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①、②两组,在下列情况下: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①、②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则AA占,Aa占
;配子概率是A=
、a=
.
因此①组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②组让其自由传粉,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
.
故选:B.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
B、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二者揭示的都是有性生殖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B正确;
C、由于生物体内都含有多对等位基因,单独考虑一对等位基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考虑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同时起作用,C正确;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分离是考虑一个性状,而自由组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状,因此基因分离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D错误.
故选:AD.
果蝇翻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翻翅果蝇的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______(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基因的传递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翻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翻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______.
(3)研究者发现另一条2号染色体上也有一个显性基因B(星眼状),也是纯合致死基因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右图.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4)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表现型有______种,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不需要写出配子类型).
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杂合体说明基因型是Aa,含有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实质就是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在该对染色体上的控制不同的基因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A纯合致死,因此其控制的卷翅基因频率是逐渐下降的.
(3)因存在平衡致死即AA或BB纯合致死,根据他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产生的配子只有Ab和aB,而AAbb和aaBB会致死,因此后代不会有纯合子,都是杂合子AaBb.故子代基因型和亲代基因型都一样,A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4)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表现型只有1种.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不相同不遵循
(2)下降
(3)100% 不变
(4)1
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果蝇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______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受精卵通过______过程发育为幼虫.突变为果蝇的______提供原材料.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__性性状.图中 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____.
(4)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_种.③基因型为_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__.
(5)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______.
(6)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______.
(7)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______,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摩尔根应用假说演绎法,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果蝇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受精卵形成后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为个体;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腹部具有长刚毛的个体之间交配,后代出现长刚毛和短刚毛,说明长刚毛是显性性状,短刚毛是隐性性状;由分析可知,①的基因型是Aa,②的基因型是aa.
(4)分析实验2可知,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腹部长刚毛胸部无刚毛、腹部长刚毛胸部有刚毛两种;③在腹部为长刚毛性状比例中占,而长刚毛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1:2,因此③的基因型是AA;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
(5)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推测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可能是 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6)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如果转录形成的mRNA的分子量减小,可能的原因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对缺失.
(7)由于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因此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
(1)假说-演绎
(2)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进化
(3)相对 显 Aa、aa
(4)两 AA
(5)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6)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
(7)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
已知绵羊羊角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现有1头有角母羊生了1头无角小羊,则这头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有角母羊的基因型为HH,其所生的无角小羊肯定含有H基因;由表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可知,无角羊肯定含有h基因,因此这头无角小羊的基因型为Hh,性别为雌性.
故选:A.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测交是用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A错误;
B、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B正确;
C、杂种后代既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又有隐性性状的个体,这种现象叫性状分离,C错误;
D、当相对性状呈完全显隐性关系,又无致死等情况,且数量较大时,杂交后代性状比为3:1,否则,不一定符合3:1,D错误.
故选:B.
某二倍体植物具有高茎和矮茎之分,某实验小组以这种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1)实验小组对该性状的遗传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一:植物的株高由三个等位基因(A、a1和a2)控制,当a1和a2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矮茎,其他情况均为高茎,A相对于a1和a2为显性.如果该假说成立,第1组中子代性状分离比高茎:矮茎为______;则第2组中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
(2)假说二:植物的株高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高茎,A+和a都决定矮茎,三个基因的显隐关系为A+相对于A、a为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则第2组的双亲基因型分别是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说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矮茎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F2中株高和数量.
若F2中______,则支持假说一.
若F2中______,则支持假说二.
(4)该植物高茎与矮茎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如果该假说成立,则第1组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均为a1a2,则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1a1(高茎):a1a2(矮茎):a2a2(高茎)=1:2:1,因此子代性状分离比高茎:矮茎为1:1;第2组后代高茎与矮茎(a1a2)性状分离比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1和Aa2.
(2)第2组:高茎(A_)×高茎(A_)→高茎(A_):矮茎=3:1,且亲本不会出现A+,则子代中矮茎的基因型为aa,因此第2组的双亲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
(3)第2组同学将F1中的矮茎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F2中株高和数量.
若假说一成立,则F1中的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1a2,其自交所得F2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1:1.
