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全为扁形块根,自交后代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扁形基因型:Y_R_;圆形块根基因型:Y_rr或者yyR_;长形块根基因型yyrr.则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的遗传图解为:P:YYrr(圆形)×yyRR(圆形)→F1:YyRr(扁形)→F2:9Y_R_(扁形):3Y_rr(圆形):3yyR_(圆形):1yyrr(长形),因此F2中扁形块根占,其中YYRR是纯合子,占,其余都是杂合子,所以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______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______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____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F1的基于型为YyRr,F1自交所得F2中,黄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1:2,即其中Yyrr占,因此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占×=.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由此可推知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测交可用来鉴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测交所得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为1:1:1:1,可见该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这一基本条件.

(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则否认了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的说法.

(4)DNA分自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故答案为:

(1) 终止密码(子) 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3)SⅢ

(4)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碱基互补配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遗传学家研究玉米A、B、C、D和E五个基因和植株高矮的关系,这五个基因各有二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分别为:A1和A2; B1和B2;C1和C2; D1和D2;E1和E2.若只考虑单一基因效应,则不同基因型的平均株高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上表资料推定影响玉米植株高矮有关基因有3个

B根据上表资料推定不影响玉米植株高矮有关基因有3个

CA1对A2为完全显性,B1对B2为不完全显性

DC1对C2为不完全显性,E1对E2为完全显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B、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影响玉米植株高矮有关基因有3个,不影响的有2个,A正确、B错误;

C、A2对A1是完全显性,B1对B2是共显性,C错误;

D、C1对C2是完全显性,D1对D2是共显性,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淄博校级期末)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子代,则子代的成熟植株中(  )

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有9种基因型

C高产抗病类型占

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有茸毛的基因型是Dd(DD幼苗期死亡),无茸毛基因型为dd,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茸毛:无茸毛=2:1,A错误;

B、由于DD幼苗期死亡,所以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6种基因型,B错误;

C、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高产抗病类型为AaDd,占=,C错误;

D、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宽叶有茸毛类型为AADd和AaDd,占+=,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AaBb个体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遗传时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为1:1

C若AaBb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其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D个体中的Aa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两对基因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控制的相对性状遗传时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生物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雄配子多,雌配子少,B错误;

C、若AaBb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其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C正确;

D、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可以是常染色体遗传,如Aa×Aa,也可以伴X遗传,如色盲中XBXb×XBY后代,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纯黄果肉光滑桃授粉给纯白果肉毛桃,F1是黄果肉毛桃.F1测交,测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比例是1:1:1:1;F1自交,在F2中纯合黄果肉毛桃所占的比例是______.按完全显性遗传,两个杂合体(涉及独立遗传的A、a和B、b两对基因)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型,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2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是9:3:3:1,则F2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F2______

正确答案

AaBB和AABb

解析

解:纯黄果肉光滑桃授粉给纯白果肉毛桃,F1是黄果肉毛桃.F1自交,F2中有黄果肉毛桃:黄果肉滑桃:白果肉毛桃:白果肉滑桃=9:3:3:1,其中纯合黄果肉毛桃所占的比例是.由于两个杂合体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型,则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2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是9:3:3:1,若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F2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为;若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F2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为

故答案为:

    AaBB和AAB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吉安校级月考)已知小麦种子的颜色遗传受到三对基因的控制,此三对基因的影响力均相等且具有累加作用,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aabbcc颜色为纯白色,基因型AABBCC颜色为深红色.设定纯白色为第一级,深红色为最高级.若亲代为AABBCC×aabbcc得F1,F1自交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有七种不同深浅的颜色

BF2中出现第二级的几率为

CF2中出现几率最高的是第五级

DF2中出现第三级的几率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已知,小麦种子的颜色遗传受到三对基因的控制,且具有有累加作用,即性状受显性基因的个数决定,F1基因型为AaBbCc,只有一种表现型,F2显性基因的个数最少0个,最多6个,所以F2表现型最多7种,A错误;

B、F2中第二级为含有1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因此,F2中出现第二级的机率为×××3=,B错误;

C、F2中出现几率最高的是含有3个显性基因的第四级,C错误;

D、F2中第三级为含有2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因此,F2中出现第三级的机率为×3+×3=,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如果具有下列所示基因的生物自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由于Aa、Bb、Dd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7:9:9:9:3:3:3:1,A错误;

B、由于AA为纯合,所以只有两对基因:Bb、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B正确;

