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                 

     

(3)A图、B图所示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         

正确答案

(1)热带季风气候

(2)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3)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2分)

(4)温和湿润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比较分析。(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为越南,受热带季风气候。(2)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为南美洲西部沿海,结合纬度位置判断:北部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中部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3)由于两国所处的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了其大气环流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4)当P1盛行西南季风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则P2为冬季,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1)苏门答腊岛的森林类型是   ,该岛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6分)

(2)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原因是        。(6分)

(3)材料一中A所在海域是台风主要源地之一,当台风中心位于A地时,B城市风向为          风(2分)。C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叙述该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8分),并指出开发利用该河流应该注意的问题。(2分)

正确答案

(1)热带雨林(2分)  西( 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2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2分)。

(2)沿海、沿河流分布(2分) 地形平坦(2分);水源充足(2分);水运等交通便利(2分)。(答出1点2分,满分4分)

(3)西(2分) 主要水文特征:①流量大、水位高,且季节和年际变化大(2分),②上游山区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2分),③中下平原区游流速缓慢、航运价值大(2分);④含沙量较小(2分);⑤无结冰期(2分)(任答四点即可);

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加强国家间的合作、防止引起地区冲突(2分)或防止造成流域生态环境破坏。

(1)根据位置可知,该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森林是热带雨林。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西南高,东北低。(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聚落沿河、沿海分布。原因从地形、水源、交通等方面分析。(3)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移动,分析风向。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开发利用该河流应该注意的问题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之间的协作,地区安全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读部分有关澳大利亚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

材料二:墨累河及其支流达令河流域是澳大利亚人的“生命线”和“食物篮”。据澳洲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居民迁移、灌溉和持续已久的干旱给“食物篮”造成了毁灭性影响。该报告者之一汤姆·哈顿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到2030年流经墨累河河口的流量将可能减少80%。墨累河流域的水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图中AB两地中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2)图乙中墨累河流域农业的地域类型是_________,主要农产品是_____ ___。(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流域的“水”和“环境”问题突出,其中“水”的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环境”的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就“水”的问题简要说明解决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0分)

(4)图乙所示的阿德莱德市附近的山地为全澳大利亚著名的葡萄酒的产地,结合所学的知识判断,该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盛产葡萄的气候优势: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正确答案

(1)自北、东、南三方向内陆递减.(2分)    B(2分)  B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岸(2分),且位于山地迎风坡(1分);还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湿作用故降水较多。(1分)

(2)混合农业(2分)  小麦和羊毛(2分)(若只答其一得1分)

(3)水资源缺乏(2分)  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生态恶化、水体污染、湿地退化、海水倒灌等(4分)(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对两点以上得4分,其他答案,若合理可酌情给分)

实施跨流域调水,补充流域径流不足(必答点):调整产业结构、压缩种植业用地,减少灌溉用水量:统一管理,实行严格的水价制度,合理用水;实行喷灌滴灌,节约水源;研究和推广耐旱作物等;(满分4分。必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其它答对其中一点可得2分)

(4)地中海式气候(2分)  夏季炎热干燥,光热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2分)

试题分析:

(1)跟等降水量线分布规律,可知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的大致规律是自北、东、南三方向内陆递减,图中AB两地中降水量较多的是B地,B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还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湿作用故降水较多。

(2)根据图乙中的图例信息,可知墨累河流域农业的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主要农产品是小麦和羊毛。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流域的水资源缺乏和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生态恶化、水体污染、湿地退化、海水倒灌等环境问题突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来分析回答。

(4)图乙所示的阿德莱德市附近的山地为全澳大利亚著名的葡萄酒的产地,根据气候类型分布,可知该地区是地中海气候,该地区盛产葡萄的气候优势主要从气温、热量和温差等方面来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国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 508个大小岛屿组成,被称为“千岛之国”;全国有400多座火山,又被称为“火山之国”;该国还是世界上土壤最肥沃的地带之一。右图是该国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国家馆,层叠的竹竿作为外墙和房顶,17米高的瀑布飞流而下倾洒在场馆的中心,美不胜收。

材料2:下图为埃及简图。

(1)材料1中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构成情况,材料1中的国家比较适合发展①~④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类工业。

(3)对比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和材料1中国家的土壤肥沃的不同原因。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材料中两个国家地形、气候的主要差异。

(5)材料中的两个国家人口分布有哪些的共同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正确答案

(1)印度尼西亚 (2)① ②

(3)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尼罗河定期泛滥,泥沙淤积,形成肥沃的土壤。

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富含矿物养分;该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水热条件配合良好。

(4)埃及: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炎热干旱,降水稀少,只有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降水稍多。

