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为YyRr的玉米自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  )

A4种

B6种

C8种

D9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YyRr×YyRr所产子代的基因型数的计算.因Yy×Yy所产子代的基因型有3种(YY、Yy、yy),Rr×Rr所产子代的基因型有3种(RR、Rr、rr),所以YyRr×YyRr所产子代基因型种数为3×3=9种. 

故答: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福建期末)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个抗倒伏,但易感染锈病;另一个易倒伏,但能抗锈病.让它们进行杂交,在F2中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原因是(  )

AF1雌雄配子之间的自由组合

B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CF2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D亲本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个抗倒伏,但易感染锈病;另一个易倒伏,但能抗锈病.让它们进行杂交,F1基因型是双杂合子,由于F1产生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配子,再随机组合,产生不同基因型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就有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即在F2中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一代花色全是红花,则亲代白花的基因型是______

(2)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花色及比例为______,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表示为图第一种类型(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②如果子代植株花色出现其他分离比,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在答题纸的图示方框中补充其他两种类型.

(3)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粉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做亲本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一代花色全是红色,该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因此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2)①若在两对同源染色体,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1:2:4:2:1:2:1(白白白粉粉白红红白);粉色:红色:白色=(2+4):(1+2):(1+2+1+2+1)=6:3:7.

②如果子代植株花色出现其他分离比,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类型有:

当AB在同一染色体、ab在同一染色体的时候,令AB为G、ab为h,AaBb自交即为Gg自交,结果为 GG:Gg:gg=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1 其中白:粉=1:1;

当Ab在同一染色体,aB在同一染色体的时候,令Ab为H,aB为h,AaBb自交即为Hh自交,结果为HH:Hh:hh=AAbb:AaBb:aaBB=1:2:1 其中粉色:红色:白色=2:1:1.

(3)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b=1:2;粉花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种,都属于杂合子.

故答案为:

(1)aabb

(2)①粉色:红色:白色=6:3:7

(3)2   100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  )

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2:1

B有9种基因型

C高产抗病类型占

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有茸毛的基因型是Dd(DD幼苗期死亡),无茸毛基因型为dd,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茸毛:无茸毛=2:1,A正确;

B、由于DD幼苗期死亡,所以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6种基因型,B错误;

C、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高产抗病类型为AaDd,占=,C错误;

D、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宽叶有茸毛类型为AADd和AaDd,占+=,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B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正常情况下不能产生dd类型的配子

D若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已知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DTT和ddtt杂交,F1基因型是DdTt,DdTt自交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是DDTT,在双显性性状中比例是×=,A错误;

B、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DdTt和ddtt,也可能为Ddtt和ddTt,B错误;

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正常情况下不能产生dd类型的配子,C正确;

D、若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某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植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用图示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进行人工授粉之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该植物控制红色花色的基因分别是B、F、G,控制白色花色的基因分别是b、f、g;各显性基因的表现效果相同,且显性基因越多,红颜色越深(如深红、红、浅红…等表现型),隐性类型为白色.让如图所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花色的表现型有______种,其中白色花色的几率是______

(3)若E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则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为______

(4)该植物叶片无香味(D)对有香味(d)为显性,如图所示亲本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叶片具有香味性状.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干信息已知该植物染色体上2n=10,所以该一个染色体组含有5条染色体;在异花传粉中需要对母本在花未成熟时期进行去雄套袋处理,防止自花授粉.

(2)根据图示亲本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BFFGG和bbffgg,子一代的基因型为BbFfGg,自交后产生的子二代会出现:不含显性基因的个体,含有一个,二,三,四,五,六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共7种表现型,产生bbffgg的概率为××=

(3)根据图示亲本基因型为Ee和ee,得到的子一代为Ee和ee,分别自交后得到的子代中EE、Ee、ee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因为EE致死,所以杂合子Ee所占比例为

(4)根据图示亲本的基因型为DD和dd,杂交后得到的子一代为Dd(无香味),若“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叶片具有香味性状”说明在子一代中没有出现D基因,而且亲本中只有母亲具有该基因,所以可能的原因是母本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隐性突变或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异常产生了不含D的配子.

故答案为:

(1)5    对母本去雄   套袋

(2)7        

(3)

(4)某一雌配子形成时,D基因突变为d基因 形成的某一雌配子不含D基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皮色泽是柑橘果实外观的主要性状之一.为探明柑橘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利用果皮颜色为黄色、红色和橙色的三个品种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了调查测定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图:

(1)根据实验______可以判断出______是隐性性状.

(2)上述柑桔的果皮色泽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定律.

(3)若柑橘的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丙中亲代红色柑桔的基因型是______,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则实验丁中亲代红色柑橘的基因型是______,若单株收获其自交后代F2中红色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______的株系F3果皮均表现为红色.

(4)若亲代所用橙色柑橘的基因型相同,则实验中亲代和子代的橙色柑橘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即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同一性状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根据实验乙或丁可以判断出黄色是隐性性状.

