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2014秋•长春校级月考)如表记录了一些生物的染色体数,请分析回答:
(1)请写出表中的两个“一”处的染色体数目:①______、②______.
(2)可能由染色体数目决定性别的生物是______.洋葱的______是质壁分离的理想材料.
(3)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是_______. 蛙的体内细胞分裂方式有_______.
(4)普通小麦是由一粒小麦进化而来的,如果一粒小麦的染色体数记为2A,那么普通小麦可记作______,为______倍体.
(5)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二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试验发现,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8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其结果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指出控制这8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分布情况:______.
(6)以玉米为研究材料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次杂交试验中可选择的相对性状数的范围为______对.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8条,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6条.
(2)表格中不同的生物染色体数不同,其中佛蝗雌雄染色体数不同,即其性别可能由染色体数目决定.洋葱的紫色鳞片叶有紫色的大液泡,是质壁分离的理想材料.
(3)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染色体数量是 0. 蛙的体内细胞主要进行有丝分裂,红细胞可以进行无丝分裂,原始生殖细胞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4)已知普通小麦是由一粒小麦(染色体数为14)进化而来的,如果一粒小麦的染色体数记为2A,则A=7条,那么普通小麦(染色体数为42)可记作6A,为六倍体.
(5)基因有的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的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有的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对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6)已知玉米2n=20,为研究材料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次杂交试验中可选择的相对性状数的范围为2-10对.
故答案为:
(1)①8②46
(2)佛蝗 紫色鳞片叶
(3)0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4)6A 六
(5)基因有的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的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6)2-10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要呈现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下列条件不需要具备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受精时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A正确;
B、环境对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的选择程度相同,不影响结果,B正确;
C、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C正确;
D、性染色体也符合孟德尔分离和组合定律,可以有一个性状位于性染色体,但是不同性状不能同时位于性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灰兔:黑兔:白兔=9:6:1,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F2体色表现为9灰:6黑:l白,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B正确;
C、F2灰兔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2:4,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C错误;
D、F1灰兔AaBb与白兔aabb测交,后代为AaBb、Aabb、aaBb、aabb,出现黑兔的几率是,D正确.
故选:C.
基因型为AaBbCcDdEe与AaBBCcDdEe的个体杂交后代杂合子的概率为多少(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基因型为AaBbCcDdEe与AaBBCcDdEe的个体杂交后代杂合子的概率,可以先求出纯合子的概率.
Aa×Aa→纯合子AA+aa=;Bb×BB→纯合子BB=
;Cc×Cc→纯合子CC、cc=
;Dd×Dd→纯合子DD、dd→
;Ee×Ee→纯合子EE、ee=
.
则后代纯合子=,因此后代中杂合子=1-
=
.
故选:B.
现用纯种黄颖燕麦与纯种黑颖燕麦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控制颖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F2中的基因组成表现型可以写出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aB_为黄颖,aabb为白颖,因此非黑颖有3种基因型:aaBB、aaBb、aabb,纯合子占,B错误;
C、F2中黄颖的基因型为aaB_,其中杂合子占,因此F2中黄颖自交后代中杂合体占
,C错误;
D、由题意可知,F1个体是双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和Aabb为黑颖,aaBb为黄颖,aabb为白颖,比例为2:1:1,D正确.
故选:ABC.
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三者的比例为9:6:1,现对一扁盘状南瓜做测交,则其子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可能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设子一代扁盘状南瓜基因型为AaBb,则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为A-B-(扁盘状),A-bb(圆形),aaB-(圆形),aabb(长形)=9:3:3:1,说明双显性为扁盘状,单显性为圆形,双隐性为长形.
现对一扁盘状南瓜(A-B-)做测交,分四种情况:
1、扁盘状南瓜为AABB型,其测交后代为AaBb,都为扁盘状,与A选项相符;
2、扁盘状南瓜为AABb型,其测交后代为AaBb和Aabb,比例为1:1,表现型为扁盘状、圆形,与B选项相符;
3、扁盘状南瓜为AaBB型,其测交后代为AaBb和aaBb,比例为1:1,表现型为扁盘状、圆形,与B选项相符;
4、扁盘状南瓜为AaBb型,其测交后代为AaBb、Aabb、aaBb和aabb,比例为1:1:1:1,表现型为扁盘状、圆形、圆形和长形,与D选项相符;
故选:ABD.
小麦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无芒(B)对有芒(b)为显性.高茎无芒和矮茎有芒的小麦杂交后代表现型为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且比例是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亲本为高茎无芒(TB)和矮茎有芒(ttbb),杂交后代表现型为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且比例是1:1:1:1,该比例符合测交后代的比例,因此亲本为双杂合子,即基因型为TtBb.
故选:A.
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
“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______;“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______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图可知,乙醇脱氢酶的合成需要基因D,乙醛脱氢酶的合成需要基因e,而“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因此其基因型是ddEE、ddEe;“红脸人”体内只有ADH,则其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较高;图中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故答案为:
ddEE、ddEe 乙醛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该性状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的,且只有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开紫花.下面为该植物纯合亲本间杂交实验过程,已知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请分析回答:
(1)第1组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应为______,F2表现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_____.
(2)若第3组实验的F1与某白花品种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及相对应的该白花品种可能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紫花:白花=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
②如果杂交后代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③如果杂交后代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3)请写出第2组实验的遗传图解.