印度尼西亚:由众多的岛屿组成,地形复杂;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5)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埃及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和三角洲地带,印度尼西亚人口主要分布在爪哇岛等地。

试题分析:

(1)由材料一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国为印度尼西亚。

(2)读三角坐标图,①②属于劳动指向型工业、③④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印度尼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适合发展①②劳动指向型工业。

(3)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尼罗河定期泛滥,泥沙淤积,形成肥沃的土壤;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富含矿物养分;该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水热条件配合良好。

(4)埃及: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炎热干旱,降水稀少,只有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降水稍多;印度尼西亚:由众多的岛屿组成,地形复杂;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5)两个国家人口分布共同点是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埃及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和三角洲地带,印度尼西亚人口主要分布在爪哇岛等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描述判断所在的国家、能够熟练判读三角坐标图、能够熟练对比埃及尼罗河河口与印度尼西亚土壤肥沃的不同原因、两个国家地形、气候的主要差异及人口分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读“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7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2分)

(2)分析图中甲、乙两处海域等温线凸出方向不同的原因。(2分)

(3)图中①代表的渔场名称是       。分析其形成的原因。(3分)

(4)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B到A,写出在整个航程过程中,顺次利用的盛行风及洋流名称。(4分)

正确答案

(1)附近是暖流与寒流交汇处,温差大。(2分)

(2)甲海域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等温线向南凸出;乙海域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等温线向北凸出。(2分)

(3)纽芬兰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3分)

(4)东北信风,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4分)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1)A处海域等温线密集说明温差大,则结合当地的洋流分布分析。(2)海域等温线的弯曲主要受洋流影响。(3)图示①位于加拿大的东南部,纽芬兰岛附近,为纽芬兰渔场,其成因为寒暖流交汇。(4)从B到A走低纬航线,可利于盛行风和洋流,顺风顺水,利于航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 年8 月31 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本次考察中,“雪龙”号向北最远航行至北纬88 度22 分海域,随冰漂移到北纬88 度26 分,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纬度新高;部分考察队员成功到达北极点实施考察作业,创造了中国北极科考位置的最北端纪录。“雪龙”号船长沈权说:在北纬85 度的北冰洋还有如此多的“清水塘”,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些天来,‘雪龙’号不是在走冰道,而像是在走水道,从一条水道跨到另一条水道,层层向北迈进。”

材料二  第四次科考路线图

(1)说出雪龙号科考船在返航时先后遇到的洋流名称。(2 分)

(2)根据“雪龙”号船长沈权的话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推断该种现象对图示阴影区域水循环的影响。(8分)

正确答案

(1)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2)原因:全球变暖。影响:使水循环增强,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增多,(地表和地下)径流量增大。

第(1)题,根据图示“雪龙”号的航线线路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科考船返航时先后遇到的洋流名称。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                           )

判断依据(                                )。(2分)

(2)试评价①河流的航运价值,并分析其原因。(5分)

(3)图示区域乳畜业发达,试分析其发展乳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4)甲国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M区为该国的钢铁工业区,该国的钢铁工业逐步向西部地区集中,甚至与荷兰联营将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分)

正确答案

(1)南高北低  河流多由南向北流(2分)

(2)该河流的航运价值高。 原因:该河流经流域内降水量较大,河流流量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小;最冷月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水流平稳;沿途国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客货流量大。(5分)

(3)气候温和湿润,有丰富的多汁牧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较高;交通运输便利。(3分)

(4)在全国分布比较平衡(或多沿河流两岸分布;或北部以传统工业为主,南部以新兴工业为主)     接近原料产地(2分)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1)地势特征主要指出地势的高低分布特征,可结合河流的流向分析。(2)河流的航运条件主要从河流的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河流落差和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3)影响乳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工农业基础和饲料等方面分析。(4)结合图示的工业区分布判断分布规律;而钢铁工业向荷兰鹿特丹地区转移,以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铁矿资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加拉瓜地理位置

材料二:尼加拉瓜地形和水系图

材料三:2012年9月,中国与尼加拉瓜签订了谅解协议,规定“香港一尼加拉瓜发展投资公司”投资建造连接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运河工程。

(1)比较A、B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性,并分析B地气候的形成原因。(10分)

(2)图中①、②为拟建的两条运河,你认为哪条更为合理?“请说明理由。(9分)

正确答案

(1)(10分)与B相比,A地的年降水量小,但季节变化大;气温较低,且年较差大。 (或与A相比,E地的年降水量大,但季节变化小;气温较高,且年较差小。)(6分)

B地的气候成因: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深受沿岸暖流的影响。(4分)

