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7.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居世界之首,大约每年占世界GDP的1/4,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美国的产业和贸易结构经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调整已实现了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美国经济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已达8万亿美元之巨。美国在世界经济中起着商品吸收器,金融变压器和技术增高器的作用。

资料二:美国的科研和开发费用占GDP的比例和绝对值均高于欧洲、日本;在科技人员的数量上也领先,同时还有吸引世界优秀人才的机制。到1997年为止,美国科学家约占世界获得诺贝尔奖总人数的1/3 。

资料三:从人类历史进程考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潮流不可逆转。从世界经济的角度考察,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并行发展,这是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有人估计,到2l世纪中叶,当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卞降至15%以下时,世界多极化的格局终将形成。

(1)结合阅读材料和你已有的知识评价美国的综合国力。

(2)你认为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内部的动力是什么?

(3)为什么世界多极化的格局潮流不可逆转并终将形成?

(4)你认为我国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趋势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的全球化?

正确答案

(1)美国面积居世界第四,人口居第三,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人口素质高。美国有吸引世界人才的机制,科技人才数量在世界上领先,从而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美国经济发达,GDP居世界之首,占世界的1/4,经济规模居世界之首。美国军事力量强大,战略核武器均具有高科技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特点,是世界头号军事大国。

(2)吸引人才的机制,崇尚竞争和创新的机制:多元化的基础。

(3)从世界经济角度看,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欧盟和日本已能在经济上与美国抗衡,俄、中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世界多极化的格局终将形成。

(4)我国以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多极化趋势格局中占一极,但与美、日、欧盟、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应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创设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机制和环境。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索马里半岛紧靠亚丁湾,面向印度洋,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及非洲东部到亚洲重要航线的节点。

材料二:索马里半岛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索马里半岛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试分析其成因。

(2)图示区域西侧正遭受荒漠化问题,简要分析其原因。

(3)经过索马里半岛的海域的轮船的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2)自然方面高原地形,东北信风或来自陆地的西南季风水汽稀少,主要是长期单一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导致草场退化水土流失而加重荒漠化。

(3)石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岛屿名称是       ,所属气候类型是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国家:

A            ;B            

(3)该岛的地势分布特点是               ,判断的理由是                          

(4)A、B两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B国的最主要农产品是              .

(5)该岛盛产的能源主要是         ,它主要出口到         

正确答案

(1)加里曼丹岛 热带雨林气候 

(2)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3)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由中心向四周流

(4)企业化种植园 天然橡胶

(5)石油 日本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根据图示岛屿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该岛屿属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文莱。(3)根据河流流向判断该岛屿的地势。(4)两地位于热带,盛产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故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5)印度尼西亚为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区,主要供应日本距离较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为非洲部分地区图,图中箭头表示该地区夏半年的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如果在夏半年一艘军舰从利比亚到科特迪瓦地区,沿大西洋西海岸线航行,在大西洋航行时(2分)(  )

(2) 科特迪瓦和利比亚相比,气温的年较差小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 科特迪瓦南部地区夏半年降水多于冬半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利比亚北部沿海________(冬或夏)半年降水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 两国人口增长较快,导致两国生态环境问题破坏比较严重,科特迪瓦南部生态破坏以________为主,利比亚南部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 两国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利比亚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国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除了国家安定外,还应该有哪些措施?(3分)

正确答案

(1) A(2分)

(2) 科特迪瓦(1分) 科特迪瓦纬度低,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小;昼夜长短的变化辐度小(2分)

(3) 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明显;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成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2分) 冬(1分) 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1分)

(4) 森林破坏(1分) 土地荒漠化(1分)

(5) 水源(1分) 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科技,提高单产;保护环境。(任答2点得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问西非萆原上蘩荣的贸易帝国。图l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尔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索。(9分)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量明显大于乙地.原因:甲地受来自西南气流和沿海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坡,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明显,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3)水稻种植业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水平较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为发达,地处古代贸易交通之要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因(10分)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正确答案

(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1)根据经纬网可知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纬度地区,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同时沿海秘鲁寒流的减湿作用强,因而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2)此题注意材料提示“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因而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肯定不是雨水,结合图中提供的等高线和河流信息,可以推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有地下水、冰雪融水和河水等。

(3)此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自己选择观点回答相应的理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世界三大汽车生产区域比例变化图,回答问题:

(1)简述上世纪三大汽车生产区域所占比例变化情况。

                                                                         