(2)柑桔的果皮色泽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实验丙代表测交实验,如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测交后代性状之比为1:1,而根据题干信息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2:1,说明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即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为红色,没有A和B基因就为黄色,只有A或B就为橙色;丙中亲代红色柑桔的基因型是AaBb,而AaBb→9A_B_(红色):3A_bb(橙色):3aaB_(橙色):1aabb(黄色),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橙:黄=9:6:1.实验丁中亲代红色柑橘的基因型是AaBb,其自交后代F2中红色果实的种子为;F3果皮均表现为红色的是纯合体,占

(4)实验丙:AaBb×aabb中后代橙色只有aaBb;实验乙:Aabb×Aabb中后代橙色有Aabb、AAbb;如aaBb×aaBb中后代橙色有aaBB、aaBb;实验丁:Aabb×AaBb中后代橙色有Aabb、AAbb、aaBb,aaBb×AaBb中后代橙色有Aabb、aaBB、aaBb;推断,实验中亲代和子代的橙色柑橘的基因型共有3种,即aaBb、Aabb、AAbb或者aaBb、Aabb、aaBB.

故答案为:

(1)乙(丁)  黄色

(2)两   基因自由组合

(3)AaBb   红:橙:黄=9:6:1   AaBb  

(4)3   aaBb、Aabb、AAbb或aaBb、Aabb、aaB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玉米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F2自交或测交,下列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1

C测交结果中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比例为3::3:1:1

D测交结果中甜与非甜比例为1:1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杂交得到Fl为AaBb,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其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F2中黄色非甜(A_B_):红色甜(aabb)=9:l,A正确;

B、单看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它们均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因此会出现黄色:红色=3:l的比例,B正确;

C、测交结果中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比例为1::1:1:1,C错误;

D、单看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它们均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因此测交结果会出现甜:非甜=1:1,D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______

①aayy×AAYY     ②AAYy×aayy      ③AaYY×aaYy    ④AAYy×aaYy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父本、母本、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

(3)如果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和一只白色棒状尾的亲本杂交,F1表现型雄性黄色.棒状、黄色正常、白色棒状、白色正常;雌性白色棒状、白色正常.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表明亲本的雌雄).

(4)现有足够多的直毛棒状尾白色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要选育出纯合卷毛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请简要写出步骤:第一步:______;第二步:______

(5)如果该动物的某基因结构中一对脱氧核苷酸发生改变,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并未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②______

(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正确答案

①③

Yy、Yy或yy、yy

♂YyAa♀yyAa

利用亲本中多对雌雄个体相交,从Fl中选育出表现型为卷毛、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bbA_Y_;bbA_yy)和表现型为卷毛、正常尾、白色的雄性个体(♂bbaayy)

利用从Fl中选育出的多个雌雄个体相交,后代雄性个体表现型均为卷毛、棒状尾、白色 (或黄色)的雌性母本则为所需类型(bbAAYY或bbAAyy)

基因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或编码区的内含子中

突变后转录出的mRNA相应位点的密码子和原来的密码子编码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解析

解:(1)①aayy×AAYY杂交,子代AaYy,雄性表现为棒状尾黄色毛,雌性表现为棒状尾白毛,可以判断;②AAYy×aayy杂交,子代AaYy和Aayy,雄性为棒状尾黄色毛和棒状尾白毛,雌性棒状尾白毛,不可以判断;③AaYY×aaYy杂交,后代AaY_和aaY_,雄性棒状尾黄色毛和正常尾黄色毛,雌性棒状尾白色毛和正常尾白色毛,可以判断;④AAYy×aaYy杂交,子代是AaY_和Aayy,雄性表现棒状尾黄色毛和棒状尾白色毛,雌性表现为棒状尾白色毛,不可以判断.

(2)根据“生出一个白色雄性个体”可推出该个体基因型为yy,因此要求母本和父本都应有y基因.黄色个体一定为父本,且基因组成为Yy;母本的基因组成为Yy或yy;子代个体的基因型为yy.

(3)根据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和一只白色棒状尾的亲本杂交,F1表现型雄性黄色棒状、黄色正常、白色棒状、白色正常,可知:黄色:白色=1:1,棒状:正常=3:1;因此可判断亲本基因型为YyAa和yyAa.由于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YyAa和♀yyAa.

(4)要选育出纯合卷毛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

第一步:利用亲本中多对雌雄个体相交,从Fl中选育出表现型为卷毛、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bbA_Y_;bbA_yy)和表现型为卷毛、正常尾、白色的雄性个体(♂bbaayy).

第二步:利用从Fl中选育出的多个雌雄个体相交,后代雄性个体表现型均为卷毛、棒状尾、白色(或黄色),而雌性母本则为所需类型(bbAAYY或bbAAyy).

(5)基因结构中一对脱氧核苷酸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但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并未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①基因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或编码区的内含子中;②突变后转录出的mRNA相应位点的密码子和原来的密码子编码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6)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故答案为:

(1)①③

(2)Yy、Yy或yy、yy

(3)♂YyAa♀yyAa

(4)第一步:利用亲本中多对雌雄个体相交,从Fl中选育出表现型为卷毛、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bbA_Y_;bbA_yy)和表现型为卷毛、正常尾、白色的雄性个体(♂bbaayy).

