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A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提示:从风向、地形和洋流等角度分析)(6分)

(2)图中区域所在国家的首都是                     ,该国所在大陆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作                      ,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出口       最多的国家。(3分)

(3)简述图中铁路线分布的特点及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该地盛行东南信风,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充足(2分);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2分);沿岸有暖流经过,能起到增温增湿作用(2分)

(2)堪培拉(1分)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分)   羊毛(1分)

(3)分布特点:铁路线基本上沿海岸线分布(2分);主要原因:沿海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湿润(2分):沿海人口、城镇分布较多(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判断,该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A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其形成原因是该地盛行东南信风,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充足;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能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2)根据图示判断,该地位于澳大利亚,所以图中区域所在国家的首都是堪培拉,该国所在大陆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3)图中铁路分布特点:铁路线基本上沿海岸线分布;主要原因:沿海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湿润:沿海人口、城镇分布较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在发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受盛行风影响该现象最有可能朝            方向扩展。

(2)图中乙处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它的出现会导致该地区            加剧。

(3)1963年,图中湖泊的面积有2.5万平方千米,但到了2007年,面积不到2000平方千米。专家预测,如果不对该湖泊采取切实有效的拯救措施,20年后该湖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试分析该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下图为“甲乙两国水系图”

材料二:甲国运河众多,大多是在1760到1840之间建造的,在修造铁路之前,担负繁重的运输任务,被称为甲国“工业革命的催化剂”。而乙国运河则寥寥无几。

(1)据图说出甲、乙两国的河流水系的异同点。(8分)

(2)请从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分析甲、乙两国运河长度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相同点:河流短小,数量众多。不同点:甲国河流大多从西向东流,多运河;乙国河流从中间向四周流。

(2)自然原因:甲国地势起伏较小,适宜开凿运河;乙国以山地为主,地势崎岖,不利于开凿运河。社会经济原因:甲国内煤铁资源丰富,运河主要连接中部传统工业区的煤铁产地和主要城市,早期工业发展对运河的依赖性强;乙国内资源贫乏,对海运的依赖性强或城市多沿海分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人们设想在白令海峡打隧道、架大桥,并修建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铁路,创造现代人类跨越“天堑”的奇迹。

材料二 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北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但由于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西北航道有望实现通航。

(1)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从天津到洛杉矶的海运航线可以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加利福尼亚寒流。

(2)第21届冬奥会于2010年2月13日至3月1日在温哥华举行。结合温哥华的气候资料,说明其适宜举办冬奥会的优势自然条件。

(3)在从北大西洋进入北太平洋的海运航线中,与巴拿马运河航线相比,“西北航道”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4)该设想铁路沿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在可行性论证时需要对铁路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模拟预测。你认为该模拟系统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1)(亚寒带)针叶林 日本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2)温哥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降水较多,积雪量大;冬季较温和,适宜户外运动;多山,优良滑雪场地多。

(3)优势:航程明显缩短,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劣势:仅夏季可以通行,通航时间短;沿途浮冰对船只航行存在安全威胁。

(4)①地势起伏,②复杂地质,③严寒气候,④永久冻土对铁路建设的影响;⑤铁路建设对沿线植被、动物的影响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世界两个地区图,分析图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原因分别是甲    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

(2)图中a、b、c、d四条河流中,a河流属于   (外、内)流河,d河流的名称是                  

(3)分析两地农业发展中,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①—②与城市③—④相比,实际直线距离较长的是               

(5)乙地的石油输出到北美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有关该地区由于石油泄露引发的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10月5日,正在朝鲜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凭吊位于那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图为朝鲜半岛图。

(1)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试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我国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争中所面临的困难。(8分)

(2)该半岛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试分析影响其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12分)

正确答案

(1)地形崎岖,河流众多,冬季白昼短,积雪深厚,严寒冻害等。

(2)水稻种植业。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西海岸为平原,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有良好的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农耕历史悠久,精耕细作,经验丰富;人口稠密;稻米是人们喜爱的食粮;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答出任意五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10时(区时),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读墨西哥坎昆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坎昆气候大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   。(2分)

⑵坎昆与巴亚尔塔港都位于沿海平原地区,但坎昆的降水量多于巴亚尔塔港,其主要原因是

   。(2分)

⑶这次坎昆会议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是   。(2分)

⑷目前,中国、美国的CO2排放量高居世界前两位,其主要原因是  。(2分)

⑸为减少CO2 的排放,我国在能源利用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4分)

正确答案

(1)11月29日24时或11月30日0时(2分)   (2)坎昆沿岸有暖流经过,且受东北信风影响(2分)   (3)全球变暖(2分)   (4)常规能源消费量大(2分)   (5)①推广洁净燃烧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②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③建立能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共4分。其它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1分)尼日利亚面积9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4亿 (2006年)。南部多平原,北部多低山丘陵。图1为尼日利亚主要物产分布示意图,图2为尼日利亚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简要分析尼日利亚农作物分布南北差异及气候原因。(12分)