(2)我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争取成为下一个汽车业转移地。试分析我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三大汽车生产区均在其国内形成专业化的汽车城和在全球形成汽车生产跨国公司,其如此布局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1)美国汽车比例呈现下降趋势,欧洲和日本汽车比例呈上升趋势,60年代后基本稳定且三地区比例大致相当。

(2)有利条件是市场广阔,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有相关产业的优势(与汽车业相关的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排我国排世界第一); 不利条件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3)在国内形成汽车工业地域,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跨国公司则可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充分利用各地的原料、劳力优势并占领市场,获取更大的利润。

世界三大汽车生产区域在不断的竞争中,美国呈现出下降趋势,欧洲和日本呈上升趋势,但最后三地区所占比例大致相当。我国由于有廉价的地租、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经济持续发展而带来的巨大市场,成为汽车工业的理想转移地。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主要是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获取更大利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中海地区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6分)

(1)图中数字代表的海域、运河、河流名称:

①_______ 海; ②________ 海; ③_______ 河; ④_________ 洋;

⑤__________ 海峡; ⑥____________ 海峡;⑦_________ 运河。

(2)图中字母代表的半岛名称:

A________岛; B_________岛; C__________半岛; D_________半岛。

(3)图中区域内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冬季盛行_______风;河流进入_______期。此时,杭州盛行_______风;北印度洋洋流呈_______流向。

正确答案

(1)① 红海 ② 黑海 ③ 尼罗河 ④ 大西洋 ⑤ 直布罗陀海峡

⑥ 土耳其海峡  ⑦ 苏伊士运河

(2)A亚平宁半岛    B 巴尔干半岛    C 伊比利亚半岛

D 西奈半岛

(3)地中海气候  西风   汛期。  偏北风   逆时针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查地图了解本区重要的地理事物。

(2)A为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B为希腊所在的巴尔干半岛;C为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D为埃及的西奈半岛;

(3)图中地中海沿岸的主要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故河流进入洪水期。此时杭州冬季盛行西北风;北印度洋在南亚东北风的影响下,呈自东向西逆时针流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于伏尔加河,概述鄂毕河的河流特征。(10分)

伏尔加河——顿河流域是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

(2)分析该区域成为俄罗斯主要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8分)

2010年9月,全长1000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工程全线竣工,12月19日正式进油投产,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进入新阶段。

(3)在中国、俄罗斯两国中,任选其一,说明上述合作对该国的积极影响。(8分)

(4)简述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急剧减少的原因。(4分)

(5)概括俄罗斯矿产资源优势,并指出在开发利用中易出现的问题。(6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世界两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区域与乙图所示区域 (南部) 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何差异? 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10分)

(2)乙图中B半岛东北部的著名纺织工业中心是          ,其工业原料是         ;该半岛西北部的著名纺织工业中心是         ,其工业原料是         。分析两城市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12分)

(3)图中①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②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并分析乙图中B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8 分)

(4)甲图中A地所在国经济发达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 (6分)

正确答案

(1)差异:甲图所示区域降水自东向西减少,乙图所示区域降水自西向东减少。(4分) 

原因:甲图所示区域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且受暖流影响,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

(4分)乙图所示区域西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海岸。(2分) 

(2)加尔各答(1分) 黄麻(1分) 孟买(1分) 棉花(1分) 两城市接近原料产地(B半岛东北部是黄麻产区,西北部是棉花产区);(2分)城市规模大,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任答两点得4分)都是著名港口,对外交通便利。(2分) 

(3)混合农业(2分) 水稻种植业(2分)  印度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口压力过大;水旱灾害频繁;生态破坏严重(任答两点得4分) 

(4)交通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草场资源丰富。(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l6为“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两海域具有世界意义的海洋资源是__________ 。(1分)

(2)影响两海域开发利用该海洋资源的自然灾害主要有______ 、 _______ 。(2分)

(3)两海域在开发利用该海洋资源的过程中,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其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3分)

(4)上述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有 _________ 、_______ ,防治的对策有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4分)

正确答案

(1)石油(1分)

(2)飓风(热带气旋) 风暴潮 地震(任答2点得2分)

(3)石油污染(1分) 海上石油开采与运输中的石油泄漏(2分)

(4)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2分)

加强监测;科学清除(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日本图,回答问题。

(1)日本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⑤、⑥分别是   和___________。日本对外贸易发达的原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      等。

(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工业集中布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日本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④岛北部和②岛南部工业类型及特点的差异。

