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A分子结构和特点及相关计算
- 共328题
如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1表示______,2表示______,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
(2)图中含有氮元素的是______(用序号表示).
(3)图中的3有______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中文名称______.
(4)人体细胞内,DNA主要存在于______内.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碱基,1、2和3结合在一起构成脱氧核苷酸.
(2)DNA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3含氮碱基.
(3)3是含氮碱基,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即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
(4)人体细胞内,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有少量分布.
故答案为:
(1)磷酸基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2)3
(3)4 A:腺嘌呤 G:鸟嘌呤 C:胞嘧啶 T:胸腺嘧啶
(4)细胞核(或染色体)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碱基,1、2和3结合在一起构成脱氧核苷酸.
(2)DNA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3含氮碱基.
(3)3是含氮碱基,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即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
(4)人体细胞内,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有少量分布.
故答案为:
(1)磷酸基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2)3
(3)4 A:腺嘌呤 G:鸟嘌呤 C:胞嘧啶 T:胸腺嘧啶
(4)细胞核(或染色体)
如图是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DNA是______空间结构,2 4的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2)碱基通过______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配对遵循______原则.
(3)若该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为0.4,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
应为______.该DNA分子中
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DNA是双螺旋结构;图中2是脱氧核糖;4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2)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若该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
为0.4,则在它的互补链中,
应为2.5,该DNA分子中
应为1.
故答案为:
(1)双螺旋 脱氧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3)2.5 1
解析
解:(1)DNA是双螺旋结构;图中2是脱氧核糖;4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2)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若该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
为0.4,则在它的互补链中,
应为2.5,该DNA分子中
应为1.
故答案为:
(1)双螺旋 脱氧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3)2.5 1
如图是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1表示______,2表示______,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
(2)3有__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
(3)DNA分子中3和4是通过______连接的.
(4)DNA分子有独特的______结构;若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A+T)/(A+T+C+G)=k,则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如果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占15%,互补链中的A占25%,则整个DNA分子中A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1、2、3合称脱氧核苷酸.
(2)由于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3有2种,即鸟嘌呤、胞嘧啶.
(3)DNA分子中3和4是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
(4)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与T配对,G与C配对,设其中一条链中碱基分别为A1T1,G1,C1,另一条链中的碱基分别为A2,T2,G2,C2,则A1=T2、T1=A2、G1=C2、C1=G2,由此可推知,一条链中的A+T等于另一条链中的T+A,已知一条单链中=K,则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k.如果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A占15%,互补链中的A占25%,则整个DNA分子中A占
=20%.
故答案为:
(1)磷酸(或磷酸基团)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2)2 鸟嘌呤、胞嘧啶
(3)氢键
(4)双螺旋 k 20%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1、2、3合称脱氧核苷酸.
(2)由于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3有2种,即鸟嘌呤、胞嘧啶.
(3)DNA分子中3和4是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
(4)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与T配对,G与C配对,设其中一条链中碱基分别为A1T1,G1,C1,另一条链中的碱基分别为A2,T2,G2,C2,则A1=T2、T1=A2、G1=C2、C1=G2,由此可推知,一条链中的A+T等于另一条链中的T+A,已知一条单链中=K,则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k.如果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A占15%,互补链中的A占25%,则整个DNA分子中A占
=20%.
故答案为:
(1)磷酸(或磷酸基团)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2)2 鸟嘌呤、胞嘧啶
(3)氢键
(4)双螺旋 k 20%
如图为某种生物大分子平面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大分子全称是______.哪两位科学家因为发现此结构而获得1953年诺贝尔奖?______.
(2)该分子的空间结构呈现出______结构;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一个基本单位是由图中______(写数字)组成的,若4表示胸腺嘧啶,则该基本单位的名称是______;不同的基本单位应该是______不同.
(3)该分子中3与4是通过______连接起来的.碱基之间配对遵循______原则.此大分子中的碱基数量比值应该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图解可知,该生物大分子为DNA,其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沃森、克里克两位科学家因为发现此结构而获得1953年诺贝尔奖.
(2)该分子的空间结构呈现出双螺旋结构;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一分子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的碱基组成的,即由图中 1、2、3组成的.若4表示胸腺嘧啶,则该基本单位的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不同的脱氧核苷酸应该是碱基不同.
(3)该分子中碱基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碱基之间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因此DNA分子中的碱基数量比值应该为1.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核酸 沃森、克里克
(2)双螺旋 脱氧核糖核苷酸 1、2、3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碱基
(3)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1
解析
解:(1)分析图解可知,该生物大分子为DNA,其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沃森、克里克两位科学家因为发现此结构而获得1953年诺贝尔奖.
(2)该分子的空间结构呈现出双螺旋结构;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一分子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的碱基组成的,即由图中 1、2、3组成的.若4表示胸腺嘧啶,则该基本单位的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不同的脱氧核苷酸应该是碱基不同.
(3)该分子中碱基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碱基之间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因此DNA分子中的碱基数量比值应该为1.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核酸 沃森、克里克
(2)双螺旋 脱氧核糖核苷酸 1、2、3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碱基
(3)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1
如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①、②、③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
(2)③有种,DNA特有的是______(中文名称).
(3)若图示为HIV病毒(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则②表示______.
(4)在探究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HCL的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碱基,1、2和3结合在一起构成脱氧核苷酸.
(2)3是含氮碱基,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即A、T、G、C,其中胸腺嘧啶(T)是DNA特有的碱基,RNA没有.
(3)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其所含的五碳糖是核糖.
(4)在探究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HCL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核苷酸
(2)胸腺嘧啶
(3)核糖
(4)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碱基,1、2和3结合在一起构成脱氧核苷酸.
(2)3是含氮碱基,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即A、T、G、C,其中胸腺嘧啶(T)是DNA特有的碱基,RNA没有.
(3)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其所含的五碳糖是核糖.
(4)在探究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HCL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核苷酸
(2)胸腺嘧啶
(3)核糖
(4)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