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共1581题
促进经济的增长就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
正确答案
×
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
(1)据图分析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2)试从科技、产业、生态、效益等方面,简述“库布齐模式”的特点。(8分)
(3)亿利集团生产过程中积极利用当地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绿色能源。(4分)
(4)如果你是亿利集团董事长,欲将“库布齐模式”推广到海外,选择你要去的地方,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8分)
正确答案
(1)深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干旱地区,沙源丰富:植被稀少。
(2)科技引领,刨新生态治理方法,刨新产业发展;第一、二产业相结合,建立企业的原料基地;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发展,两者有机结合;产业链长,附加值高,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3)太阳能 风能
(4)非洲、大洋洲、中亚等干旱地区。这些区域沙漠广大,有相似的环境条件;经济落后,尚未开发;缺乏资金和技术;环境治理需要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参与。
(1)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形成沙漠。
(2)该模式第一、二产业相结合,产业链延长,立足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因而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
(3)当地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4)该模式是在干旱的荒漠区域进行发展的模式,因而主要投资到一些经济落后尚未开发的干旱区域。
我国对于东中西部实施的“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政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正确答案
正确
试题分析:我国对于东中西部实施的“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政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公平性观念。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核心。
正确答案
A或正确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_______原则、持续性原则、________原则。
正确答案
公平性;共同性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
正确答案
×
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 __ ___原则。(1分)
(2)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4分)
(3)请结合上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合作的途径有哪些?(3分)
(4)2009年11月26日,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承诺到2030年实现单位GDP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50%的目标,你认为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该承诺。(3分)
正确答案
略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2:漫画“断指”还是“成功”。
(1)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_持续发展、________持续发展和________持续发展。(3分)
(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6分)
(3)对于材料2漫画“断指”还是“成功”,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仍然可以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3分)
正确答案
(1)经济 社会 生态(3分)
(2)坐公交车;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用电。(6分)
(3)不同意。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3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知,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2)日常生活中,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包括坐公交车;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用电等。
(3)图中五个手指之间应是公平的,断其三指,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三指不能在继续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所以不同意。
下面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图,读图回答(1)~(5)题。(10分)
(1)图中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
(2)可持续发展中, 发展只是条件, 发展才是目的,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 。
(3)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 生产和
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4)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改善人类生活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5)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注意保护好环境,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 资源。
正确答案
(1)社会 经济 生态
(2)经济 社会 基础
(3)清洁生产 适度消费
(4)质量
(5)自然
试题分析:
第(1)题,可持续发展包括三大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根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A表示社会系统;B表示经济系统;C为生态系统。
第(2)题,在可持续发展三大系统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只有生态稳定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经济、社会系统提供资源,容纳废弃物;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途径,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保护环境和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第(3)题,本题考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第(4)题,本题考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第(5)题,本题考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注意保护好环境,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注意:能提供环境资源的是生态系统C;经济系统能为社会系统提供物质产品和资源等,故判断B为经济系统,A为社会系统。另外学生还需掌握掌握可持续发展三大子系统之间的相关联系和不同的作用,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途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持续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的“代际公平”是一回事
正确答案
B
试题分析:持续性原则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资源分配在时间上的公平性即为“代际公平”,因此持续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的“代际公平”并不是一回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原则的含义及其具体做法。
建设美丽中国令人憧憬和向往,也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生态工业是指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变工业废弃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下图为我国某钢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优化设计示意图。
读图,说明该工业园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8分)
正确答案
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工业三废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每点2分,答对其中4点即可得8分)
试题分析:该工业源生态工业发展过程中,热力厂输出电力,废热供暖,说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污水处理厂提供循环水,说明减少了工业三废的排放。而相比原来,新增的产业链则提高了经济效益。综合来看,带动更多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基础设施建设。
阅读PPE怪圈”的有关材料,结合右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0分)
“PPE怪圈”(贫困—人口—环境”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常被用作解释贫困地区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1)从①④线索入手,简述“PPE怪圈”的基本成因。
(2)从③⑤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3)试分析如何走出“PPE怪圈”的国家战略。
正确答案
(1)随着人口增加,在人类现有的开发能力下,能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便导致生活贫困和环境问题; (2)贫困导致人们眼前的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
护需要导致环境恶化,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加剧贫困;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
素质;实施环境工程和颁布环境保护法规;合理规划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向;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坡、迎风坡位置,水热条件充足。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贫困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解题时要分析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发生的关系:因为生活贫困,生产技术就低下,就需要增加劳动力数量;而人口增长又会加大环境的压力,导致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又会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生存条件恶劣,生产收成减少,生活更加贫困。
读“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进入该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正确答案
(1)饲料加工厂 食品加工厂 初级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沼气池
(2)粮食、果品、蔬菜等 太阳能
(3)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
(4)发展“生态农业”,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可以避免“石油农业”带来的一些弊病,维持自然界良好的生态平衡
从原料箭头指向A,加工饲料运出去,可判断A为饲料加工厂;从加工食品从B运出去,可判断B为食品加工厂;从太阳能箭头指向C,可判断C为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从饲料及农副产品箭头指向D,可判断D为初级消费者(家禽、家畜);从秸秆箭头指向E,沼气箭头从E指向农户,可判断E为沼气池。
读“持续发展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小题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的实施是根据我国的国情注重这样的几个战略: (4分)
A , B , C , D
小题2: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持续发展,条件是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是目的。 (3分)
小题3: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四个原则。下列做法符合的原则分别是什么?(4分)
① 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 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
③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④ 发达国家应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正确答案
小题1:人口战略 环境战略 资源战略 稳定战略
小题2:生态 社会 经济
小题3: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
试题分析:
小题1:可持续发展是针对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故结合我国国情,应注重我国的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和稳定战略。
小题2:可持续发展包括三大系统(如图),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小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保护生物多样性反映了物种之间的公平性原则;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反映了全球共同治理环境问题;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反映了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体现了持续性原则;发达国家应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由于目前两类国家的经济、技术方面的差异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故形成了两类国家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属于阶段性原则。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能通过实例真正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原则的意义。
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的是1992年的《21世纪议程》。
正确答案
对
本题考查了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21世纪议程》是1992年白皙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是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框架。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