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的垂花是雄花序,侧生的穗是雌花序.已知玉米中有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T对t,B对b)可以改变玉米的性别,即把雌雄同株转变为雌株或雄株.当基因b纯合且t不纯合时,使植株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当基因t纯合时,使垂花序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如图所示.

(1)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雌株的基因 型有______种.

(2)将基因型为BBTT植株与bbtt植株相间种植,子代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将上述F1代中不同株间杂交的种子种植让其自花传粉,F2有几种表现型,其比例如何?______

(4)如果使后代中只含有雌株和雄株且比值相等,在F2 代中应选择怎样的基因型个体作亲本?试用图解说明.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当基因b纯合且t不纯合时为雄株,即雄株的基因型为bbT_,包括bbTT、bbTt;当基因t纯合时,即__tt使垂花序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基因型包括BBtt、Bbtt、bbtt).

(2)将基因型为BBTT植株与bbtt植株相间种植,由于BBTT是雌雄同株,可以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为BBTT;bbtt是雌株,不能进行自交,只能与BBTT杂交,杂交后的基因型为BbTt.

(3)由(2)小题可知,杂交的种子F1的基因型是BbTt,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自交产生的F2有BT、bbT、Btt和bbtt,比例为9:3:3:1,由以上分析可推知,F2表现型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其分离比为9:3:4.

(4)如果使后代中只含有雌株和雄株且比值相等,选择bbTt作父本,bbtt作母本选择bbTt、bbtt基因型个体作亲本,后代中只含雌株和雄株且比例相等.

故答案为:

(1)bbTT、bbTt     3

(2)BBTT     BbTt

(3)三种.雌雄同株:雌株:雄株=9:4:3

(4)选择bbTt作父本,bbtt作母本选择bbTt、bbtt基因型个体作亲本,后代中只含雌株和雄株且比例相等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苜蓿种子的子叶黄色(Y)对褐色(y)显性,圆粒(R)对这皱粒(r)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要使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两亲本的组合是(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Yyrr×yyRr→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这与题意相符,A正确;

B、YyRr×yyrr→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这与题意相符,B正确;

C、Yyrr×Yyrr→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这与题意不相符,C错误;

D、YyRr×YyRr→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这与题意不相符,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如图表示该昆虫个体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B控制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该昆虫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

D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的分离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后移向细胞两极,移向两极的基因都是有A、a、b、b、D、d,A错误;

B、昆虫长翅、残翅基因与直翅、弯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该昆虫基因型为AabbDd与另一个体测交aabbdd,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1:1:1:1,C正确;

D、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的分离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面有关遗传和变异问题.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1)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下面是甲、乙和血友病三种遗传病系谱图(与甲病有关的基因为A、a,与乙病有关的基因为B、b,与血友病有关的基因为H、h).经调查在自然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19%.

(2)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仅考虑甲病,在患病人群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

(3)乙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要确定其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最好对家族中的______ 个体进行基因检测.

(4)若只考虑甲病与血友病,则Ⅱ3与Ⅱ4婚配生一个既患甲病又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

(5)若只考虑乙病和血友病,假设乙病是红绿色盲,Ⅱ3与Ⅱ4婚配后生出III1儿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依题意,两个无氰亲本杂交,F1全为有氰(A_B_),可判断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F1为AaBb,AaBb与aabb杂交得1AaBb,1aaBb,1Aabb,1aabb,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

(2)分析甲病情况,因为Ⅱ-5为女性患病,而其父母都正常,则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自然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19%,说明甲病已达到遗传平衡状态,根据AA+Aa=19%,利用数学集合思想,aa=81%,结合遗传平衡公式,可推知a的基因频率=0.9,A的基因频率=0.1,AA=1%,Aa=18%,则患病人群中纯合子的比例=1%/19%=1/19.

(3)由于乙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又其父母正常,所以无法直接确定致病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只有对Ⅰ家族中的Ⅰ1个体进行基因检测,才可确定.

(4)只考虑甲病,Ⅱ3与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1/3AA、2/3Aa,后代发病率为1-2/3×1/2=2/3.只考虑血友病,则Ⅱ3与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1/2XHXH、1/2XHXh和XHY,后代发病率为1/2×1/4=1/8.因此Ⅱ3与Ⅱ4婚配生一个既患甲病又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是2/3××1/8=1/12.

(5)由于乙病是红绿色盲,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血友病的致病基因也在X染色体上,而Ⅱ3又不患病,说明她是携带者,所以婚配后生出两病兼患儿子的原因最可能是在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1)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19

(3)Ⅰ1

(4)1/12

(5)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的花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和b、T和t)控制如图甲;叶形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基因D、d位于X、Y染色体Ⅰ区段如图乙.

