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硫酸工业中,增大O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

B将FeS固体投入到含有Cu2+的废水中以除去Cu2+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工业合成氨的生产效率

D滴有酚酞的CH3COONa溶液,加热后颜色变深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中存在平衡2SO2+O2⇌2SO3,增大压强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有利于提高二氧化硫转化率,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选;

B.FeS中存在溶解平衡FeS(s)⇌Fe2++S2-,CuS的溶度积常数小于FeS,将FeS固体投入到含有Cu2+的废水中以除去Cu2+,能将FeS转化为CuS,从而除去铜离子,所以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不选;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移动,所以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选;

D.醋酸钠中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且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滴有酚酞的CH3COONa溶液,加热后颜色变深,所以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秋•长春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氯水中存在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次氯酸浓度减小,使得平衡向右移动,氢离子浓度变大,溶液的PH值减小,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

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符合;

C、浓氨水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的,化学平衡NH3+H2O⇌NH3•H2O⇌NH4++OH-,逆向进行,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

D、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实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新制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使用催化剂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CKMnO4溶液加水稀释后颜色变浅

DH2  I2  HI 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氯水中含HClO,在光照下分解,促进氯气与水的化学反应正向移动,促进氯气的溶解,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正确;

B、催化剂能极大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B错误;

C、KMnO4溶液加水稀释后高猛酸根离子浓度减小,导致颜色变浅,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C错误;

D、H2、I2、HI的平衡体系是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的反应,压强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加压后,体积减小,碘单质浓度增大,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

B对N2+3H2═2NH3的反应,使用铁触媒可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C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D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由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常温时打开啤酒瓶时,瓶内的压强减小,因此瓶内的二氧化碳会从瓶中溢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对N2+3H2═2NH3的反应,使用铁触媒可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

C、Na(l)+KCl(l)⇌NaCl(l)+K(g),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即减小产物的浓度,能让平衡向着正方向进行,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NaOH溶液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氯气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故D不选.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嘉兴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氯化镁晶体需在氯化氢气流的氛围中加热失水制得无水氯化镁

B夏天,打开碳酸饮料会有较多气泡溢出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氨气时,采用高温和催化剂等条件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氯化镁溶液中镁离子会发生水解反应,在盐酸环境下,可以抑制水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碳酸饮料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和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平衡,打开瓶盖,压强减小,有利于平衡向逸出二氧化碳的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溶解度,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合成氨为放热反应,加热不利用平衡正向移动,但可加快反应速率,增大催化剂活性,加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选;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