若假说二成立,则F1中的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其自交所得F2应全为矮茎.
(4)该植物高茎与矮茎性状由复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故答案为:
(1)1:1 Aa1和Aa2
(2)Aa 和Aa
(3)高茎与矮茎之比为1:1 全为矮茎
(4)基因分离定律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学校草坪的某种雌雄同花的植物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发现该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他们查阅资料后发现,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对该对性状进一步研究,该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60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1)根据______组结果,可以判断______花为显性.
(2)试解释A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______.
(3)B组亲本的红花中,纯合与杂合的比例为______.
(4)要判断B组杂交结果中某红花植株是否为纯合体,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图表A组分析,红花×红花杂交后代出现14红花:1白花,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红色是显性,白色是隐性.
(2)A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红花亲本中并非都是杂合子.
(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7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7:1.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则RR:Rr=3:1.
(4)要判断B组杂交结果中某红花植株是否为纯合体,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该红花植株自交,看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故答案为:
(1)A 红
(2)红花亲本中并非都是杂合子
(3)3:1
(4)让该红花植株自交,看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2015秋•福安市校级月考)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已知控制食指长短的基因(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则妻子的基因型是TSTS,丈夫的基因型是TSTS或TSTL,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所以丈夫的基因型是TSTL,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的基因型及概率是TSTS或
TSTL,前者在男女性中都是短食指,后者在男性中是短食指,在女性中是长食指,所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
故选:D.
某妇科医院,张、林二家各生了一个女婴,因疏忽发生混淆,为鉴别这二个女婴各归谁家,调查了两家血型家谱如下,(图中□为男,○为女,新生女婴之血型分别为A型与O型),根据资料结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分析题图可知,张家的夫妻双方的血型是A型、B型,因此其女儿可能是A型、B型、AB型、O型;林家:太太是O型,后代有A型、B型的孩子,因此丈夫的基因型是AB型,所以新生婴儿的基因型不可能是O型;由于新生女婴之血型分别为A型与O型,因此A型血婴儿是林家的孩子,O型血的婴儿是张家的孩子.
故选:A.
(2015秋•宜春校级月考)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种群中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A错误;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B错误;
C、鉴别和保留纯种抗锈病(显性)小麦的方法有自交法和测交法,其自交法是最简易的方法,C正确;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和产生配子的种类,但不能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错误.
故选:C.
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A、a,已知该病的发病率为19%,则正常(aa)的概率为81%,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a的基因频率为90%,A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人群中AA的基因型概率为=10%×10%=1%,Aa的基因型频率=2×10%×90%=18%.所以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18%+1%)=1/19,其后代均患该病;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8%/(18%+1%)=18/19,其后代患该病的概率为18/19×1/2=9/19,所以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1/19+9/19=10/19.
故选A.
下列关于四图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曲线A可表示杂合子植物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其中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A错误;
B、土壤中的某矿质元素浓度分别为a、b、c时,在a浓度时施用该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B错误;
C、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所以曲线表示的某激素很可能是胰岛素而不是胰高血糖素,C错误;
D、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横轴为氧分压,纵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由于载体数量的限制,k值将不改变,D正确.
故选:D.
(2016•龙海市模拟)处于遗传平衡的某进行有性生殖的甲、乙两个种群(属于同一物种,且每胎只生一个幼崽)内,雌性个体中基因型为DD、Dd的均表现为长尾,而dd的表现为短尾,而雄性个体中基因型为DD的表现为长尾,Dd和dd的均表现为短尾.从乙种群中选出一只雄性长尾a和从甲种群随机选出一只雌性长尾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两个种群的种群数量不一定相同,因此两种群的d基因频率分别为40%、60%,则两种群混在一起,d基因的频率不一定为50%,A错误;
B、由分析可知,雌性长尾的基因型是DD占、Dd占
,雄性长尾的基因型是DD,二者杂交,后代Dd的概率是
,DD的概率是
,因此生雄性长尾的概率是
,B正确;
C、甲种群和乙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D错误.
故选:B.
最直接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因此,杂种F1产生两种比例为1:1的配子最能体现分离定律的实质.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