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类变异属于______,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______.
(2)乙减数分裂产生______种花粉,在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______个a基因.
(3)甲的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的自交后代中(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F1有______种矮化类型,F2植株矮化程度由高到低,数量比为______.
(4)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丙(♀)与甲(♂)杂交得F1,再以F1做______(父本,母本)与甲回交.
①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基因b、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基因b、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甲类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由于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是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重复.
(2)乙减数分裂产生含2个a基因和不含a基因的2种花粉,在分裂前期,由于染色体的复制,所以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4个a基因.
(3)甲减数分裂只产生含a基因的一种配子,所以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减数分裂产生含2个a基因和不含a基因的2种配子,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aa、aa和不含a基因的个体,所以F1有3种矮化类型.F1自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
aa和
不含a基因的个体,其中
aaaa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aa自交后代为
(
aaaa、
aa和
不含a基因的个体)和
不含a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此F2植株矮化程度由高到低,数量比为(
):
:(
)=3:2:3.
(4)由于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丙(♀)与甲(♂)杂交得F1,再以F1做父本与甲回交.
①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全为矮化,则基因b、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矮化=1:1,则基因b、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重复
(2)2 4
(3)3 3:2:3
(4)父本 ①全为矮化 ②正常:矮化=1:1
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A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若aa植株在幼苗阶段死亡则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应是多少?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纯合子AA或aa的概率均为
(1-
),由于黄色个体(aa)在幼苗阶段死亡,因此杂合子的概率=
=
.
故答案为:
某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aa基因型的个体不育不能产生子代.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至子三代时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自交一代,AA:Aa:aa=1:2:1,如果aa不育,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是Aa,
AA,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的比例是:AA=
+
×
=
,Aa=
,aa=
,其中aa不育,可育植株AA占
,Aa占
,自交后代AA=
.
故选:D.
(2015秋•桃江县校级月考)下列如图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杂合子连续自交结果中杂合子比例越来越小,最终无限接近于0;纯合子无限接近于1,A正确;
B、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能释放二氧化碳,B错误;
C、细胞每分裂一次细胞质也跟着分裂,所以分裂的次数越多,细胞的体积就越小,C正确;
D、每个细胞中的DNA数目在间期进行复制,DNA的数量在间期加倍,在末期形成2个子细胞导致DNA数量减半,D正确.
故选:B.
(2015秋•乐陵市校级期末)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是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A正确;
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等,但雌、雄配子中D:d均为1:1,B错误;
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C正确;
D、子代数目较少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所以统计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出现3:1分离比的条件,D正确.
故选:B.
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分析回答:
(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实验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判断: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紫色子叶.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
(2)实验三是AA与aa杂交,后代都是Aa,因此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0.
故答案为:
(1)紫色子叶 AA aa Aa
(2)0
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果南瓜和一株白果南瓜杂交,F1中既有黄果南瓜也有白果南瓜,F1自交产的生的F2表现型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黄果为隐性性状,所以亲本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A正确;
B、由图中③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因为白果自交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B正确;
C、F1中白果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所以F1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C错误;
D、F1中黄果与白果的比例为1:1,黄果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仍为黄果,白果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比例为3:1,则F2中黄果与白果的比例为(+
×
):(
×
)=5:3,D正确.
故选:C.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就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故选:C.
当涂一中的同学在高一时用牵牛花做杂交实验,高二时得到子代,结果如下表所示:
(1)若四个班的同学没有进行交流,且均以为花色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两班对显隐性的判断刚好相反.
四个班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一班同学所用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为①______②______ 两种情况.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和a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
能否仅根据一班Fl的数量比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______(能/不能).
(2)将一班F1中的蓝色花进行自交得一班F2,将二班F1中的红色花自交得二班F2.到了高三,统计得到一班F2中红花个体和蓝花个体各占一半,则一班同学可以据此判断自己高一时所用的两朵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并且可推测二班F2中的花色比例应为______,而这个推测数据和二班同学实验得到的真实数据吻合,表示我们的假说______ (填“一”或“二”)是对的.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色遗传方式的这种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______法.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分析可知,一班和二班的实验对显隐性的判断刚好相反.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且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要想使子一代表现为3:1,则选用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应该为A+A×A+A或A+A×A+a两种情况.前一种情况的后代为(1A+A+、2A+A):1AA=3:1,后一种情况的后代为(1A+A+、1A+a、1A+A):1Aa=3:1.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和a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则Aa1×Aa2的后代为(1AA、1Aa1、1Aa2):a1a2=3:1.因此,两种假说都有可能,所以不能仅根据一班Fl的数量比判断哪种假说正确.
(2)由于到了高三,统计得到一班F2中红花个体和蓝花个体各占一半,所以一班亲本为Aa1和Aa2,只有这样F1才会出现蓝色即a1a2,必须明白一点,a1a1和a2a2也是红色.所以a1a2×a1a2杂交之后得F2为a1a1红色,a2a2红色,a1a2和a2a1蓝色,所以是1:1.同样,将二班F1中的红色花自交得二班F2,二班F2中的花色比例应为红:蓝=1:0.因此,假说二的推测和二班同学实验得到的真实数据吻合,是正确的.这种探索牵牛花色遗传方式的这种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假说--演绎法.
