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玉米籽黄色(Y)对白色(y)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显性.一株黄色非糯的玉米自交,子代中可能有的基因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显性,所以一株黄色非糯的玉米的基因型是YYbb或Yybb.如果基因型是YYbb,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仍是YYbb;如果基因型是Yybb,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YYbb、Yybb、yybb.因此,子代中可能有的基因型是YYbb、Yybb、yybb.
故选:ACD.
肤色的遗传让人别无选择,AA肤色白皙、Aa不白不黑,aa肤色较黑;而人的宽下巴是不容“商量的“的显性遗传(BB或Bb),像得让你无可奈何.一少妇面容姣好,肤如凝脂,瓜子脸型的古典美女,而她的丈夫肤色健康黝黑,四方脸透着俊气,已生育一个肤色不白不黑瓜子脸的女儿,想再生一个长得跟父亲肤色脸型一样的儿子的概率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分析可知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丈夫的基因型为aaB_,女儿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丈夫的基因型可以确定为aaBb.再生一个长得跟父亲肤色脸型一样的儿子,即aaB_的儿子.由于其母亲AA,一定会给儿子A基因,故基因型为aaB_的儿子概率为0.
故选:C.
如图表示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过程,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①的基因型为______,②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2)⑦、⑧所指的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两者的基因型是否相同?______.
(3)某同学用上述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植株进行鉴定,发现有一些为二倍体.推测这些二倍体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4)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染料,培养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在培养过程中为了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合格,采取措施是______,观察结果,如果______,说明培养基制备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已知图中所示的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①花粉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其减数分裂产生的②小孢子的基因型可能为Ab或aB或AB或ab.
(2)图中⑦、⑧是由花粉粒进行分裂产生的两个核,分别是花粉管细胞核和生殖细胞核;由于两者来自于同一个花粉粒的有丝分裂产生的,所以两者的基因型相同.
(3)已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AB、Ab、aB、ab,所以用上述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植株进行鉴定,若发现有一些为二倍体.推测这些二倍体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4)培养基中,酚红培养基用来鉴别分解尿素的细菌,刚果红培养基用来鉴别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为了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合格,采取措施是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未接种的培 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制备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故答案是:
(1)AaBb Ab或aB或AB或ab
(2)花粉管细胞核 生殖细胞核 相同
(3)5
(4)酚红 刚果红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未接种的培 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未接种的培养基无菌落生长
某种自花授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请分析并回 答下列问题:
(1)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______(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 进行杂交,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______;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 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都是______.
(2)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 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它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 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一株红花植株,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该红花植株 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之比始终为2:1,①试解释其原因______.
②若已知该植物花色由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则该植株花色为______,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______,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______,通过上述结果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遗传______ (是/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干信息,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时,为防止自花授粉在花蕾期要进行去雄,需进行人工异花授粉;为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在去雄后授粉前要进行套袋处理,在授粉后也要进行套袋处理.该过程中对母本操作流程为:花未成熟前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当b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B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后代为A_B_(粗茎):A_bb(细茎):aaB_(中粗茎):aabb(细茎)=9:3:3:1,因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3)①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说明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若该植物种群中红色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致死):Dd:dd=1:2:1,因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2:1.
②由图可知,基因D和E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色,因此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的花色为红色;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含有等位基因D和d、E和e,而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同源染色体.由图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该植株(DdEe)自交时,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ee(白色):DdEe(红色):ddEE(白色)=1:2:1,其中纯合子均表现为白色,红色植株占.
故答案为:
(1)纯合子 防止自花受粉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3)①显性纯合致死
①当该植物为杂合子时,隐性基因不能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或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素有关)
②红色 同源染色体 白花 不是
某农科院培育出新品种香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控制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若花色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植物种群中自然条件下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______.
(2)若花色由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图.
①花色的两对基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定律.
②该植株花色为______,其体细胞内的DNA 1和DNA 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③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______,红色植株占______.
(3)假设茎的性状由C、c、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那么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种群中的红色均为杂合体,因此该种群红色是显性,而只有出现显性纯合致死才能有该现象出现,红色Aa自交后代分离比应该为:1AA(致死):2Aa:1aa,所以后代表现型比例是红色:白色=2:1.
(2)若花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如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因此符合分离规律;该植株能合成酶A酶B所以表现性是红色.根据分离规律该植株自交时各产生Ab、aB两种雌雄配子,因此后代基因型和比例为:1AAbb:2AaBb:1aaBB,表现性之比:红色:白色=1:1,所以红色占,纯合体不能同时合成两种酶都是白色.
(3)由题意可知: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因此C、c,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茎的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又因为该花是闭花授粉,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是自交,所以后代基因型的比为:9C_D_:3C_dd:3ccD_:1ccdd,由于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表型之比为:9粗茎:3中粗茎:4细茎
故答案为:
(1)红色:白色=2:1
(2)①分离②红色同源染色体③白色
(3)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已知某植物品系种子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绿色种子的植物X,与一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杂交,F1都为黄色,再让F1自花受粉产生F2,F2性状分离比例为27黄:21绿,则植物X的基因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让F1自花受粉产生F2,F2性状分离比例为27黄:21绿=9:7,说明F1为双杂合子AaBb,而F1是一绿色种子的植物X与一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AABB)杂交获得,故植物X的基因型为aabb.
