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
- 共251题
(2015春•昆明校级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和水反应存在Cl2+H2O⇌HCl+HClO,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抑制氯气溶解,所以可以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可以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增大氧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所以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不选;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选;
D、BaSO4(s)⇌Ba2++SO42-,用水洗涤使BaSO4的溶解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造成BaSO4的损失;而用H2SO4洗涤,H2SO=2H++SO42-,SO42-的存在抑制了BaSO4的溶解,故BaSO4损失量少,所以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C.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O42-Cr2O72-
Cr3+
Cr(OH)3↓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pH=2,该溶液显______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Cr2O72-)=v(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
方法2:电解法,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_____.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______,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c(H+)增大,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右移,溶液呈橙色;
(2)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即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
(3)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还原1molCr2O72-离子得到Cr3+,得电子:2×(6-3)=6mol,需要Fe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6÷(3-2)=6;
(4)当c(Cr3+)=10-5mol/L时,溶液的c(OH-)=mol/L,c(H+)═
,pH=5,即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5;
(5)在电解法除铬中,铁作阳极,阳极反应为Fe-2e-═Fe2+,以提供还原剂Fe2+;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水电离产生的H+放电生成H2的同时,大量产生了OH-,所以溶液中的Fe3+也将转化为Fe(OH)3沉淀.
故答案为:(1)橙;(2)c;(3)6;(4)5;(5)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6)2H++2e-═H2↑;Fe(OH)3.
解析
解:(1)c(H+)增大,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右移,溶液呈橙色;
(2)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即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
(3)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还原1molCr2O72-离子得到Cr3+,得电子:2×(6-3)=6mol,需要Fe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6÷(3-2)=6;
(4)当c(Cr3+)=10-5mol/L时,溶液的c(OH-)=mol/L,c(H+)═
,pH=5,即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5;
(5)在电解法除铬中,铁作阳极,阳极反应为Fe-2e-═Fe2+,以提供还原剂Fe2+;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水电离产生的H+放电生成H2的同时,大量产生了OH-,所以溶液中的Fe3+也将转化为Fe(OH)3沉淀.
故答案为:(1)橙;(2)c;(3)6;(4)5;(5)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6)2H++2e-═H2↑;Fe(OH)3.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热会促进MgCl2的水解,蒸干产物不是氯化镁,是氢氧化镁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镁,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由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常温时打开汽水瓶时,瓶内的压强减小,因此瓶内的二氧化碳会从瓶中溢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D、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中,前后气体系数和是相等的,压强对平衡无影响,压缩气体,碘单质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D正确;故选D.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存在平衡2SO2+O2(g)⇌2SO3(g),加入过量的空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A错误;
B、存在平衡N2(g)+3H2(g)⇌2NH3(g),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氨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B错误;
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C错误;
D、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加压缩小体积时容器中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而使气体颜色加深,而不是四氧化二氮转化为二氧化氮而使气体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有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高压(20MPa~50Mpa)条件,有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实验室不能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应用稀盐酸,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选;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