故答案为:
(1)一班和二班 ①A+A×A+A ②A+A×A+a 不能
(2)Aa1和Aa2 红:蓝=1:0 二 假说--演绎
如图为某生物细胞,A和a、b和b、D和d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A正确;
B、A(a)和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B正确;
C、A和a、D和d随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
D、A和a、b和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D.
小麦有芒对无芒为显性,现有纯合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F2中有芒小麦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纯合子占总数的比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F1代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比例是=AA+aa=,与题意不符,A错误;
B、F2的有芒小麦随机交配,即AA和
Aa随机交配,
是F3亲本杂合子的比例,B错误;
C、F2的有芒小麦随机交配,即AA和
Aa随机交配产生的配子根据分离规律则是A:a=2:1则有
可以看出杂合子Aa占,C错误;
D、上个选项可知,纯合子AA+aa=+
=
,D正确.
故选;D.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I.某科学家发现,有些亚麻变种对不同亚麻锈菌有不同的专一抗性.例如,亚麻变种770B对锈菌24抗性,但对锈菌22是敏感的;另一亚麻变种Bomday对锈菌22有抗性,而对锈菌24敏感.假设亚麻变种对锈菌24及锈菌22是否有抗性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
为了判断亚麻变种对这两种锈菌的抗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内还是存在细胞核内,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P♀抗锈菌24、不抗锈菌22的亚麻×不抗锈菌24、抗锈菌22的亚麻♂
②P♂抗锈菌24、不抗锈菌22的亚麻×不抗锈菌24、抗锈菌22的亚麻♀
请预期实验的结果并得出结论:
______
Ⅱ.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具有相对形状的亲本作正反交时,Fl总是表现出母本的性状是母系遗传,也可能是母性效应.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现有纯合的右旋(基因型DD)和左旋(基因型dd)椎实螺若干,请选择一对亲本,通过两代交配,证明螺壳的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可以省略配子类型).
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I.预期实验的结果并得出结论:
(1)预期实验结果:如果①的子代为抗锈菌24、不抗锈菌22的亚麻,②的子代为不抗锈菌24、抗锈菌22的亚麻;结论:两抗菌素性基因为细胞质遗传;
(2)预期实验结果:①、②的子代抗性相同;结论:为细胞核遗传;
(3)预期实验结果:①的子代表现为抗锈菌24的亚麻,②的子代为不抗锈菌24的亚麻,并且他们在抗锈菌22的表现型上相同;结论:抗锈菌24的基因是细胞质遗传而抗锈菌22的基因是细胞核遗传;
(4)预期实验结果:①的子代为不抗锈菌22的亚麻,②的子代抗锈菌22的亚麻,并且两子代在抗锈菌24的表现型上相同;结论:抗锈菌22基因是细胞质遗传而抗锈菌24的基因是细胞核遗传.
Ⅱ.遗传图解为:
说明:F1代为左旋,F2代均为右旋,说明不是母系遗传;且F2代无论何种基因型,表现型均由F1代基因型决定,说明是母性效应.
故答案为:
I.第一、预期实验结果:如果①的子代为抗锈菌24、不抗锈菌22的亚麻,②的子代为不抗锈菌24、抗锈菌22的亚麻
结论:两抗菌素性基因为细胞质遗传
第二、预期实验结果:①、②的子代抗性相同
结论:为细胞核遗传
第三、预期实验结果:①的子代表现为抗锈菌24的亚麻,②的子代为不抗锈菌24的亚麻,并且他们在抗锈菌22的表现型上相同.
结论:抗锈菌24的基因是细胞质遗传而抗锈菌22的基因是细胞核遗传
第四、预期实验结果:①的子代为不抗锈菌22的亚麻,②的子代抗锈菌22的亚麻,并且两子代在抗锈菌24的表现型上相同
结论:抗锈菌22基因是细胞质遗传而抗锈菌24的基因是细胞核遗传
Ⅱ.遗传图解为:
说明:F1代为左旋,F2代均为右旋,说明不是母系遗传;且F2代无论何种基因型,表现型均由F1代基因型决定,说明是母性效应.
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鉴别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体,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自交)植物,因此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故选:D.
将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F1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等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F1再连续自交2次,在F3中,基因型Aa出现的概率为()3-1=
,基因型AA和aa出现的概率相对,均为
【1-(
)3-1】=
.因此,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3:2:3.
故选:A.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20%,Aa基因型的频率为80%,aa基因型(致死型)的频率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分析可知,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频率=60%×60%=36%,Aa的基因型频率=2×60%×40%=48%,aa的基因型频率=40%×40%=16%,其中aa为致死型,因此AA基因型的个体占36%÷(36%+48%)=.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