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氙相同,B、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其晶体内每个B离子周围有______个C离子与之紧相邻.其晶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有: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硫(S)反应,试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是N原子,故答案为:N;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所以为Cl-,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氙相同,所以为Cs+,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sCl,其结构是立方体结构,其晶体内每个氯离子周围有8个铯离子与之紧相邻,氯化铯熔融时能导电,具有较高的熔点,故答案为:CsCl;8;熔融时能导电、较高的熔点等;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为Fe,故答案为:Fe;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E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4p3,为Cu,和硫的反应为:2Cu+SCu2S,故答案为:2Cu+SCu2S.

解析

解:(1)A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是N原子,故答案为:N;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所以为Cl-,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氙相同,所以为Cs+,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sCl,其结构是立方体结构,其晶体内每个氯离子周围有8个铯离子与之紧相邻,氯化铯熔融时能导电,具有较高的熔点,故答案为:CsCl;8;熔融时能导电、较高的熔点等;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为Fe,故答案为:Fe;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E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4p3,为Cu,和硫的反应为:2Cu+SCu2S,故答案为:2Cu+SCu2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以下问题:

(1)超细铜粉可用作导电材料、催化剂等,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NH4CuSO3中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______ (填元素符号).

②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氨气极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的缘故

B.NH3分子和H2O分子,分子空间构型不同,氨气分子的键角小于水分子的键角

C.[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会析出深蓝色的晶体

D.已知3.4g氨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无污染的气体,并放出aKJ热量,则NH3的燃烧热方程式为:NH3(g)+O2(g)=N2(g)+H2O(g)△H=-5aKJ/mol

(2)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氧气变为臭氧(与SO2互为等电子体).根据等电子体原理,O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1所示),a位置上Cl原子(含有一个配位键)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

(4)如图2是金属Ca和D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已知镧镍合金与上述Ca-D合金都具有相同类型的晶胞结构XYn,它们有很强的储氢能力.已知镧镍合金LaNin晶胞体积为9.0×10-23 cm3,储氢后形成LaNinH4.5合金(氢进入晶胞空隙,体积不变),则LaNin中n=______(填数值);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解:(1)①铜是29号元素,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该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生成亚铜离子,失去的电子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亚铜离子的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元素周期律中,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ⅡA和第ⅢA、第ⅤA和第ⅥA互换,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小为N>O>S,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N>O>S,

②A.氨气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溶解性显著增大,故A正确;

B.氨气分子的键角小于水分子的键角,故B错误;

C.根据相似相溶分析:乙醇分子极性弱于水的极性,在乙醇中溶解度降低;故C正确;

D.燃烧热方程式书写在常温下进行,H2O为液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2)SO2价电子对数==3,价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数+孤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数为2,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原子轨道空间构型为平面型,分子构型为V形;臭氧与SO2互为等电子体,故答案为:V形;

(3)a位置上Cl原子成2个单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故答案为:sp3

(4)由晶胞结构可知,Ca原子处于顶点,晶胞中含有Ca原子数目为8×=1,Cu原子处于晶胞内部与面上、面心,晶胞中Cu数目为1+4×+4×=5,故该合金中Ca和Cu的原子个数比为1:5,故n=5;晶胞中拥有4.5个H原子,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ρ=(4.5/6.02×1023)÷(9.0×10-23)=0.083g/cm3

故答案为:5;0.083 g•cm-3

解析

解:(1)①铜是29号元素,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该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生成亚铜离子,失去的电子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亚铜离子的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元素周期律中,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ⅡA和第ⅢA、第ⅤA和第ⅥA互换,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小为N>O>S,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N>O>S,

②A.氨气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溶解性显著增大,故A正确;

B.氨气分子的键角小于水分子的键角,故B错误;

C.根据相似相溶分析:乙醇分子极性弱于水的极性,在乙醇中溶解度降低;故C正确;

D.燃烧热方程式书写在常温下进行,H2O为液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2)SO2价电子对数==3,价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数+孤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数为2,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原子轨道空间构型为平面型,分子构型为V形;臭氧与SO2互为等电子体,故答案为:V形;

