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25岁。半个月来原因不明的牙龈出血,下肢皮肤发现出血点和瘀斑,既往体健。血常规示:Hb122g/L,WBC 5.4×109/L,N 64%/,L 32%,M 4%,Plt23×109/L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凝血功能

B骨髄检查

C骨髓活检

D血小板功能

E束臂试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据题干所示,应首先考虑患者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明确诊断,除血常规外,应首选骨髓检查。诊断要点:①至少2次化验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②体检脾脏一般不增大;③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④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性,26岁,10天来全身皮肤出血点伴牙龈出血来就诊。化验PLT35x109/L,临床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征支持ITP诊断的是

A皮肤有略高出皮面的紫癜

B面部蝶形红斑

C口腔溃疡

D下肢肌肉血肿

E脾脏不大

正确答案

E

解析

脾脏不大为ITP与其余紫癜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血管外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心脏

B

C

D

E骨髓

正确答案

B

解析

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破坏的称血管外溶血。血管外溶血是红细胞所受的损伤较轻,红细胞在脾、肝内被巨噬细胞识别病吞噬破坏,由于脾功能亢进而对正常红细胞的破坏也属于血管外溶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持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错误的是

A一般为首选治疗

B一般选用泼尼松

C近期有效率约为80%左右

D复发时再应用常无效

E治疗缓解后一般小剂量维持3-6个月

正确答案

D

解析

糖皮质激素为治疗ITP的首选,多应用波尼松,近期有效率约为80%,治疗缓解后一般小剂量维持3 -6个月,而复发时再用常有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

A幼儿

B儿童

C青年女性

D青壮年男性

E老年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青年女性,主要变现为血小板降低,巨核细胞增多,全身多处出血点,轻度脾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支持ITP诊断的是

A肝脾肿大

B骨髓中产板型巨核细胞增多

CPAIg阴性

DPAC3阴性

E脾切除治疗有效

正确答案

E

解析

ITP:患者肝脾一般不大,骨髓中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PAIg阳性,PAC3阳性,脾切除治疗有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DIC纤溶亢进期治疗时禁用

A肝素

B输新鲜血浆

C输新鲜全血

D氨基己酸

E输浓缩血小板

正确答案

A

解析

DIC纤溶亢进期治疗时禁用肝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DIC消耗性低凝期首选

A肝素

B输新鲜血浆

C输新鲜全血

D氨基己酸

E输浓缩血小板

正确答案

B

解析

肝素治疗的适应证:1.DIC高凝期;2.微血管栓塞表现明显者;3.消耗性低凝期患者病因不能及时除去者,补充凝血因子的情况下使用,纤溶亢进为主者不宜使用肝素。DIC消耗性低凝期用肝素加血小板聚集药,给予输血、血浆和血小板。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43岁。乙肝肝硬化10年,近1周来高热伴乏力,出现鼻出血和皮肤多处瘀斑。为确定患者是否并发DIC,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

A血浆FVIII:C下降

BAPTT延长

C血装凝血酶原下降

D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

EPT延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DIC。诊断DIC最有价值的指标是血浆FVIII:C下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诱发DIC最常见的病因为

A恶性肿瘤

B手术及外伤

C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D产科意外

E代谢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最常见的病因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感染一方面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内源性系统凝血,又可致释放组织因子而促进外源性系统凝血。

下一知识点 : 输血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