请据图回答:

(1)图甲①过程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

(2)取黄花窄叶雌株与绿花宽叶雄株杂交,F1雌株均为黄花宽叶,雄株均为黄花窄叶则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该植物白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现取基因型为BBTTXdYD的白花宽叶雄株与绿花窄叶雌株杂交,F1中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中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在白花窄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甲①表示T基因控制酶T的合成,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

(2)取黄花窄叶雌株(bbT_XdXd)与绿花宽叶雄株(bbttXDYd)杂交,F1雌株均为黄花宽叶(bbTtXDXd),雄株均为黄花窄叶(bbTtXdYd),则亲本基因型为bbTTXdXd和bbttXDYd

(3)由以上分析可知,白花的基因型为B___,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DYd或XDYD或XdYD,因此该植物白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共有2×3×3=18种.现取基因型为BBTTXdYD的白花宽叶雄株与绿花窄叶雌株(bbttXdXd)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TtXdXd、BbTtXdYD,F1中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中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为B___(白花):bbT_(黄花):bbtt(绿色)==12:3:1;F2中白花窄叶占,白花窄叶纯合子(BBTTXdXd、BBttXdXd)占,因此在白花窄叶中纯合子占=,则杂合子的比例为

故答案为:

(1)

(2)bbTTXdXd      bbttXDYd

(3)18     白花:黄花:绿花=12:3: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绵阳校级月考)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基因用A+表示)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______

(2)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用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在下表中补充画出其它两种类型(用横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②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a、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______,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甲类型);b、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______,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乙类型);

c、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2: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丙类型).

(3)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杂交,产生子代植株花全是粉色.请写出可能出现这种结果的亲本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______

(4)若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取AaBb粉色植株自交后代中的所有粉色植株自交,产生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意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发生替换,另一条链上的碱基没有发生变化,在基因复制过程中,以发生碱基替换的单链为模板经过形成的基因都是突变基因,以正常单链为模板形成的基因都是正常基因,不论复制多少次,形成的突变基因和未突变基因都是50%.

(2)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2对等位基因的位置,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以为同源染色体上时,可能是A与b连锁、a与B连锁,也可能是A与B连锁、a与b连锁;AaBb自交,如果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粉色的基因型是A_Bb、红色的基因型是A_bb、白色的基因型是A_BB和aabb,比例是6:3:7;假如A、B连锁在一起、a、b连锁在一起,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其中AaBb表现为粉色,AABB、aabb表现为白色,比例是1:1;如果A、b连锁在一起,a、B连锁在一起,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2:1:1,1其中AaBb为粉色,AAbb为红色,aaBB为白色,比例为2:1:1.

(3)纯合白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纯合红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杂交,产生子代植株花全是粉色,说明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_Bb,因此可能的杂交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

(4)AaBb粉色植株自交后代中的所有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比例各种,由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后代中aa=、A_=,BB=、Bb=、bb=,因此粉色花的比例是,红色花的比例是,白色花的比例是+=,比例是10:5:9.

故答案为:

(1)50%

(2)①   

④6:3:7   1:1

(3)AABB、aaBB

(4)粉色:红色:白色=15:5:9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两种碗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

A

B

C0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可以分解成aa×AA、Bb×bb、CC×cc、Dd×dd四个分离定律问题.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0××0×=0.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家蚕蚕体有斑纹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控制,基因型aa表现为无斑纹.斑纹颜色由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B/b)控制,BB或Bb为黑色,bb为灰色.

(1)现选用两纯合亲本甲,乙杂交得到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

亲本甲的性状为无斑纹,乙的基因型为______

(2)F1雌雄交配所得F2的性状和分离比为______.F2中自交不发生上述性状分离的个体占______

(3)A/a所在染色体偶见缺失现象,如图所示.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不育,染色体缺失的精子可育.基因型为A0a的蚕雌雄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

(4)家蚕中,雌性性染色体为ZW,雄性性染色体为ZZ.家蚕体壁正常基因(T)与体壁透 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用有斑纹体壁透明雌蚕(A0aZtW)与 有斑纹体壁正常雄蚕(A0aZTZT)杂交得到F1,将其中有斑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有斑纹体壁正常雄性个体和有斑纹体壁正常雌性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F1测交结果为黑色斑纹:灰色斑纹:无斑纹=1:1:2,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亲本甲性状为无斑纹的纯合体,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或aabb,因此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2)F1雌雄交配所得F2的性状和分离比为黑色斑纹(A-B-):灰色斑纹(A-bb):无斑纹(aaB-和aabb)=9:3:4.F2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

(3)由于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不育,染色体缺失的精子可育.所以基因型为A0a的蚕中,雌性个体只能产生a一种卵细胞,而雄性个体能产生2种精子,比例为1:1.因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有斑纹:无斑纹=1:1.

