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小麦的抗病和感病、无芒和有芒是两对相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用两种表现型不同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如表所示:

如果让F1中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小麦杂交,则F2中表现型为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与感病有芒的比例为(  )

A2:2:1:1

B1:1:1:1

C9:3:3:1

D3:3:1:1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F1中抗病无芒AABb或者AaBb与感病有芒aabb杂交,F2有2种:第一种AABb×aabb→AaBb或者Aabb,其中抗病无芒AaBb概率为=,抗病有芒Aabb概率为=,第二种AaBb×aabb→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抗病无芒AaBb概率为,抗病有芒Aabb概率为,感病无芒aaBb概率为,感病有芒aabb概率为

抗病无芒(A_B_)+,:抗病有芒(A_bb)+:感病无芒(aaB_):感病有芒(aabb)=2:2:1:1.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已知控制卵色的B基因(黑色)对b基因(白色)为显性.雄性(性染色体为ZZ)家蚕利用饲料效率高,茧丝质量好,但是在卵期很难分辨 雌雄,育种工作者经过如图过程获得新品种丙,实现了通过卵色直接分辨雌雄.请回答:

(1)过程①是用X射线处理甲蚕蛹获得乙,乙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______

(2)过程②是用经辐射的甲蚕和表现型为______雄蚕交配,若F1______

则说明该蚕已变异成乙,且子代中可以得到丙.

(3)养蚕人在选种时,用纯系白卵家蚕和丙杂交,淘汰所有______ 卵即达到筛选出 雄蚕的目的.

(4)家蚕常染色体上另有一对基因 ,也参与控制卵色,b 基因纯合时一定为白卵.科技 人员用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家蚕完成了下表所示杂交试验.请回答:

①控制卵色性状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B/b、R/r)______ (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 合定律.亲本中红卵蚕蛾基因型为______

②若要验证 F2 中白卵个体的基因型,可让其与 F1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预测结果及结论:若后代卵色及比例为黑卵:白卵=1:1,则白卵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

若后代卵色及比例为______,则白卵个体的基因型是 bbRr

若后代卵色及比例为______,则白卵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表示甲形成乙的过程,10号染色体的含有B基因的片段移接到了W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异位

(2)假设0代表没有相关基因片段,则乙的基因型为bOZBW,与白卵bbZZ杂交,后代bOZBW、bbZBW(丙)、bOZZ、bbZZ,其中黑卵都发育成雌性(♀),白卵都发育成雄性(♂).

(3)控制家蚕卵色基因不只在W染色体上,还可以在10染色体上,两者是非同源染色体,所以它的遗传不符合交叉遗传的特点.

(4)①已知家蚕常染色体上另有一对基因R/r,也参与控制卵色,b基因纯合时一定为白卵.则bb一定是白卵.根据表格分析可知,F1全部黑卵,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4:3,是9:3:3:1的变形,则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作用组合定律.同时说明黑色的基因型是B_R_,F1是BbRr,白色的基因型是bbR_或bbrr,红色的基因型是B_rr.杂交组合②中红卵蚕蛾(B_rr)×白卵蚕蛾(bbR_或bbrr),由于F1是BbRr,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rr、bbRR.

②F2中白卵个体的基因型有bbRR、bbRr或bbrr,可让其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BbRr)杂交,

若后代卵色及比例为黑卵:白卵=1:1,则白卵个体的基因型是bbRR.

若后代卵色及比例为黑卵:白卵:红卵=3:4:1,则白卵个体的基因型是bbRr.

故答案为:(1)异位

(2)白卵,黑卵都发育成雌性(♀),白卵都发育成雄性(♂)

(3)黑色

(4)①遵循  BBrr

②bbRR   黑卵:白卵:红卵=3:4:1   黑卵:白卵:红卵=1:2:1   bbrr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获得F1,F2代种子为480粒,从理论上推测,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数大约是(  )

A30粒

B60粒

C120粒

D240粒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黄色圆粒为显性,绿色皱粒是隐性,则亲本是YYRR×yyrr,杂交F1是YyRr,F1自交得F2,即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其中基因型为yyrr所占比例=×=,所以个体数大约是480×=30.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是(  )

A二者是完全独立毫无关联的两个遗传规律

B自由组合定律中涉及的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C二者都是对多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遗传规律

D如果是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则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分离定律为基础的,A错误;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定律中涉及的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

C、基因分离定律是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的研究,C错误;

