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外电子数
- 共754题
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或离子中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共价化合物中原子达8电子结构的判断方法: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的绝对值=8就达8电子结构,否则不是.根据上述方法判断,A、D不符,故错;
B、C是离子化合物,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次外层变成最外层,是8电子;而锂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次外层变成最外层,是2个电子,故C错误,
故选B.
(2015秋•遂宁期末)(1)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3p33d2,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2)N元素与B元素的氟化物化学式相似,均为AB3型,但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很大不同,其中NF3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BF3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
(3)按电子排布,可将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五个区域,第四周期元素中属于s区的元素有______种,属于d区的元素有______种.
(4)现有下列物质:①金刚石②干冰③氯化铵④氖⑤金属锌⑥石英⑦硫化氢通过非极性键形成原子晶体的是______;属于分子晶体,且分子为直线型的是______;由单原子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______;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能导电且为金属晶体的是______.(均填序号).
正确答案
解:(1)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3p33d2,该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为S元素,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硫酸,化学式为H2SO4,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4;H2SO4;
(2)N元素的氟化物中氮原子含有孤电子对,B元素的氟化物中B元素不含孤电子对,NF3中N原子含有3个σ键和1个孤电子对,所以NF3为三角锥构型;BF3中B原子含有3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BF3为平面三角形构型,
故答案为:三角锥形;平面三角形;
(3)s区包括第ⅠA、ⅡA族,第四周期只有两种元素位于这两族;d区包括元素周期表从第三列到第十列,共8种元素;故答案为:2;8;
(4)①金刚石为原子晶体,含有非极性键,⑥石英为原子晶体,含有极性键;
②干冰属于分子晶体、是直线型分子,⑦硫化氢属于分子晶体、是V型分子;
④氖是由单原子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
③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含有极性键;
⑤金属锌是能导电的金属晶体;
故答案为:①;②;④;③;⑤.
解析
解:(1)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3p33d2,该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为S元素,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硫酸,化学式为H2SO4,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4;H2SO4;
(2)N元素的氟化物中氮原子含有孤电子对,B元素的氟化物中B元素不含孤电子对,NF3中N原子含有3个σ键和1个孤电子对,所以NF3为三角锥构型;BF3中B原子含有3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BF3为平面三角形构型,
故答案为:三角锥形;平面三角形;
(3)s区包括第ⅠA、ⅡA族,第四周期只有两种元素位于这两族;d区包括元素周期表从第三列到第十列,共8种元素;故答案为:2;8;
(4)①金刚石为原子晶体,含有非极性键,⑥石英为原子晶体,含有极性键;
②干冰属于分子晶体、是直线型分子,⑦硫化氢属于分子晶体、是V型分子;
④氖是由单原子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
③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含有极性键;
⑤金属锌是能导电的金属晶体;
故答案为:①;②;④;③;⑤.
(2016春•泰州月考)硫酸铜可以用作媒染剂、杀虫剂、杀菌剂和防腐剂.
(1)Cu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为______(填化学式).经测定,硫酸铜溶液中存在H5O2+离子(结构如图1),则在该离子中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
a.配位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离子键
e.金属键 f.氢键 g.范德华力 h.σ键 i.π键
(3)1mol水合铜离子([Cu(H2O)4]2+ )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了“暖冰”.请从结构角度解释生成暖冰的原因______.
(4)图2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Cu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9,故答案为:[Ar]3d9;
(2)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应含有3个原子、且电子数为10,应为H2F+,则在该离子中存在氧氢配位键、氢氧极性键和σ键、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abfh正确,故答案为:H2F+;abfh;
(3)Cu2+含有空轨道,H2O含有孤对电子,可形成配位键,铜离子配体数为4,配离子[Cu(H2O)4]2+中1个Cu2+与4个H2O形成配位键,1个H2O含2个O-H键,所以1mol水合铜离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12mol,水分子之间主要通过氢键形成固体,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有规则的排列,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
故答案为:12mol;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有规则的排列,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而成固体;
(4)已知顶点和体心为O,则晶胞中含有O的个数为8×+6×
=4,Cu位于晶胞内部,则平均一个晶胞含有4个Cu,4个O,所以化学式为CuO,故答案为:CuO.
解析
解:(1)Cu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9,故答案为:[Ar]3d9;
(2)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应含有3个原子、且电子数为10,应为H2F+,则在该离子中存在氧氢配位键、氢氧极性键和σ键、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abfh正确,故答案为:H2F+;abfh;
(3)Cu2+含有空轨道,H2O含有孤对电子,可形成配位键,铜离子配体数为4,配离子[Cu(H2O)4]2+中1个Cu2+与4个H2O形成配位键,1个H2O含2个O-H键,所以1mol水合铜离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12mol,水分子之间主要通过氢键形成固体,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有规则的排列,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
故答案为:12mol;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有规则的排列,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而成固体;
(4)已知顶点和体心为O,则晶胞中含有O的个数为8×+6×
=4,Cu位于晶胞内部,则平均一个晶胞含有4个Cu,4个O,所以化学式为CuO,故答案为:CuO.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O2中C元素化合价为+4,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4+4=8,分子中C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O元素化合价为-2,O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2|+6=8,分子中O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A符合;
B、H2O中H元素化合价为+1,H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1+1=2,分子中H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O元素化合价为-2,O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2|+6=8,分子中O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B不符合;
C、PCl5中P元素化合价为+5,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5+5=10,分子中P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分子中Cl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C不符合;
D、BeCl2中Be元素化合价为+2,B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2+2=4,分子中Be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分子中Cl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D不符合.
故选A.
一个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最可能的价态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态原子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价电子为3s23p1,说明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反应中已失去,则化合价为+3,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