(2)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外汇收入的95%都来源于石油工业。该国石油出口量大的原因是什么?(9分)

正确答案

(1)北部是花生、棉花。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适宜种植旱地作物。 南部是可可、剑麻。南部是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每点3分)  

(2)石油产量大,质量高;国内工业不发达,能源需求量小;国际市场对石油需求量大;位于沿海,海运便利,方便出口。(答对3点得9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08年10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并分批将它们送回南极。

专家对企鹅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度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浪变大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

材料2:南美洲简图。

(1)图中洋流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④处气候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3)若图中阴影部分是此次大量出现企鹅的海滩,在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如果此判断成立,你认为是哪些洋流在此次企鹅大迁移中起了作用?

(4)此次救援活动中,巴西动用飞机将企鹅运到东南部的海滩,准备让企鹅乘洋流回到南极洲的家乡,你认为可行吗?分析原因。

(5)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全球气温上升使高低纬之间温差减小,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气压差减小,使①洋流________(加强,减弱),导致            现象频繁发生。

正确答案

(1)秘鲁寒流 南赤道暖流 巴西暖流

(2)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3)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

(4)可行。巴西东南部海区有巴西暖流流经,企鹅可顺此洋流回到南极。

(5)减弱 厄尔尼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0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A地位于五带中的    带,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或北)半球,A地盛行风向是     风。(3分)

(2)图中B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E地所属自然带的名称是      带,B→C→D→E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以       为基础。(4分)

(3)①洋流按性质分属于        ,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                 作用。

(4)图中②海域名称是       海,该海域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5分)

(5)当A盛行图示风向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分)

正确答案

(1)热 北 西南  (2)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由赤道向两极 热量

(3)寒流 降温减湿  (4)红海 印度洋 非洲   (5)AC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图示A位于回归线以内,为热带。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判断为北半球夏季,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2)图示B位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E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形成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C→D→E地自然带的变化呈南北方向自然带有规律的递变,故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以热量条件为基础。(3)图示洋流①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故判断为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4)图示②位于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属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5)当A地盛行西南季风时,为北半球夏季,故北半球昼长夜短;长江流域处于雨季,故正处于汛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回答问题。(10分)

(1)将标注字母的岛屿、半岛的名称填在下列名称空格上:

A           岛,C               半岛,E               半岛。

(2)甲、乙、丙三图中与B、E、H三地气候相符的是:

B            图,E            图,H           图。

(3)判断气候类型:B地为                 气候,E地为                  候,H地为            气候。

(4)由大陆性逐渐           (增强或减弱) 。

正确答案

(1)冰岛 斯堪的纳维亚 亚平宁(3分)

(2)甲 乙 丙(3分)

(3)温带海洋性 地中海 温带大陆性(3分)

(4)增强(1分)

试题分析:(1)根据欧洲的海陆轮廓判断,A表示冰岛;C表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E表示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2)图示B位于英国,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强,故降水量分布均匀,气温年较差小,判断与甲图符合。E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雨热不同期,故与乙图一致;H位于大陆内部,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最低月温在0°C以下,温差大,降水量少。故与丙图符合。(3)B地位于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E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H地位于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4)由由于离海洋越来越远,故大陆性逐渐加强,海洋性逐渐减弱。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世界区域地理的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区域地理的概况,尤其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读北欧部分地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挪威海沿岸海岸线曲折主要受_________(外力)的_____________作用而成。(4分)

(2)简述A、B、C三地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特点。(1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北欧地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简述波的尼亚湾沿岸沼泽地分布广泛的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冰川  侵蚀作用(4分)

(2)A:平行海岸线,由近海向内陆递减

B:(由高纬)向低纬凸出

C:(由低纬)向高纬凸出 (每条4分,共12分)

(3)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答对2条即可得满分4分)

(4)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地表水丰富;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地下有多年冻土层,地表水难以下渗。(答对两点即可得到满分8分)

(1)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挪威海沿岸海岸线曲折主要受冰川侵蚀作用而成。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A地等温线平行于海岸线,由近海向内陆递减;B地由高纬向低纬凸出;C地由低纬向高纬凸出。

(3)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根据图示影响北欧地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洋流、地形。

(4)本题考查沼泽的形成的条件。波的尼亚湾沿岸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地表水丰富;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地下有多年冻土层,地表水难以下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读下列材料和图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面积日益缩小,此前常年冰封的“西北航线”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变成“通航大通道”。(“西北航线”是指船从戴维斯海峡(见图)向北进入北冰洋,而后一路西行,再由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1)说明如果船只由北美到亚洲沿这条航道行驶有何优越性,冬夏季航行中分别会遇到什么困难。(6分)

