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春•福州校级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氯水中有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CO(g)+NO2(g)⇌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氯水中有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AgCl沉淀,氯离子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

C.合成氨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存在2SO2+O22SO3,使用过量的氧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以下描述的事实:

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在可逆反应中,使用催化剂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K(g)+NaCl(l);

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氮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其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氯化铁溶液中存在平衡FeCl3+3H2O⇌3HCl+Fe(OH)3,为吸热过程,加热HCl挥发,平衡向正反应进行彻底,故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

②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电化腐蚀原理,不是可逆反应,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

③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Cl2+H2O⇌ClO-+2H++Cl-,由于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相当于氯气溶于水的反应中增加了大量的生成物氯离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溶解量减小,所以可以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

④在可逆反应中,使用催化剂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不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不选;

⑤K为气体,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

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加压应正向移动,颜色变浅,而颜色加深可知浓度增大,是不能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c(H+)逐渐增大

B对CO(g)+NO2(g)⇌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升高温度能够促进水的电离

D在含有Fe(SCN)3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Cl2+H2O=HCl+HClO,2HClO=2HCl+O2↑,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溶液中c(H+)增大,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

B、反应CO(g)+NO2(g)⇌CO2(g)+NO(g),化学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所以压强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和平衡无关,故B符合;

C、水的电离是吸热的过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进行,和平衡有关,故C不符合;

D、Fe3++2SCN-⇌[Fe(SCN)]2+,向溶液中加入Fe粉,发生反应Fe+2Fe3+=3Fe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可以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青海校级期末)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D合成氨工业采用高压条件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由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常温时打开汽水瓶时,瓶内的压强减小,因此瓶内的二氧化碳会从瓶中溢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由H2、I2(g)、HI气体组成的平衡,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减压后平衡不动,体积增大颜色变浅,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

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利用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使平衡逆向进行,Cl2+H2O⇌H++Cl-+HClO,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合成氨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合成氨工厂学采用增大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合成氨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进行

B用难溶FeS固体除去工业废水中的Pb2+

C打开碳酸饮料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合成氨放热为放热反应,温度高,平衡逆向移动,不利用合成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A;

B、用难溶FeS固体除去工业废水中的Pb2+,生成溶度积更小的硫铅,平衡向FeS溶解的方向移动,故B不选;

C、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氯气和水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氯离子,食盐水中有大量氯离子,可抑制氯气与水反应,故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故D不选;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