第二步:利用从Fl中选育出的多个雌雄个体相交,后代雄性个体表现型均为卷毛、棒状尾、白色 (或黄色)的雌性母本则为所需类型(bbAAYY或bbAAyy).

(5)①基因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或编码区的内含子中   ②突变后转录出的mRNA相应位点的密码子和原来的密码子编码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6)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下列有关该假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B在体细胞中,基因均成对存在于染色体上

C萨顿假说的提出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A正确;

B、在体细胞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成对的存在,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成对存在,B错误;

C、萨顿假说的提出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C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图1、2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及花瓣中色素合成的控制过程.植物M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基因A、B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3,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如果基因A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变为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B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填“a”或“b”)链中.

(2)图1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若让图1中的F2蓝花植株自由授粉,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图2显示基因通过______实现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4)在F2植株传粉前,将所有紫花雌株与蓝花雄株移栽到同一地块(每一雌株可接受任何雄株的花粉),单株收获种子,每株所有的种子(假定数目相等且足够多)单独种植在一起可获得一个株系.则在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______的株系只有紫花植株;有______的株系三种花色的植株都有,且紫花:蓝花:白花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UUC

4

a

AAbb

aaBB

蓝花:白花=8:1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5:5:2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A中b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正常情况下,基因B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B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链中.

(2)亲本蓝花×白花的后代均是紫花,且F2中紫花:蓝花:白花=9:3:4,说明F1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本蓝花与白花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图A中的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bb、Aabb,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子代AAbb的概率为,Aabb的概率为,aabb的概率为×,因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白色()=8:1.

(3)图2显示基因通过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实现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4)图AF2中紫花植株有AABB、AaBB、AABb和AaBb,蓝花植株有AAbb、Aabb.每一雌株可接受任何雄株的花粉,则后代中只有AABB植株系只开紫花,AaBB和AABb植株系上不会出现白花,因此有AaBb的株系三种花色的植株都有,且紫花(+):蓝花(+):白花(++)=5:5:2.

故答案为:

(1)UUC   4    a

(2)AAbb、aaBB    蓝花:白花=8:1

(3)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4) 5:5: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某植物的果皮遗传中,已知金黄色基因(Y)对绿色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

A10:3:3

B12:3:1

C13:3

D9:3:3:1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色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正常表达.所以基因型为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白色的有1WWYY、2WwYY、2WWYy、4WwYy、1WWyy、2Wwyy;黄色的有1wwYY、2wwYy;绿色的有1wwyy.所以后代表现型种类为3种;比例是12:3:1.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燕麦中颖色有三种情况:黑色、黄色、白色.其中一对基因B、b控制黑颖和非黑颖,另一对基因Y和y控制黄颖和白颖.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黑颖,表现黄颖还是白颖取决于是否有Y基因的存在,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燕麦中颖色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基因型为BBYY与bbyy的燕麦杂交,产生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为______,对应比例是______.F2中黄颖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F2中黑颖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2的黑颖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请写出F1与白颖燕麦杂交的遗传图解(要求写配子).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题干已经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属于独立遗传,因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基因型为BBYY与bbyy的燕麦杂交,产生的F1自交,由于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黑颖,没有B只有Y是表达黄颖,所以F2代共有三种表现性:12黑(9 B_Y_+3B_yy):3黄(bbY_):1白 (bbyy).F2的黄颖中有 1bbYY,2bbYy.因此杂合子占.黑颖中有六种基因型,分别是1BBYY、2BBYy、4BbYy、2BbYY、1BByy、2Bbyy 共6种,F2黑颖中只有BBYY、BByy各一个纯合子.占=

(3)遗传图解亲本表型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子代表型和比例,四项不能缺少.

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  

(2)黑:黄:白  12:3:1     bbYY   bbYy      6 

(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保定校级月考)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2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F1个体细胞形成的配子是abc、ABC、aBc、AbC

CF1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后代为

DF1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9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根据分析,两对等位基因Aa和Cc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由于等位基因AC和ac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和b位于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F1个体细胞形成的配子是abc、ABC、aBc、AbC,比例为1:1:1:1,B正确;

C、由于F1个体细胞形成的配子是abc、ABC、aBc、AbC,比例为1:1:1:1,所以F1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后代为=,C正确;

D、由于F1个体细胞形成的配子是abc、ABC、aBc、AbC,比例为1:1:1:1,所以F1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9种,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不同性别果蝇的染色体及相关基因.甲、乙两果蝇交配,子代中双显性个体占65%,则BV之间的交换值为(  )

A10%

B20%

C40%

D17.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甲、乙两果蝇交配,子代中双显性个体(B_V_)占65%,由于甲、乙两果蝇交配和统计存在误差,所以基因型为BV配子的比例约为40%.则基因型为bv配子的比例也约为40%,Bv和bV配子的比例各为10%.因此B、V之间的交换值为10%×4=40%.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