D、如果控制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连锁与互换定律,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生物减数分裂产生的四种配子比为ab:aB:Ab:AB=1:4:4:1,该生物个体如果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

A1%

B1.6%

C16%

D34%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题目提供的该生物四种配子比为ab:aB:Ab:AB=1:4:4:1,可以计算出该生物雌雄配子ab占,aB占,Ab占,AB.当基因型相同的雌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即为纯合子,所以纯合子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它们的概率分别是×=×=×=×=,故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果蝇产生眼色素B和D的反应如下:底物A在酶X作用下变成色素B;底物C在酶Y作用下变成色素D;野生型(显性纯合)有2种色素呈红褐眼,缺B为鲜红眼,缺D为褐眼,缺B和D为白眼.现将一纯合白眼果蝇与一野生型果蝇杂交,问子一代中酶存在的情况及性状分别是(  )

A只有一种酶X,鲜红眼

B只有一种酶Y,褐眼

C酶X和酶Y均有,红褐眼

D酶X和酶Y都没有,白眼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野生型果蝇(显性纯合子)基因型为BBDD,白眼果蝇基因型为bbdd,则子代基因型为BbDd,同时存在色素B和色素D,因此酶X和酶Y均有,表现为红褐眼.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两亲本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

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C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0

D两亲本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所以香味性状(aa)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

B、由图形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B正确;

C、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其后代不可能出现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aaBB,C正确;

D、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香味相关的基因型为AA、Aa、aa,分别去自交得到aa的概率为,子代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型为Bb和bb,所以自交得到BB的概率为,所以得到能稳定遗传的香味抗病植株的比例为×=,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小鼠自由组合试验中,得到一个3:6:1:2:3:1的比,其可能的解释是(  )

A这是两对完全显性基因的分离

B这是两对不完全显性基因的分离

C这是两对共显性基因的分离

D一个基因为不完全显性,一个基因为完全显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一对基因是完全显性,一对基因不完全显性,AB错误;

C、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相互独立,C错误;

D、一个基因为不完全显性,一个基因为完全显性,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短尾蝮蛇体色的遗传机理如图所示,物质甲、乙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白蛇的基因型是aabb

B雌雄黑红花斑蛇交配,后代可能有四种表现型

C黑蛇与红蛇交配的后代不可能出现白蛇

D对杂合黑蛇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为1:1的前提是各种配子成活率为100%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据图分析已知,白蛇的基因型是aabb,A正确;

B、雌雄黑红花斑蛇的基因型都是A_B_,若它们都是纯合子,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若有一对基因纯合,则后代有2种表现型;若是AaBb和AaBb,则后代就可能有4种,B正确;

C、若黑蛇Aabb与红蛇aaBb交配的后代可能出现白蛇aabb,C错误;

D、对杂合黑蛇Aabb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为1:1的前提是各种配子成活率为相等,且结合的机会相等,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是对鼠种的毛色及尾长性状遗传研究的几种情况,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让上述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______

(2)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已基因A控制酶甲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乙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丙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甲使黄色素在鼠体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分析可知:黄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__种;两只青色鼠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6,则这两只青色鼠的不同杂交组合类型中,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一定是______

(3)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褐色和黑色两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褐色和黑色的显隐性关系,采取的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l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可以推知: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YyDd.从Fl的表现型为4:2:2:1判断,当有显性基因纯合时,有致死现象,因此F1代中的灰色短尾基因型为yyDd.所以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灰色长尾占.  

(2)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说明仍有一半存活,因此,黄色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3种.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没有灰色鼠,说明杂交的亲本中必定有一个体为BB,而后代有黄色,说明亲本都为Aa.因此,杂交的两只青色鼠不同组合类型中相同亲本个体基因型一定是AaBB.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型为1aabb、1aaBB、2aaBb的个体只有50%存活,所以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2:9:3.

(3)探究褐色和黑色的显隐性关系,可以采取杂交和自交两种方法.如果杂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这种性状为显性性状;如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其中最佳方法是让褐色鼠和黑色鼠分开圈养,看谁的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

故答案为:

(1)YyDd        

(2)3   AaBB

(3)将褐色鼠的雌雄个体和黑色鼠的雌雄个体分开圈养,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则亲本为隐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共同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株个体在做杂交亲本时无需______,可极大简化杂交育种的操作程序.

(2)研究发现,雌花在发育初期为两性花,后来由于基因的调控导致雄蕊败育.从细胞生命历程的角度来看,雄蕊败育的过程属于______

(3)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全为雄株,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4)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______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如果______,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如果______,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利用植物进行人工杂交时,需要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而黄瓜的雌株不含雄蕊,用其进行杂交时,可以省去此环节.