(4)有斑纹体壁透明雌蚕(A0aZtW)产生的卵细胞为aZt和aW,有斑纹体壁正常雄蚕(A0aZTZT)产生的精子为A0ZT和aZT.则杂交所得F1中有斑纹个体的基因型为A0aZTZt和A0aZTW.因此,有斑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有斑纹体壁正常雄性个体(A0aZTZT、A0aZTZt)占×+×=;有斑纹体壁正常雌性个体(A0aZTW)占×=

故答案为:

(1)AABB或AAbb

(2)黑色斑纹:灰色斑纹:无斑纹=9:3:4 

(3)有斑纹:无斑纹=1:1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一代的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其结果如图.其中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亲本中黄色圆粒与绿色圆粒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2)F1中表现型有___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______.让F1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中黄色圆粒与绿色圆粒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

(2)杂交后代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1,因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yyRR、yyrr)所占比例为

(3)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所以F1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比例为1:2.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杂交,F2绿色的出现的概率为,皱粒出现的概率为×=,所以F2的圆粒:皱粒=2:1,黄色:绿色=1:1,故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故答案为:

(1)YyRr yyRr

(2)4  

(3)YyRR或YyRr   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果蝇的翅形、体色和眼色(红眼和白眼)是三对相对性状.翻翅和正常翅(A、a)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B、b)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请根据下面信息回答:

(1)现有翻翅果蝇和纯合正常翅果蝇做了下表中的杂交实验:

①据表可知,正常翅为______性性状.

②在组合二的子代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请分析回答:

①亲本基因型为______

②若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州黑檀体比例为______

(3)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雌雄果蝇各50只,其中红眼雄果蝇为45只,红眼雌果蝇为40只.已知红眼雌果蝇中50%为杂合子,则r的基因倾率为______

(4)用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杂交,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XrXrY的白眼果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__次分裂时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正确答案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致死

AaBB和aabb

6:2:3:1

0.3

母本

解析

解:(1)据表可知,正常翅为隐性性状.在组合二的子代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原因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致死,即Aa:aa=2:1.

(2)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说明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中翻翅灰体果蝇基因为AaBb.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由于AA纯合致死,即AABB、AABb、AAbb个体致死,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州黑檀体比例为6:2:3:1.

(3)在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雌雄果蝇各50只,红眼雄果蝇XRY为45只,则白眼雄果蝇XrY为5只;红眼雌果蝇为40只,其中XRXR为20只,XRXr为20只,则白眼雌果蝇XrXr为10只.因此,r的基因倾率为(5+20+10×2)÷(50+50×2)=0.3.

(4)用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杂交,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XrXrY的白眼果蝇.说明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Y.因此,产生XrXrY的白眼果蝇的最可能的原因是母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故答案为:

(1)①隐    ②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致死

(2)①AaBB和aabb    ②6:2:3:1

(3)0.3

(4)母本   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

A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C产生的各类雌、雄配子彼此自由组合

D子二代发生 9:3:3:1 的性状分离

正确答案

B

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现代解释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为(  )

A12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3:1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如果用三对基因来表示三对相对性状,则纯合红花高茎子粒皱缩的基因型为AABBcc,纯合白花矮茎子粒饱满的基因型为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则F2的表现型有2×2×2=8种,A错误;

B、F2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3高茎:1矮茎)(3子粒饱满:1子粒皱缩)(3红花:1白花),因此,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3×3):(1×1)=9:1,B错误;

C、仅看两对性状的遗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2代中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3×3):(3×1):(1×3):(1×1)=9:3:3:1,C正确;

D、F2代中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3×3×3):(1×1×1)=27:1,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豌豆甲自交后代全部为灰种皮黄子叶,豌豆乙自交后代全部为白种皮绿子叶.现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受精后所得到的种子(  )

A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黄色

B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绿色

C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绿色

D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黄色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1)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乙作母本,种皮颜色由乙植株基因型决定,为白色;

(2)豌豆甲自交后代全部为黄子叶,说明甲是显性纯合子,豌豆乙自交后代全部为绿子叶,说明乙是隐性纯合子.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子代均为杂合子,所以乙所结种子(F1代)的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应表现为黄色.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白色盘状南瓜和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为白色盘状南瓜,若F2中纯合白色球状南瓜有1000个,从理论上计算,F2中黄色盘状南瓜的数目是(  )

A1000个

B3000个

C8000个

D9000个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YyRr,其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盘状(Y_R_):白色球状(Y_rr):黄色盘状(yyR_):黄色球状(yyrr)=9:3:3:1.F2中纯合白色球状南瓜占,黄色盘状南瓜占,又已知F2中纯合白色球状南瓜有1000个,则F2中杂合黄色盘状南瓜的数目是3000个.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让F1中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9:3:3:1

B1:1:1:1

C1:1或1:1:1:1

D2:2:1:1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因此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

(1)若该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其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

(2)若该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其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