(2)(9分)②更合理。(3分)理由:可利用天然河道和湖泊;需建设的河道里程短;全程地势低平,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水流平缓,更利于通航。(任答3点,得6分)

试题分析:

(1)由A、B所处纬度相当地处热带,由地形图可以看出A位于中部山地的西侧,是东北信风的背风坡,B在中部山地的东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与B相比,A地的年降水量小,是热带草原气候,季节变化大;年较差大。

(2)图中①、②为拟建的两条运河,②更合理:在国土最南部,从东部的国界线上的河流,经过尼加拉瓜湖(图中的大湖),向西穿过陆地。可利用天然河道和湖泊;需建设的河道里程短;所经地区地势起伏小,全程地势低平,开凿成本低,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水流平缓,更利于通航。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纬线A为                  ,它从非洲中部穿过;本区大部分处于纬线B          和C          之间,因而温度较              。(4分)

(2)图中A附近受             气压带控制,盛行                (上升或下沉)气流,降水                   ,因而形成①                       气候类型区;该气候类型相应的“气温—降水曲线”为                           (a或b)(5分)

(3)图中②为              气候区,这一地区分为明显的                       两季;图中③代表                气候。(3分)

正确答案

(1)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高 (4分)

(2)赤道低压 上升 多 热带雨林  a (5分)

(3)热带草原 干湿 热带沙漠 (3分)

试题分析:

第(1)题,结合大陆轮廓及海陆位置可知该大陆为非洲,那么基本平分大陆纬线A为赤道。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温度高。

第(2)题,赤道地区由于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形成赤道低压。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通过a、b气温降水直方图可知a全年高温多雨符合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第(3)题,结合图示,热带雨林气候两侧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一般在南、北纬10度到23度26分之间。终年高温,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是它的突出特点。图中③北回归线穿过该区域,该地区夏季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中南部受东北信风控制;冬季,南部受信风,中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终年高温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南北两侧。

点评:本题以世界区域图及气温降水直方图为载体考查世界区域定位及其地理特征,难度一般。解答时注意利用图示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大陆名称,然后结合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类型及分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尽管利比亚的战火仍在继续之中,但具有全球战略意义的叙利亚,又被迅速纳入美欧的视野。2011年4月26日,美国以叙利亚政府“镇压平民”为由,开始考虑对其实施制裁,并全力游说欧洲多国同时施压。一时,地中海上空战云密布……。

材料二: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伊拉克当地时间2011年5月28日凌晨5时(东二区),超级油轮九华山号满载200万桶原油缓缓驶离伊拉克巴士拉港口,这是中国与伊拉克石油合作项目生产出的首船原油。

材料三:叙利亚的气候资料图

(1)叙利亚虽然面积不大,但自古以来一直是世界的心脏,是连接洲、_____洲、_____洲三大洲的桥梁,而这也使它成为大国觊觎的目标。叙利亚北部属于材料三图中 气候(类型),南部属于  气候(类型)。(写代码)

(2)叙利亚的阿拉伯人主要属于________人种,大多信奉________教。被三大宗教都奉为“圣城”的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字母)

A.开罗       B.巴格达      C.耶路撒冷    D.麦加

(3)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图中①是          运河,沟通了红海和________海,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通道。

(4)下面摘抄的是船员小明从波斯湾到我国某港口的航行日记片段,根据所学知识,补充完整日记内容。

①油轮启航时,船长与我国的总部联系,发现当地的时间与祖国的时间不同。

我国此时时间应为  。

②九华山号油轮从巴士拉港出发,驶出波斯湾后,横渡浩瀚的A______洋。此季节当船只驶过A海洋时,此时_____(请选择)

A.顺风顺水     B. 顺风逆水    C. 逆风顺水     D. 逆风逆水

船上的旗帜飘向  方向。原因是         

③船员途中见到许多向东航行的满载油轮,这些油轮最有可能到达的国家是     。(填下列选项字母)

A.美国    B.俄罗斯      C.日本    D.英国

④船员到B________海峡时,看到海峡中过往的船只非常繁忙,再次感受到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⑤航行途中船员最有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填下列选项字母)

A.马来群岛上热带雨林遮天蔽日      B.印度洋上浮冰漂流

C.阿拉伯半岛上森林广布      D.印度半岛上袋鼠成群

正确答案

(1)亚  欧 非  b  a (5分)

(2)白色  伊斯兰  C  (3分)

(3)苏伊士 地中海  (2分)  