(3)a位置上Cl原子成2个单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故答案为:sp3

(4)由晶胞结构可知,Ca原子处于顶点,晶胞中含有Ca原子数目为8×=1,Cu原子处于晶胞内部与面上、面心,晶胞中Cu数目为1+4×+4×=5,故该合金中Ca和Cu的原子个数比为1:5,故n=5;晶胞中拥有4.5个H原子,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ρ=(4.5/6.02×1023)÷(9.0×10-23)=0.083g/cm3

故答案为:5;0.083 g•cm-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主族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中,错误的是(  )

AS2-1s22s22p63s23p4

BF1s22s22p5

CK+1s22s22p63s23p6

DAr1s22s22p63s23p6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硫原子得2个电子变成硫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由6个变成8个,所以硫离子核外有18电子,S2-1s22s22p63s23p6,故A错误;

B.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F1s22s22p5,故B正确;

C.钾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钾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钾离子,最外层由1个电子变成次外层8个电子,所以钾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K+1s22s22p63s23p6,故C正确.

D.氩是18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e、f、g为七种由1~18号元素构成的微粒,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表:

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d的离子半径;c是四原子分子;e与g加热可形成c和f两种分子.试写出:

(1)c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a和e两种粒子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

(2)e与g加热形成c和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a的单质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NH4++OH-NH3↑+H2O

2Na+2H2O═2NaOH+H2

解析

解:由于都是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微粒,都有10个电子,a是单核且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则a是Na+;c是四原子分子,则c为NH3;d是单核且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则d是F-;b是单核且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则b是O2-;e是双核且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则e是OH-;e与g加热可形成c和f两种分子,g是多核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f是多核分子,则g为NH4+、f为H2O,

(1)c为NH3分子,其电子式为;a为Na+、e为OH-,两种粒子组成化合物为NaOH,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e与g加热形成c和f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故答案为:NH4++OH-NH3↑+H2O;

(3)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两种位于不同短周期元素X、Y,其原子序数相差4,X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为 ns1,Y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为 ns2np3,它们能形成两种化合物X3Y和XY3

(1)画出Y原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______

(2)请用“>”或“<”比较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的大小:r(X)______r(Y)、r(X+______r(Y3-).

(3)下列各图中,可能是X3Y晶体晶胞的是______(“○”表示阳离子,“●”表示阴离子,大图表示晶胞,小图表示晶胞的).

(4)XY3中的阴离子与CO2是等电子体,则该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从L层开始出现p能级,所以短周期元素n=2或3,因此X可能是Li或Na,Y可能是N或P,两种位于不同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相差4,因此确定X为Na,Y为N.

(1)N核外电子数为7,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2p3,结合泡利原理和洪特规,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Li的原子半径大于N的原子半径,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Li的原子半径小于Na的原子半径,所以Na的原子半径大于N的原子半径;钠离子和氮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钠离子的质子数多,所以半径较小,

故答案为:>;<;(3)X3Y晶体为Na3N晶体,阳离子与阴离子比为3:1,

a、小图钠离子与氮离子个数比为4×:4×=1:1,故a错误;

b、小图钠离子与氮离子个数比为1×1:4×=2:1,故b错误;

C、小图钠离子与氮离子个数比为(1×1+4×):4×=3:1,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4)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O=C=O,碳原子采取sp杂化,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因此Na3N中的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故答案为:直线形.

解析

解:从L层开始出现p能级,所以短周期元素n=2或3,因此X可能是Li或Na,Y可能是N或P,两种位于不同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相差4,因此确定X为Na,Y为N.

(1)N核外电子数为7,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2p3,结合泡利原理和洪特规,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Li的原子半径大于N的原子半径,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Li的原子半径小于Na的原子半径,所以Na的原子半径大于N的原子半径;钠离子和氮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钠离子的质子数多,所以半径较小,

故答案为:>;<;(3)X3Y晶体为Na3N晶体,阳离子与阴离子比为3:1,

a、小图钠离子与氮离子个数比为4×:4×=1:1,故a错误;

b、小图钠离子与氮离子个数比为1×1:4×=2:1,故b错误;

C、小图钠离子与氮离子个数比为(1×1+4×):4×=3:1,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4)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O=C=O,碳原子采取sp杂化,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因此Na3N中的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故答案为:直线形.

下一知识点 : 能层和能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核外电子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