故选:B.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1个F1个体能产生YR、yr、Yr、yR4种配子若干个,A错误;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数量比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B错误;
C、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C错误;
D、F1产生的精子中,共有YR、yr、Yr和yR4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D正确.
故选:D.
有若干玉米的种子,它们胚的基因型是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胚乳的基因型最多有几种(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玉米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AaBb,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推知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有AB、Ab、aB、ab,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AB、Ab、aB、ab.当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时,精子的基因型为ab,受精卵的基因型为AaBb;依此类推,共4种组合.
又卵细胞的基因型与极核的基因型相同,所以极核的基因型可能有AB、Ab、aB、ab.根据受精卵的组合方式可知,胚乳的基因型最多有4种.
故选:B.
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abb×aabb→子代中表现型种类=2×1=2种,A错误;
B、AABb×aabb→子代中表现型种类=1×2=2种,B错误;
C、AABb×AaBb→子代中表现型种类=1×2=2种,C错误;
D、AAbb×AaBB→子代中表现型种类=1×1=1种,D正确.
故选:D.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 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变为______,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将F2中的宽叶高茎植株选出进行随机传粉得到F3,F3中出现纯合宽叶高茎植株的概率为______;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M中b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属于碱基对的替换.正常情况下,基因R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链中.
(2)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MMHH、
MmHH、
MMHh、
MmHh,用隐性亲本(mmhh)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
,窄叶矮茎植株(mmhh)的比例为
,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将F2中的宽叶高茎植株选出进行随机传粉得到F3,F3中出现纯合宽叶高茎植株的概率为
×
=
.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故答案为:
(1)UUC 替换 4 a
(2) 4:1
;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2015春•吉安校级月考)野茉莉花瓣中的色素是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决定的,花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大红色和深红色等五种颜色,其基因A、B、D(独立遗传)分别编码酶A、酶B、酶D,酶所催化的反应及各产物的关系如如图所示,I、Ⅱ、Ⅲ三种物质同时出现则为深红色,只有一种白色物质或没有白色物质时为白色.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析题图可知,一种酶可以与多个性状有关,说明一对等位基因可以控制多个性状,一种性状与多种酶有关,说明个性状可由多对基因决定,A正确;
B、由题意知,I、Ⅱ、Ⅲ三种物质同时出现则为深红色,I、Ⅱ、Ⅲ三种物质出现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BB和Bb、DD和Dd,因此深红色的基因型的种类是2×2×2=8种;只有一种白色物质或没有白色物质时为白色,因此基因型为AA(Aa)bbdd、aaBB(Bb)dd、aabbDD(Dd)、aabbdd共7种基因型,B错误;
C、基因型为AaBbDd的野茉莉植株自交,浅红色与B、D基因有关,后代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是B_D_:B_dd:bbD_:bbdd=9:3:3:1,1其中浅红色占;基因型为AaBbDd的野茉莉植株自交,大红色花与A、B基因有关,后代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大红花的比例是
,C正确;
D、大红色花的野茉莉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杂合子,自交后会出现开白色花的植株,D正确.
故选:B.
油菜的花色有黄、白之分(用A、a表示),种子中芥酸含量有高、低之分(用B、b表示).黄花低芥酸和白花高芥酸油菜杂交,F1全部为白花高芥酸,F1自交得到的F2有白花高芥酸和黄花低芥酸两种,比例约为3:1.
①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______.
②请在右侧圆圈中画出F1的染色体组成并标出基因的位置.
______
③若要研究控制花色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让F1的白花高芥酸植株与______植株杂交,如果子代______,则说明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油菜黄花低芥酸和白花高芥酸油菜杂交,F1全部为白花高芥酸,说明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白花和高芥酸.
(2)F1自交得到的F2有白花高芥酸和黄花低芥酸两种,比例约为3:1,说明两对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且A与B连锁,如下图所示:
(3)有上述分析已知两对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所以它们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让F1的白花高芥酸植株与黄花低芥酸植株杂交,如果子代只有白花高芥酸、黄花低芥酸,则说明该解释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白花和高芥酸
(2)
(3)黄花低芥酸 只有白花高芥酸、黄花低芥酸
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F2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依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F1代的基因型为AaBbCc,F1代自交:
(1)F1代AaBbCc自交,F2代中基因型种类数=3×3×3=27种;
(2)F1代AaBbCc自交,F2代中表现型种类数=2×2×2=8种;
故选:B.
南瓜的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盘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aBb×AaBb→后代结白色盘状果实(A_B_)的比例为;
B、AaBb×aaBB→后代结白色盘状果实(A_B_)的比例为;
C、AaBb×AABb→后代结白色盘状果实(A_B_)的比例为;
D、AaBb×aabb→后代结白色盘状果实(A_B_)的比例为.
因此,杂交组合AaBb×AABb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盘状果实最多.
故选:C.
(2015秋•临海市校级月考)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可判断,紫花性状由两对等位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
B、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而9:7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其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所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aabb,B正确;
C、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测交后代紫花:白花=1:3,C错误;
D、由于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且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形,所以该植物紫花与白花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