正确答案

(1)神户 横滨 经济发达 自然资源短缺 国内市场狭小

(2)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有利条件:①便于进口原料、燃料;②沿岸港阔水深,适于建港;③可填海造陆;④人口集中,近消费地。

(3)地震和火山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4)从工业区类型、主要工业部门、生产规模等方面比较(即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比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9.(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石油与石化生产商OAORosneft公司目前正与中国国有的中石化集团合作,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兴建一座年产能500万吨的石化厂。新厂预计将在2014年完成两期建设,届时每年将可加工2000万吨原油。据称,中石化在10月派出管理团队赴新厂即将落户的Primorye进行考察。此项计划将使中俄两国共同受益。

材料二 俄罗斯地理简图

材料三 下表为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

   (1)根据材料一俄罗斯矿产资源状况,分析中俄两国最适宜在______________领域加强经贸合作,试分析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二从人口、资源、经济的角度,分析俄罗斯在经济发展中将进行“东部大开发”的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石油(油气、能源)(4分)  对中国而言:有利于缓解石油紧张局面;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进口运费低、安全性好。(4分)对俄罗斯而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扩大石油出口渠道;降低东部地区石油出口成本。(4分)

(2)①人口、科技力量和经济重心相对集中在西部地区,而重要资源和大部分国地面积分布在人口相对较少、经济较落后的东部地区。经济和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极不吻合,制约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②俄罗斯的东部大开发可以把落后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③东部大开发可以为西部地区提供大量的资源,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④东部大开发可以缩小东西部经济水平差距,促进全国经济发展。⑤东部大开发可以加强俄罗斯与东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巩固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答出其中任四点即得8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甲、乙两地相距约为       千米。甲乙两地植被类型相同,但该植被在图示地区分布

面积都较小,其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6分)

(2)据图简述M、N附近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相同点。(6分)

(3)例举图1所示地区陆地上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8分)

(4)图2所示地区大陆西岸的著名山脉是                   。推断该山脉西坡雪线

在图示地区由北向南的变化趋势,并阐述其成因。(8分)

(5)图2中丙海峡洋流的流向是                          ,请描述该洋流流速

随季节的变化特点并解释其成因。(8分)

正确答案

(1)8400—8700km(2分),甲地是海陆分布(2分),乙地是地形起伏(安第斯山的阻挡)(2分)

(2)都有寒流(上升流或补偿流)经过(2分)渔业资源丰富(2分)多海雾(2分)。

(3)气候资源:以热带气候为主,光热资源丰富;(2分)

矿产资源:金刚石、铜矿、金矿等矿产丰富;(2分)

旅游资源:乞力马扎罗山、维多利亚瀑布、大津巴布韦遗址等独特的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分)

生物资源:有世界上最广的热带草原分布,

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等。(两点任答一点给2分)

(4)安第斯山(2分);该山脉西坡雪线高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2分)。

由北向南纬度升高,气温降低(2分),由北向南降水增多。(2分)

(5)自西南向东北(或自西向东)(2分);夏季(1月)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小(2分),西风强度弱,流速减慢(2分);冬季(7月)情况相反,流速快。(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组图中,甲图是“欧洲局部区域分布图”,乙图是 “乌拉尔工业区(P)图”。读图和材料一,分析完成(1)~(3)问(20分)。

材料:20世纪30~40年代前,俄罗斯的经济活动重心在西部地区(欧洲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设,乌拉尔工业区形成;二战后,随着东部地带(亚洲部分)的开发,乌拉尔逐渐壮大成俄罗斯第三大工业区。

(1)读材料一和甲、乙两图,说出与德国传统工业区N相比,P工业区发展的不同条件(8分)。(2)读甲图,说明M海港交通位置的重要性(6分)。

(3)读甲图, 写出N所在国以西丰富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名称,并简要分析该种能源丰富的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8分)

资源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多,铁矿、有色金属矿、石油资源丰富;

交通条件:铁路交通便利

政治条件:国防安全需要

市场条件:近东部地带(亚洲部分)开发区,便于从该工业区运输机械等,国内市场需求大

水资源条件:水资源较缺乏;                   

(2)(6分) 扼北海航海线要冲(2分),欧亚大陆端点(2分),处航运繁忙的莱茵河入海口(2分)。

(3)(6分) 风能资源(2分);因为地处沿海平原,地势平,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西风进入(2分),摩擦力小,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2分)

下一知识点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