(4)①上午11时 ②印度  A 东北 夏季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流 

③C ④马六甲 ⑤ A (9分)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图示叙利亚位于西亚,结合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特征:“五海三洲之地”,叙利亚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而其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较长,故冬季的雨季较长,而其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较短,故雨季较短。(2)叙利亚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主要为白色人种,大部分信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3)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图中①是苏伊士运河,是亚非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4)①伊拉克当地时间2011年5月28日凌晨5时(东二区),我国使用东八区的区时,较东二区区时早6个小时,故我国的时间为28日11时。②直接根据图示,A表示印度洋,由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受南亚西南季风的影响,北印度洋的洋流自西向东流,故自西向东经过北印度洋顺风顺水。③西亚向东的油轮,主要到达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而该地区主要的石油进口国为日本。④图示B位于东南亚,为著名的马六甲海峡;⑤马来群岛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故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带,A正确;途径的北印度洋海区,纬度低,温度高,B错误;阿拉伯半岛主要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沙漠广布,C错误;袋鼠为澳大利亚大陆的特有动物,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世界重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②掌握南亚季风与北印度洋洋流的关系;③掌握区时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1984年首次组织南极科考以来,已经相继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62°12'S,58°57'W)、中山站(69°22′S,76°22′E)和昆仑站(80°25′S,77°06′E)等3个科学考察站,成功组织了29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许多高水平考察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南极、探索极地奥秘做出了重要贡献。据央广网北京2013年12月25日消息,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的两支内陆考察队——泰山站队和格罗夫山队完成了物资集结正式出征。按照计划,泰山站队将在距中山站522公里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开始建设中国第4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

材料二:南极地区示意图。

(1)我国已经建成的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一年中极昼天数最多的是          站,其极昼天数大约为         天(不考虑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4分)

(2)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直线距离大约为           千米;若科考队员选择最短路径,由昆仑站出发到达长城站,其前进方向为                      。(4分)

(3)与南极大陆相比,北冰洋的气温较高,请简述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10分)

(4)南极科考站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圆柱形钢架结构把主体建筑架空,试分析这样做的地理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昆仑(2分)    112(108—112之间酌情给分)(2分)

(2)1221(1221—1227之间酌情给分)(2分)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2分)

(3)北冰洋是海洋,热容量比南极大陆大;(2分)南极大陆海拔高,气温低;(2分)北冰洋中有北大西洋暖流汇入,南极大陆周围被强大的寒流——西风漂流环绕;(2分)南极大陆冰雪覆盖,反射率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强);(2分)南半球西风带形成的“风壁”及西风漂流阻挡了南极大陆与低纬度地区之间的热量交换。(2分)

(4)减小风的阻力,防止在迎风的一面出现吹雪堆积或冰雪掩埋建筑物;(2分) 避免与地面冰雪直接接触,有利于保持室内温暖,节约能源。(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课本知识,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的天数越多,所以是昆仑。不考虑公转速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每个月大约行动8°的范围,约每4天移动1°的范围,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变化速度与此相同。从80°25′S 移动到南极圈,再移动回80°25′S ,移动范围约28°,所以约用时112天。(108—112之间酌情给分)

(2)根据材料,中山站与昆仑站的经度相近,可以忽略经度差,两地的纬度差约为11°,可以计算出直线距离约为1221千米。由昆仑站出发到达长城站,最短距离是两地间的大圆的劣弧,两地都在南半球,长城站在昆仑站西面,所以其前进方向为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3)北冰洋气温比南极较高,从海陆性质看,北冰洋是海洋,热容量比南极大陆大。从地势看,南极大陆海拔高,所以气温较低。从洋流影响看,北冰洋中有北大西洋暖流汇入,南极大陆周围被强大的寒流——西风漂流环绕。从下垫面性质看,南极大陆冰雪覆盖,反射率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强。从大气环流角度看,南半球西风带形成的“风壁”及西风漂流阻挡了南极大陆与低纬度地区之间的热量交换。所以北冰洋气温较高。

(4)建成圆柱形,能减小风的阻力,防止在迎风的一面出现吹雪堆积或冰雪掩埋建筑物。主体建筑架空,避免与地面冰雪直接接触,有利于保持室内温暖,节约能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1)在下面表格中比较两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水量的异同点,并做出合理解释。(5分)

(2)说明甲乙两河的航运效益差异,并简述差异产生的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5分)

(2)(5分)甲河航运效益优于乙河(1分)

原因:自然:甲河径流比较稳定,水量丰富,通航里程长。(1分)

人文:甲河流域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经济发达(1分)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1)图示甲河流为莱茵河,结合图示地势的分布,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且由于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故河流流量终年较稳定。而乙河流为淮河,结合图示等高线的分布,判断河流自西向东流,且由于受季风影响,故降水的变率大,故夏秋季节河流流量大,而冬春季节流量小。

