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②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③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    

④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全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存在平衡2NO2(g)⇌N2O4(g),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浓度增大,平衡体系颜色变深,该反应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反应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又降低,颜色又变浅,由于移动的密度目的是减弱变化,而不是消除,故颜色仍不原来的颜色深,所以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正确;

②Fe(SCN)3溶液中存在平衡:Fe(SCN)3⇌Fe3++3SCN-,加入固体KSCN后,硫氰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硫氰化铁浓度增大,溶液的颜色变深,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正确;

③存在Cl2+H2O⇌HCl+HClO,生成的次氯酸见光分解,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故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正确;

④存在平衡2SO2+O2(g)⇌2SO3(g),加入过量的空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黄冈期末)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SO2氧化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2SO3(g)

B50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

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I2(g)⇌2HI(g)

D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H++Cl-+HClO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加快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平衡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

B.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但50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错误;

C.H2+I2⇌2HI的平衡中,增大压强,浓度增加,颜色加深,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

D.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溶解度,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抚州校级期中)下列事实或现象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夏天冰镇啤酒倒入杯中,泛起大量泡沫

B氯水保存要在低温暗处

C工业上制氨要用高温,催化剂

D为提高SO2转化成SO3的量,常通入过量氧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存在平衡H2CO3⇌H2O+CO2,打开瓶盖时,压强减小,平衡向右移动,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减小,逸出二氧化碳,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A错误;

B、氯水保存要在低温暗处,防止次氯酸见光分解,防止氯气和水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B错误;

C、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高温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不利于提高产物氨气的产率,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正确;

D、增大反应物氧气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娄底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Mg(OH)2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浓NH4Cl溶液中

B水垢中含有的CaSO4,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再用酸除去

C洗涤BaSO4沉淀时,用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比用蒸馏水洗涤损失少

D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常加入少量的H2O2,使Fe2+氧化为Fe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氢氧化镁存在溶解平衡,加入氯化铵后铵根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促进了氢氧化镁的溶解,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错误;

B.硫酸钙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且硫酸钙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钙,加入碳酸钠溶液后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更难溶的碳酸钙,最终将硫酸钙转化成碳酸钙,可用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错误;

C.硫酸钡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硫酸根离子抑制了硫酸钡的溶解,所以用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比用蒸馏水洗涤损失少,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错误;

D.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常加入少量的H2O2,使Fe2+氧化为Fe3+,利用的是双氧水的氧化性,与平衡移动原理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水蒸气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对该反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达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小

B此间CO2和H2的浓度总是相等

C未达平衡前正反应速率总是大于逆反应速率

D若在CO中引入18O,则达平衡时,18O只可能存在于CO和CO2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减小,直至达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反应由CO(g)和H2O(g)开始到达平衡,CO2和H2物质的量按照1:1生成,所以,此间CO2和H2的浓度总是相等,故B正确;

C:反应由正反应开始,未达平衡前,反应向正反应进行,V>V,到达平衡时V=V,故C正确;

D:CO、H2O、CO2中都可能含有18O,故D错误.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