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第1组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四种,即AABB、AABb、AaBb、AaBB,F2表现为白花的个体(aaBB、
aaBb、
aabb)中,与白花亲本(aaBB)基因型相同的占
.
(2)第3组实验中,F1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与某白花品种(aaBB、aaBb、aabb)杂交:
①如果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则杂交后代紫花(AaBB、AaBb):白花(aaBB、aaBb)=1:1.
②如果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则杂交后代紫花(AaBb):红花(Aabb):白花(aaBb、aabb)=1:1:2.
③如果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则杂交后代紫花(A_B_):红花(Aabb):白花(aa__)=:
:
=3:1:4.
(3)
故答案为:
(1)aaBB AABB、AABb、AaBb、AaBB
(2)①aaBB
②紫花:红花:白花=1:1:2
③紫花:红花:白花=3:1:4
(3)
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甲与非凸耳杂交后得到的F1自交,F2代出现两种性状,凸耳和非凸耳之比为15:1,可以推知,凸耳性状是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正确;
B、由于甲、乙、丙与非凸耳杂交,F1都是只有一种表现型,故甲乙丙均为纯合子,B正确;
C、由于甲×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15:1,说明非凸耳是双隐性状,甲是双显性状的纯合子,乙×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3:1,说明乙是单显性状的纯合子,故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2代中一定有显性基因,即一定是凸耳,C正确;
D、由于丙×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3:1,故丙也为单显性状的纯合子.若乙和丙的基因型均为AAbb或均为aaBB,则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均为凸耳;若乙和丙分别为AAbb、aaBB,则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1为双杂合子,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15:1,D错误.
故选:D.
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皮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正常表达.所以基因型为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白皮的有1WWYY、2WwYY、2WWYy、4WwYy、1WWyy、2Wwyy;黄皮的有1wwYY、2wwYy;绿皮的有1wwyy.所以后代表现型种类为3种;比例是12:3:1.
故选:C.
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9株扁盘形、93株圆形、16株长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9株扁盘形、93株圆形、16株长形南瓜,比例近似为9:6:1,也就是说,双显性个体(A_B_)为扁盘形,只含A(A_bb)或者只含B(aaB_)的基因表达为圆形,aabb为长圆形.再看F1全为扁盘形,那么亲代一定是纯合子AAbb和aaBB.
故选:B.
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请回答:
(1)亲本的基因型______(黄色圆粒),______(绿色圆粒).
(2)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占得比例是______,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若使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
(2)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后代中与亲本类型相同的概率为,则非亲本类型占
;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
(3)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子代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或YyRr(
);若使F1中黄色圆粒豌豆(YyRR(
)、YyRr(
))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
故答案为:
(1)YyRr yyRr
(2)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
(4)YyRR或YyRr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某科研小组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诱变当代未出现新性状.将诱变当代相互交配,诱变1代也未出现新性状,但随机交配后的诱变2代出现了突变新性状残翅和卷刚毛(如图所示).已知控制翅型的基因用D、d表示,控制刚毛的基因用E、e表示,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1)翅型和刚毛两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为______,诱变1代随机交配,诱变2代出现四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做______.
(2)为筛选出纯合正常翅卷刚毛的果蝇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2代中正常翅卷刚毛个体与基因型为______纯合个体杂交,选出后代表现型为______的亲本即可.
(3)将未处理的野生型果蝇与诱变2代中的隐性纯合果蝇交配得F1,再让F1雌雄互交,预期F1雌雄互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研究人员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后,重复上述实验发现诱变2代中出现一只正常翅直刚毛雌蝇,其细胞(2n=8)中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配子.该果蝇能产生______种配子,再将该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交配产生F1,F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诱变1代为正常翅刚直毛,后代出现了突变新性状残翅和卷刚毛,说明正常翅、直刚毛都是显性性状,而残翅、卷刚毛是亲本没有表现出来的隐性性状.诱变1代随机交配,诱变2代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分离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2)诱变2代中正常翅卷刚毛的可能基因型为D_ee,让其与ddee(或ddEE)杂交,选出后代表现型为全部为正常翅卷刚毛(或全部为正常翅直刚毛)的亲本即为纯合子.
(3)将未处理的野生型DDEE果蝇与诱变2代中的隐性纯合果蝇ddee交配,F1基因型为DdEe,再让F1雌雄互交,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翅直刚毛:正常翅卷刚毛:残翅直刚毛:残翅卷刚毛=9:3:3:1.
(4)诱变2代中出现一只正常翅直刚毛雌蝇,其细胞(2n=8)中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配子.该果蝇能产生2种配子,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新染色体+Ⅱ)、Ⅰ或(新染色体+Ⅰ)、Ⅱ.该雌果蝇,其细胞(2n=8)中有一条Ⅰ移接到了Ⅱ号染色体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分别是3、4,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或6条染色体.
故答案为:
(1)残翅、卷刚毛 性状分离
(2)ddee或ddEE 全部为正常翅卷刚毛(或全部为正常翅直刚毛)
(3)9正常翅直刚毛:3正常翅卷刚毛:3残翅直刚毛:1残翅卷刚毛
(4)2 6或8
基因型为DdEE的植物自花授粉,其子代基因型比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型是DdEE的植物自花授粉,根据分离定律:
先看第一对基因Dd×Dd,其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显性:隐性=3:1,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第二对基因为EE,为显性纯合,自交后代全为显性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
故基因型是DdEE的植物自交后代分离比为3:1,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