(2)基因调控导致雄蕊败育,应属于凋亡现象.

(3)后代全为基因组成为M_ff(雄株)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中一定有一方基因型为MMff(雄株),另一方为不含F基因但具有雌蕊的植株,只能是基因型为mmff的两性植株,两者杂交,后代雄株的基因型一定为 Mmff.将其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雌株(M_F_)的比例为3/4*1/2=3/8;雄株(M_ff)的比例为3/4*1/2=3/8;两性植株(mm_ _的比例为1/4,即雌株:雄株:两性植株=3:3:2.

(4)基因型为mm_ _的个体也可能表现为雌株,而雌株与其不同点是含有M基因.可据此设计,让表现雌株的植物与基因型为mm_ _两性植株杂交,如果后代没有单性植株出现即不含基因M,则该个体为表型模拟;如果后代出现单性植株即含有基因M,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故答案为:

(1)去雄

(2)细胞凋亡

(3)MMff     mmff  雌株:雄株:两性植株=3:3:2

(4)两性植株(或mm个体) 没有单性植株  有单性植株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Ee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且每种显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aabbee重量是100g,基因型为AaBbee的南瓜重130克.今有基因型AaBbEe和AaBBEe的亲代杂交,则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基因型有16种   ②表现型有6种  ③果实最轻者约115克   ④最重者出现的几率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基因型AaBbEe和AaBBEe的亲代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3×2×3=18种,①错误;

②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每个显性基因使桃子增重(130-100)÷2=15克.基因型AaBbEe和AaBBEe的亲代杂交,后代显性基因的数量最多是6个,最少是1个,所以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5个、6个,即南瓜的表现型是6种,②正确;

③由以上分析已知基因型AaBbEe和AaBBEe的亲代杂交,后代显性基因的数量最多是6个,最少是1个,即果实最轻者约100+15=115克,③正确;

④基因型AaBbEe和AaBBEe的亲代杂交,后代最重者是显性基因的数量最多者AABBEE,出现的概率为××=,④错误.

所以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②③.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现有GGYY与ggyy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植株所结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是(  )

A3:1和3:1

B9:3:3:1和3:1

C5:3和9:3:3:1

D3:1和5: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F2植株所结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表现出的是F2的分离比,因此GG×gg得Gg(F1),Gg自交后代(F2)分离比为G_:gg=3:1;

F2植株所结种子子叶颜色的分离比表现出的是F3的分离比,因此YY×yy得Yy(F1),Yy自交后代(F2)为YY:Yy:yy=1:2:1,F2自交后代(F3)中yy=,因此Y_=,即黄:绿=5:3.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如果F2有512株,从理论上推导其中的非亲本类型应有(  )

A128株

B48株

C192株

D64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其中非亲本类型(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占.已知F2有512株,则其中的非亲本类型应有512×=192株.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种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其茎有高矮之分,茎表皮颜色有黄色、青色、黑色和褐色四种.控制茎的高矮和茎表皮颜色的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他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正常(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杂交实验法操作的简要流程可表示为______

(2)基因组成为A-B-和A-bb的个体都表现高茎青色,出现这一现象的合理假设是______

(3)该植物的茎高矮和茎表皮颜色都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4)假设后代足够多,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后代均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

(5)假设后代足够多,基因型为Mm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会出现______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为高茎青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分析可知,杂交实验法操作的简要流程可表示为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由分析可知,当M存在时,基因组成为A-B-和A-bb的个体都表现高茎青色,说明M存在时B基因会被抑制

(3)如果植物的茎高矮和茎表皮颜色都能稳定遗传,有2种情况:①三对等位基因都是纯合子,每对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和隐性纯合两种,三对都是纯合的组合是2×2×2=8种;②M为显性纯合时,AABb、aaBb也能稳定遗传;因此该植物的茎高矮和茎表皮颜色都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10种.

(4)如果植株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四种表现型,说明遵循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因此可能是基因型为mmAaBb、MmAaBB或MmAabb的植株自交.

(5)如果后代足够多,基因型为Mm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应该是表格中的6种;其中表现型为高茎青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是M_A_B_、M_A_bb,比例是

故答案为:

(1)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M基因存在时,B基因会被抑制

(3)10 

(4)mmAaBb、MmAaBB、MmAabb 

(5)6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