(2)航运价值主要从河流的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河流落差、流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非洲降水量分布图,回答:(7分)

(1)非洲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是:①________湾沿岸 ②________盆地 ③________岛东部上述三地区都是________气候类型;

(2)非洲降水量较少的地区是:④________,该地区是________气候类型;

(3)非洲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    )

正确答案

(1)几内亚湾 刚果 马达加斯加 热带雨林

(2)撒哈拉沙漠   热带沙漠气候

(3)C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出,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是非洲降水量较多的地区。

(2)非洲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是非洲降水量较少的地区。

(3)非洲绝大部分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少部分属于亚热带,气候普遍暖热,因而有“热带大陆”之称,故答案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沿海。人口有959万(2010年)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4分)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区域图和雅加达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基本情况

(1)指出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描述雅加达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成因(10分)

(3)材料一右图中,①处气温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二,印尼人口密度最大的岛屿是              ,政府曾鼓励人口从该岛迁向其它岛屿,但效果一直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5)爪哇岛是印尼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近年来该岛城市化发展迅速,粮食产量下降。试解释这一现象。(8分)

正确答案

(1)亚洲东南部;位于低纬或热带(赤道穿过);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6分)

(2)年降水量大;(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 夏季(11月—次年2月)降水多;受赤道低压控制;冬季(6月—10月)降水少;受东南信风影响,且位于背风坡。(10分)

(3)此时降水多(多降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4分)

(4)爪哇岛  交通不便;经济落后。(6分)

(5)水稻种植业,城市用地增加,耕地减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缩小;环境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城市用水增加,农业用水短缺。(8分)

试题分析:

(1)读材料一图,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有赤道穿过,位于低纬或热带。

(2)读材料一图,可以看到雅加达年降水量大,但是降水的季节变化较。 雅加达位于南半球,11月—次年2月是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多。6月—10月是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且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3)读材料一右图可知,①处此时降水多,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较低。

(4)读材料二图可以看到,爪哇岛占全国人口比重大,但是占全国面积较小,所以人口密度最大。  

读材料二右图可以看到,爪哇岛占全国GDP比重高,经济水平较高。公路、铁路占全国比重大,交通条件较好。而其它岛屿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5)该岛位于热带,降水量大,人口密度较大,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用地增加,耕地减少,导致粮食产量降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缩小。环境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城市用水增加,农业用水相对短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 读瑞士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瑞士地形图

材料二: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是连接东、西欧和南、北欧“十字路口”上的内陆山国。国内人口稠密,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但环境优美,风景绮丽,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瑞士拥有很悠久的中立国历史传统,自从1815年以后从未卷入过战争,政局稳定,社会祥和。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极高,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钟表业、金融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发达。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众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云集瑞士。

(1)瑞士地形以                         为主。(4分)

(2)受地形影响,瑞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分析依据是此处等高线        ,说明地势比较            ,有利于人口分布(6分)。

(3)阿尔卑斯山有众多的天然滑雪场,图中瑞士境内最适宜中小学生开展滑雪运动的滑雪场是_______,原因是                            。 (6分)

(4)依据材料,分析众多国际组织选址瑞士的原因。(6分)

(5)钟表业是瑞士人根据本国特点,扬长避短,做出的合理选择。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瑞士发展钟表业的合理性。(6分)

正确答案

(1)山地(2分)    高原(2分)   

(2)北部(2分)    稀疏(2分)  平坦(2分)   

(3)A(2分) 海拔较低 地势平缓(4分)

(4)①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②航空运输发达;③悠久中立国,政局稳定;④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5)①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②品牌知名度高,航空运输业发达,利于开拓国际市场;③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高,技术及高素质劳动力得到保障;④旅游业、金融业发达,可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和资金支持;(⑤钟表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每点2分,任意答三点,共计6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较大和分布特点,可知瑞士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2)受地形影响,瑞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等高线稀疏的北部高原地区,南部山区不适宜大量人口居住。

(3)阿尔卑斯山有众多的天然滑雪场,最适宜中小学生开展滑雪运动的滑雪场是应该是较安全的,也就是说地势起伏较少,坡度较少、地势较低滑雪场,对照图中四个滑雪场可知A最符合条件。

(4)依据材料二,可知瑞士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航空运输发达;悠久中立国,政局稳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些都是国际组织选址瑞士的原因。

(5)根据题干提示“钟表业是瑞士人根据本国特点,扬长避短,做出的合理选择”,瑞士的短处就是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长处是航空运输业发达、旅游业、金融业发达、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高,可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技术和资金支持。

下一知识点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