(2)下列河流中,不易发生凌汛的是 (   )(2分)

(3)据图中信息,洋流①、②、③中,属典型风海流的是           ,其名称是     ;图中的气温降水柱状图是芝加哥市的气候资料,根据气温、降水的特点,判断其类型是   ,该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          (8分)

(4)很多专家认为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试从美国的基本实体方面加以评价。 (10分)

材料二:美国“锈带”的振兴

底特律、匹兹堡、和芝加哥等大工业城市所在的地区。20世纪中前期,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区.20世纪70年代后,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下降,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迅速上升,被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被形象地称为“锈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锈带”开始了艰苦的产业转型。

该地区将分散的工业通过集中在具有优势区位的城市进行生产,提升优势产业竞争能力,如底特律不仅保持了汽车城的地位,而且成了名副其实的汽车城。

关闭或搬迁重污染企业,发展食品加工业等多种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如匹兹堡的钢铁大楼贴上了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招牌,“钢都”转型为教育、医疗、金融、艺术和高新技术研发综合发展的新型都市。

致力于开拓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出口在“锈带”复兴中功不可没。

20世纪90年代后期,“锈带”所在地的各级政府降低财政开支,而用于教育、就业培训、公共福利、公路建设的投入则大幅提高。   

(5)从材料中总结出:“锈带”经济的再繁荣,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有哪些可借鉴的措施?(10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2011年2月下旬以来,中国以海陆空三种方式从利比亚撤离数万名工人,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外撤离行动”。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30分)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海岸线长达1900余公里,东部与埃及交界,其他邻国有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

利比亚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钾盐、锰、磷酸盐、铜、锡铝矾土、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丰富。

(1)此次撤侨主要借道利比亚邻国。图中A城市(北纬31°12′,东经29°15′)是利比亚邻国最大海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                (填城市名),第一批侨民从该城市返航北京时,当地时间(区时)为2月23日13时25分,此时北京时间是                  。(4分)

(2)图中城市B和城市C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同,但气候有较大的差异。分别写出B、C两城市的气候差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3)利比亚所在的北非地区沙漠广布,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8分)

(4)从自然条件考虑,甲地及周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根据该国的自然资源特征,你觉得该国可以发展哪些工业(举一例),并说明理由。(6分)

(5)利比亚事件发生后,对国际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可能有哪些?(4分)

正确答案

(1)亚历山大    19时25分(4分)

(3)B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主要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8分)

(4)北非地区的沙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气候干燥,属于热带沙漠;

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属温带沙漠。(8分)

(5)灌溉水源  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石油、化工工业;沿地中海,可以发展海产品加工工业等(任意一个)(6分)

(6)利比亚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事件后造成石油减产,供需紧张;石油价格上涨;其他石油生产国产量增大;动用储备石油等。(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读图甲为巴西简图和巴西利亚城市的平面示意图,图乙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从人口容量角度分析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2)(3分)巴西利亚是巴西首都,居民多是从原首都里约热内卢迁移来的政府公务员、商业人员和金融业人员。巴西为什么不将工厂迁移到巴西利亚?

(3)(3分)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利亚在保护城市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4)(5分)P是乙城市正在建设的港口,预测该城市等级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4分)地处沿海,地形平坦,气候上水热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等。

(2)(3分)一方面为了控制城市规模,为了减少城市污染源,保护城市环境(1分);   另一方面是巴西利亚地处内陆,交通运输条件不如东南沿海地区方便。(2分)

(3)(3分)巴西利亚在城市外环路以内保留了大面积的湖泊;火车站及铁路都建在城外,减少火车对市区的噪声、空气污染;市区还建有多处公园绿地,起到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4)(5分)城市等级提升。(1分)P港位于河口附近,可通过河海联运、外贸等扩大该城市服务范围;地势平坦为城市发展提供拓展空间;水源充足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该地区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为乙城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劳动力和市场等。(4分,4点即可)

试题分析:

(1)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地处沿海,地形平坦,气候上水热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等。

(2)巴西不将工厂迁移到巴西利亚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控制城市规模,为了减少城市污染源,保护城市环境;另一方面是巴西利亚地处内陆,交通运输条件不如东南沿海地区方便。

(3)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利亚在城市外环路以内保留了大面积的湖泊;火车站及铁路都建在城外,减少火车对市区的噪声、空气污染;市区还建有多处公园绿地,起到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4)P处正在修改港口,交通区位优势增强。所以城市等级提升。P港位于河口附近,可通过河海联运、外贸等扩大该城市服务范围;地势平坦为城市发展提供拓展空间;水源充足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该地区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为乙城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劳动力和市场等。

点评:回答本题需要组织好语言,平时熟记书本基础知识,认真分析图表进行语言组织。

下一知识点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