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兴庆区校级一模)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______ FeO(填“<”或“>”);

(3)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

(4)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

(5)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图2),正确的是______

(6)BCl3和NCl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_____种.

(7)若BCl3与XYn通过B原子与X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则该配合物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镍属于28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Ni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 8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 84s2

(2)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由于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属于熔点是NiO>FeO.故答案为:>;

(3)因为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而氯化钠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所以Ni0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也均为6.故答案为:6;6;

(4)晶胞中镧原子数=8×=1;镍原子数=1+8×=5,所以化学式为LaNi5,故答案为:LaNi5

(5)a.同一主族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从氟到溴,其电负性逐渐减小,故正确;

b.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第VIIA族氯、溴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数值等于其族序数,故错误;

c.第VII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氢键属于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强度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沸点最高,故错误;

d.由于卤族元素的单质均属于分子晶体,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因而沸点逐渐升高,故错误;

故选a;

(6)BCl3中的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B原子属于sp2杂化;NCl3中的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为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N原子属于sp3杂化;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根据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半充满的N原子和全充满的Be原子第一电离能要比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原子高,故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Be、C、O三种元素,

故答案为:sp2;sp3 ;3;   

(7)BCl3是缺电子化合物,B原子的所有价电子已经使用,因而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X,故答案为:X.

解析

解:(1)镍属于28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Ni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 8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 84s2

(2)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由于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属于熔点是NiO>FeO.故答案为:>;

(3)因为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而氯化钠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所以Ni0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也均为6.故答案为:6;6;

(4)晶胞中镧原子数=8×=1;镍原子数=1+8×=5,所以化学式为LaNi5,故答案为:LaNi5

(5)a.同一主族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从氟到溴,其电负性逐渐减小,故正确;

b.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第VIIA族氯、溴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数值等于其族序数,故错误;

c.第VII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氢键属于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强度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沸点最高,故错误;

d.由于卤族元素的单质均属于分子晶体,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因而沸点逐渐升高,故错误;

故选a;

(6)BCl3中的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B原子属于sp2杂化;NCl3中的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为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N原子属于sp3杂化;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根据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半充满的N原子和全充满的Be原子第一电离能要比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原子高,故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Be、C、O三种元素,

故答案为:sp2;sp3 ;3;   

(7)BCl3是缺电子化合物,B原子的所有价电子已经使用,因而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X,故答案为:X.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依次增多

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

DCH2O和ClO4-的中心原子上都含有孤对电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故A错误;

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都是3个,故B错误;

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能层越大,球的半径越大,故C正确;

D、CH2O的中心原子上孤对电子对数=(4-2×1-1×2)=0,ClO4-的中心原子上孤对电子对数=(7+1-4×2)=0,因此都不含孤电子对,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写出基态镓(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

正确答案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解析

解:镓是31号元素,核外有31个电子,基态镓(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

B、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不存在分子,B错;

C、S是1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C对;

D、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的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错.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元素质量数52,中子数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质量数52,中子数28,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52-28=24,

故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3d能级具有5个轨道,4个电子优先分别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法相同,故有6个成对电子,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能层和能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核外电子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