒、D微粒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在单原子离子或原子中,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核外电子数相同,且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

(1)当A微粒失去3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由题意知,A微粒为原子,且失去3个电子后有10个电子,所以该原子有13个电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3,故为Al;

B微粒得到1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由题意知,B微粒为原子,且得到1个电子后有18个电子,所以该原子有17电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7,故为Cl;

C微粒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2,由题意知,C微粒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单原子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微粒原子序数为12,故为Mg2+

D微粒有18个电子,当失去2个电子时显电中性,由题意知,D微粒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所以该离子的原子序数为16,故为S 2-

E微粒不带电,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由题意知,E微粒为原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故为H;

故答案为:Al;Cl;Mg2+;S 2-;H.

(2)B微粒核外有17个电子,所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微粒为S 2-,核外有18个电子,所以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解析

解:在单原子离子或原子中,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核外电子数相同,且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

(1)当A微粒失去3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由题意知,A微粒为原子,且失去3个电子后有10个电子,所以该原子有13个电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3,故为Al;

B微粒得到1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由题意知,B微粒为原子,且得到1个电子后有18个电子,所以该原子有17电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7,故为Cl;

C微粒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2,由题意知,C微粒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单原子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微粒原子序数为12,故为Mg2+

D微粒有18个电子,当失去2个电子时显电中性,由题意知,D微粒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所以该离子的原子序数为16,故为S 2-

E微粒不带电,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由题意知,E微粒为原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故为H;

故答案为:Al;Cl;Mg2+;S 2-;H.

(2)B微粒核外有17个电子,所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微粒为S 2-,核外有18个电子,所以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SCl2、PCl3、CO2

BAsH3、BF3、BeCl2

CXeF2、PCl5、ClO2

DH2SO3、CO2、BrF3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SCl2中S为2+6=8,Cl为1+7=8,PCl3中P为3+5=8,Cl为1+7=8,CO2中C为4+4=8,O为2+6=8,均满足8电子结构,故A正确;

B、AsH3中As为3+5=8,H为1+1=2,BF3中B为3+3=6,F为1+7=8,BeCl2中Be为2+2=4Cl为1+7=8,故B错误;

C、XeF2中Xe为2+8=10,F为1+7=8,PCl5中P为5+5=10,Cl为1+7=8,ClO2中Cl为1+7=8,O为2+6=8,故C错误;

D、H2SO3中H为1+1=2,S为4+6=10,O为2+6=8,CO2中C为4+4=8,O为2+6=8,BF3中B为3+3=6,F为1+7=8,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具有美好的前景.

(1)“蛟龙”号潜水器通过机械手成功从海底取得“多金属结核”样本,样本含铁、锰等多种金属.基态锰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水溶液中,过硫酸盐可以将Mn2+ 氧化成MnO4-.H2S2O8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H2S2O8中硫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______

③上述反应每生成1mol MnO4- 时,S2O82-断裂的键的类型是______,数目为______

(3)海底还蕴藏着大量“可燃冰”.“可燃冰”实际上是由盛有甲烷、氮气、硫化氢等分子的水分子笼构成的水合物晶体.

①N、O、S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一种甲烷水合物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分子笼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或水分子.若这8个分子笼中有6个容纳是甲烷分子,另外2个被水分子填充,这种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______

③水分子笼多种多样,如图是一种水分子笼的结构示意图(“O”表示水分子),其中包含的氢键数为______

④实验测得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8kJ•mol-1,而冰的熔化热为5.0kJ•mol-1,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锰原子序数为25,质子数为25,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5,根据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Mn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

故答案为:[Ar]3d54s2

(2)①H2S2O8中,硫原子价层电子对数=σ 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4+(6-4×1-2)=4,所以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sp3杂化; 

②过硫酸盐可以将Mn2+ 氧化成MnO4-,反应2Mn2++5S2O82-+8H2O2MnO4-+10SO42-+16H+中,该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7),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7→+6),所以被还原的元素为S,

故答案为:硫;

③由反应可知,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7),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7→+6),生成10molSO42-转移电子10mol电子,则每生成1 mol MnO4-,转移电子5mol电子,S2O8 2-断裂2.5mol(或2.5NA)O-O间非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非极性键;2.5NA

(3)①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

故答案为:N>O>S; 

②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晶体中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被2个游离的H2O分子所填充;所以天然气水合物的构成中含6个CH4分子、46+2=48个H2O分子,

则CH4分子与H2O分子粒子数比=6:48=1:8,可判断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H4•8H2O,

故答案为:CH4•8H2O;

③由此结构可知,此单元中含有水分子的个数为:20,其中每个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属于2个五元环,故每个水分子形成氢键个数为:,故总共形成氢键数为:20×=30,

故答案为:30;

④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8kJ•mol-1,而冰熔化热为5.0kJ•mol-1,说明冰熔化为液态水时只是破坏了一部分氢键,并且液态水中仍在氢键,

故答案为:液态水中仍然存在大量氢键.

解析

解:(1)锰原子序数为25,质子数为25,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5,根据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Mn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

故答案为:[Ar]3d54s2

(2)①H2S2O8中,硫原子价层电子对数=σ 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4+(6-4×1-2)=4,所以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sp3杂化; 

②过硫酸盐可以将Mn2+ 氧化成MnO4-,反应2Mn2++5S2O82-+8H2O2MnO4-+10SO42-+16H+中,该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7),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7→+6),所以被还原的元素为S,

故答案为:硫;

③由反应可知,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7),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7→+6),生成10molSO42-转移电子10mol电子,则每生成1 mol MnO4-,转移电子5mol电子,S2O8 2-断裂2.5mol(或2.5NA)O-O间非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非极性键;2.5NA

(3)①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

故答案为:N>O>S; 

②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晶体中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被2个游离的H2O分子所填充;所以天然气水合物的构成中含6个CH4分子、46+2=48个H2O分子,

则CH4分子与H2O分子粒子数比=6:48=1:8,可判断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H4•8H2O,

故答案为:CH4•8H2O;

③由此结构可知,此单元中含有水分子的个数为:20,其中每个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属于2个五元环,故每个水分子形成氢键个数为:,故总共形成氢键数为:20×=30,

故答案为:30;

④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8kJ•mol-1,而冰熔化热为5.0kJ•mol-1,说明冰熔化为液态水时只是破坏了一部分氢键,并且液态水中仍在氢键,

故答案为:液态水中仍然存在大量氢键.

下一知识点 : 能层和能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核外电子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