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请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面的材料,参照第一框图中甲、乙两同学提出的关于资源利用的倡议口号,依据后三个框图

    提示的主题,自己编撰一句倡议口号(不超过20个字)。

正确答案

(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2)消费:绿色消费,选购环保产品;废品:分类回收利用,保护环境;动物:珍爱生灵,万物共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都江堰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在江上,是历史上________(时代)时期________(人名)修建的。岷江在今四

         川省________ 一带进入________平原,历史上常发生水旱灾害。

(2)都江堰工程地理位置选择适宜,规划完美,布局合理。它通过都江鱼嘴________水,宝瓶口______

         ______水,飞沙堰和人字堤溢洪,这样既可________又可________,作用巨大。

(3)都江堰工程就是一个____________自然规律,并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例子。

(4)这项工程的建设符合我国下述人地关系思想中的(双选)

                                                                                                                                                             [     ]

          A、“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正确答案

(1)岷;战国;李冰;灌县;成都

(2)分;引;防洪;灌溉

(3)顺应;自然资源

(4)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2010年的"两会",备受关注的"一号提案"聚焦在了"低碳"。在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处也提到了"低碳"。这预示着20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低碳"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引擎,也将是引领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重构的新风向标。

(1)据材料,我国政府大力号召和致力于推动"低碳经济",简要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为推动"低碳经济"作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有利于节约资源;②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④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答出3点即可)

(2)节约用电、用水;以步代车;自备购物袋购物;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等。(任答两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

材料二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 

(1)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限排义务。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2)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适当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二:漫画“断指”。

(1)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和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

(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修复“断指”,必须采取多重措施,我国为此也做出了重大决策。试说明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正确答案

(1)经济;社会;生态

(2)坐公交车;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用电。

(3)不同意。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4)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北京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此次峰会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旨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较大。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谈判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部分行业损失较大,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

    A、保险业——自然灾害增多,赔偿增多

    B、旅游业——全球变暖,出游人数减少

    C、林业——全球气温的升高和干旱问题增加了引发野火的机会

    D、渔业——二氧化碳多,海洋酸化,影响鱼类生长

材料二:

    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的日渐消耗……引起了人们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深刻思者。近日德国多家媒体披露了一项宏大的能源项目,德国多家大型金融和能源企业将联手南下,到北部非洲建立一个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以向欧洲提供电能。

(3)据材料分析在此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4)丙地有效风能密度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调查,

    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2)B

(3)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晴天多;近邻欧洲,市场需

    求量大。

(4)丙地处于盆地,周围山地阻挡,减弱了风速;甲地能源需求量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为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1)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的理念相符的有

                                                                                                                                                       [     ]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首位 

          B、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北京市90%的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将使用清洁燃料

(2)推动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低碳经济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

(2)提高能源利用率;适度消费、节约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3)减少能源开采和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趋势;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保

         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产品”的概念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阅读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代码①—⑤填到A—E处,⑥—⑨填到F-I处。

         ①使用/复用②原材料采集和处理③运输销售④废弃/再循环

         ⑤产品的加工制作⑥商品⑦原材料⑧产品⑨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环节中,最易对产品造成污染的是

                                                                                                                                                       [     ]

         A、使用

         B、加工制作

         C、运输

         D、原材料的采集

(3)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相悖的是

                                                                                                                                                       [     ] 

        A、使用无汞电池

        B、产品多层包装

        C、废品回收利用

        D、完善质检体系

(4)为减轻和避免过多消耗能源带来的大气污染,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可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②;B—④;C—⑤;D—①;E—③;F—⑦;G—⑨;H—⑧;I—⑥

(2)B

(3)B

(4)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加强国际

        合作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表示20世纪末以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发展的趋势是:

         ①人口曲线呈_______________状态。

         ②资源曲线呈_______________状态。

         ③环境污染曲线呈_______________状态。

         ④三条曲线的发展趋势,说明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我们必须走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正确答案

(1)上升;下降;上升;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环境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

        循环的危险

(2)可持续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D表示________系统。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________持续发展是基础,________持续发展是条件;________持续发展是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_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正确答案

(1)经济;社会;生态

(2)生态;经济;社会

(3)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圈层Ι代表_____          _;

圈层Ⅱ代表_____           

(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______和_____   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__     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开采煤炭、使用石油可用图中的箭头        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      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       表示。

正确答案

(1)人类社会(1分); 环境(1分)。

(2)物质(1分); 能量(1分); 废弃物(1分)。

(3)A (1分); D(1分); C(1分)。

本题考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

(2)人类每时每刻都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3)人类开采煤炭和石油,指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源;酸雨是指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植树种草是指人类影响环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圈层Ⅰ代表________________;圈层Ⅱ代表_______________。

(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和_________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_______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C表示_________ 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____________作用。

(4)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______________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___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_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_______箭头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_____表示。

正确答案

(1)人类社会  环境

(2)物质 能量 废弃物

(3)人类 反馈

(4)索取资源 再生  排放废弃物

(5)A    B    D     C 

本题考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

(3)图示显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把它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4)如果人类生产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则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环境造福于人类,形成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则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产生种种环境问题。

(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是属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属于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酸雨属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植树种草属于人类作用于环境。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全球《21世纪议程》涉及人类_____________的所有领域,提供了21世纪如何使全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其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第四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社会群体的作用;实施手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3分)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3分)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3分)

正确答案

(1)人口增长、资源减少、环境恶化。

(2)人口曲线;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致环境恶化。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参加国际协作。

本题考查人地关系。

(1)直接读图即可,注意“当前”;

(2)人口问题是引起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3)结合图示,并借鉴课本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控制人口;实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请完成上面的“可持续发展示意图”。

(2)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_持续发展、________持续发展和________持续发展。

(3)孤立追求经济发展,必然导致________,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势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潜伏着________和________。

(4)可持续发展以________为基础,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家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

(5)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写出下列做法符合的原则。

①保持生物多样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生态 经济 社会

(3)经济崩溃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高速发展 环境破坏 生态危机

(4)生态持续发展 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性

(5)公平性 共同性 持续性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