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P轨道电子云形状正确叙述为(  )

A球形对称

B对顶双球

C在X.Y.Z轴上的纺锤形

D互相垂直的梅花瓣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不同亚层的电子云形状不同,s亚层(x=0)的电子云形状为球形对称;p亚层(x=1)的电子云为无柄哑铃形(纺锤形);d亚层(x=2)的电子云为十字花瓣形.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其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种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Na+和OH-,故A错误;

B、H+核外没有电子,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故B错误;

C、两种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质子数一定相同,一定为同种元素,故C正确;

D、阳离子的质子数大于电子数,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如电子数相同,则质子数一定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子中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H2O分子中氧原子采取的是______杂化.

(3)水分子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对上述过程的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水分子仍保留它的化学性质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正确答案

1s22s22p4

sp3

A

解析

解:(1)氧的原子序数是8,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答案为:1s22s22p4

(2)水分子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数=2+(6-2×1)=4,且含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3方式杂化,故答案为:sp3

(3)A.水中氧的杂化为sp3,H3O+中氧的杂化为sp3,则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没有改变,故A错误;

B.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则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

C.因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

D.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石蕊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组成石蕊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两个成单电子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2)该分子中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是______(填分字武);该石蕊分子中能与强酸反应的基团是______(填名称).

(3)该石蕊易溶解于水,由结构分析,原因是______;石蕊能与许多离子形成配合物,其能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为______(填元素符号).

(4)该石蕊中的H、N元素能与C1组成某氯化物,晶体结构与CsCl相同.若其晶胞中阳离子在立方体的中心,则阴离子位于立方体的______

(5)34g NH3(g)与足量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放出Q 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组成石蕊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两个成单电子,则2p轨道上可能含有2个或4个电子,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6或8,则该元素为C或O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C,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2O>CH4

故答案为:C、O;H2O>CH4

(2)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所以该分子是CH4;氨基具有碱性,能与强酸反应,故答案为:CH4;氨基;

(3)石蕊分子中含有-OH和-NH2,均能与H2O形成氢键,由结构可知,石蕊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石蕊易溶于水,所以氢键导致物质的溶解性增强;

石蕊能与许多离子形成配合物,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能提供孤电子对,O、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能提供孤电子对,

故答案为:石蕊分子中含有-OH和-NH2,均能与H2O形成氢键,由结构可知,石蕊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石蕊易溶于水;O、N;

(4)该石蕊中的H、N元素能与C1组成某氯化物,晶体结构与CsCl相同,氯化铯的配位数是8,若其晶胞中阳离子在立方体的中心,则阴离子位于立方体的8个顶点,

故答案为:8个顶点;

(5)34g NH3(g)的n(NH3)==2mol,2molNH3与足量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放出Q kJ热量,则4molNH3与足量空气充分反应放出2Q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l)△H=-2QkJ/mol,

故答案为:4NH3(g)+5O2(g)=4NO(g)+6H2O(l)△H=-2QkJ/mol.

解析

解:(1)组成石蕊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两个成单电子,则2p轨道上可能含有2个或4个电子,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6或8,则该元素为C或O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C,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2O>CH4

故答案为:C、O;H2O>CH4

(2)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所以该分子是CH4;氨基具有碱性,能与强酸反应,故答案为:CH4;氨基;

(3)石蕊分子中含有-OH和-NH2,均能与H2O形成氢键,由结构可知,石蕊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石蕊易溶于水,所以氢键导致物质的溶解性增强;

石蕊能与许多离子形成配合物,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能提供孤电子对,O、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能提供孤电子对,

故答案为:石蕊分子中含有-OH和-NH2,均能与H2O形成氢键,由结构可知,石蕊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石蕊易溶于水;O、N;

(4)该石蕊中的H、N元素能与C1组成某氯化物,晶体结构与CsCl相同,氯化铯的配位数是8,若其晶胞中阳离子在立方体的中心,则阴离子位于立方体的8个顶点,

故答案为:8个顶点;

(5)34g NH3(g)的n(NH3)==2mol,2molNH3与足量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放出Q kJ热量,则4molNH3与足量空气充分反应放出2Q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l)△H=-2QkJ/mol,

故答案为:4NH3(g)+5O2(g)=4NO(g)+6H2O(l)△H=-2QkJ/mo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微粒A、B、C为分子,D和F为阳离子,E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D和E;C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将A、B和含F离子的物质混合后可得D和一种白色沉淀.G3+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请回答:

(1)基态G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______.在A、B、C三种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有______(写化学式).

(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D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其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

(3)构成C的中心原子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其中有一种为空间网状结构,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该晶体中的一个原子,请在该立方体的顶点上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原子.

(4)光谱证实F与烧碱溶液反应有Na[F(OH)4]生成,则Na[F(OH)4]中不存在______(填字母).

a.金属键   b.离子键   c.非极性键   d.极性键   f.配位键  g.σ键   h.π键.

正确答案

解:(1)10电子微粒有:H2O、NH3、CH4、HF、NH4+、OH-、Al3+、Na+、O2-、F-等微粒,根据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D和E,可以知道B为NH3、A为H2O、D为NH4+、E为OH-,C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即为甲烷,将A、B和含F离子的物质混合后可得D和一种白色沉淀,故F离子为Al3+,G3+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故G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其基态G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4s2;在H2O、NH3、CH4中只有CH4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故答案为3d14s2;CH4

 (2)NH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其中氮原子有一对共用电子对,三个未成对电子,故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故答案为:正四面体;sp3

(3)金刚石为一种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平均每个正四面体中含有四个最近且等距离的碳原子,故答案为:

(4)在四羟基合铝酸钠中,含有钠离子和四羟基合铝酸根之间的离子键,含有羟基中氧和氢之间的极性共价键、π键,含有铝和羟基之间的配位键等,故答案为:ach.

解析

解:(1)10电子微粒有:H2O、NH3、CH4、HF、NH4+、OH-、Al3+、Na+、O2-、F-等微粒,根据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D和E,可以知道B为NH3、A为H2O、D为NH4+、E为OH-,C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即为甲烷,将A、B和含F离子的物质混合后可得D和一种白色沉淀,故F离子为Al3+,G3+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故G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其基态G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4s2;在H2O、NH3、CH4中只有CH4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故答案为3d14s2;CH4

 (2)NH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其中氮原子有一对共用电子对,三个未成对电子,故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故答案为:正四面体;sp3

(3)金刚石为一种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平均每个正四面体中含有四个最近且等距离的碳原子,故答案为:

(4)在四羟基合铝酸钠中,含有钠离子和四羟基合铝酸根之间的离子键,含有羟基中氧和氢之间的极性共价键、π键,含有铝和羟基之间的配位键等,故答案为:ach.

下一知识点 : 能层和能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核外电子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