C、由于AA、bb为纯合,所以只有一对基因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C错误;

D、由于DD为纯合,又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后代在正常情况下性状分离比为3:1,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株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子代植株接受aabb植株的花粉,形成的后代基因型有4种,且比例为1:1:1:1

B如果子代植株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该植株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C如果子代植株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该子代植株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

D如果该植株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且A和a位于性染色体上,则不能确定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一定是雌性个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如果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子代植物接受aabb植株的花粉,即AaBb×aabb,则后代有4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1:1:1,A正确;

B、子代植物(AaBb)自交,后代虽然只有两种表现型,但单独看每一对性状,若子代比例均接近3:1,则该植物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

C、如果子代植物(AaBb)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产生的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其中A_bb、aaB_和aabb表现型不同于该子代植物(AaBb),它们所占比例为,C正确;

D、如果该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且A和a位于性染色体上,若A和a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为雌性个体,若A和a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不能确定AaBb的植株的性别,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

(1)开黄色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开白花的纯种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

(2)通过图解说明基因与控制的性状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开白花的纯种植株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帮助他完成.

①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②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自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并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说明其遵循______遗传规律

②F2植株中开黄花和开白花之比为______.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__

③有的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为使培育年限最短,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意分析可知,有B基因存在时,开白花,没有B基因有A基因存在时,开黄花,所以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开白色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aB_、aabb,所以开白花的纯种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

(2)图中生物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即两对等位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决定一对相对性状.

(3)①在只有白花纯种的情况下,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AAbb),可以选择基因型为AABB、aabb 的两个品种行杂交,得到F1种子AaBb.

②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自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并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4)①由于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l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再F1自交得F2种子,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并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不断重复自交,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就可以得到纯种.

②F1AaBb自交,后代F2植株中开黄花(A-bb)的占×=,则黄花和开白花之比为3:13.F2植株中开黄花中AAbb占1份,Aabb占2份,所以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

③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故答案为:

(1)AAbb或Aabb   AABB、aaBB、aabb

(2)两对等位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决定一对相对性状

(3)AABB  aabb   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4)基因的作用组合   3:13      单倍体育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某科研小组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诱变当代未出现新性状.将诱变当代相互交配,诱变1代也未出现新性状,但随机交配后的诱变2代出现了突变新性状残翅和多毛(如下图所示).已知控制翅型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毛量的基因用B、b表示,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1)翅型和毛量两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分别为______

(2)为筛选出纯合正常翅多毛的果蝇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2代中正常翅多毛个体与基因型为______纯合个体杂交,选出后代表现型为______的亲本即可.

(3)将未处理的野生型果蝇与诱变2代中的隐性纯合果蝇交配,再让F1(表现型均为野生型)与隐性纯合果蝇测交,预期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研究人员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后,重复上述实验,F1表现型仍均为野生型,F1与隐性纯合果蝇测交,发现有一个F1果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正常翅正常毛:残翅多毛=1:1.那么,这一例外F1果蝇的出现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请在图2画出例外F1果蝇体细胞中基因的分布.(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基因位置)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图1中杂交实验可知,残翅和多毛属于隐性性状.

(2)诱变2代中,正常翅、多毛的基因型是A_bb,为筛选出纯合正常翅多毛的果蝇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2代中正常翅多毛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或aaBB)纯合个体杂交,进行判断,如果正常翅、多毛个体是纯合子,则与aabb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为全部为正常翅多毛,与aaBB杂交则杂交后的全部为正常翅正常毛.(3)未处理的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诱变2代中的隐性纯合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让二者交配,得到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均为野生型),让其与隐性纯合果蝇测(aabb)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翅正常毛:正常翅多毛:残翅正常毛:残翅多毛=1:1:1:1.

(4)如果偶然发现一组F1果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正常翅正常毛:残翅多毛=1: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说明该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改变,即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A、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发生的变化如下图:

故答案为:

(1)残翅、多毛

(2)aabb(或aaBB)  全部为正常翅多毛(或全部为正常翅正常毛)

(3)正常翅正常毛:正常翅多毛:残翅正常毛:残翅多毛=1:1:1:1

(4)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内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请回答问题.

(1)控制酶2和酶3合成的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引起黑色素无法合成而导致白化病.但是,如果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化,却不会引起白化病,原因是______

(2)生物的一切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人的肤色这种性状就是一些基因通过控制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的.

(3)已知编码酶1、酶2、酶3的基因分别为A、B、C,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出现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食物中含有酪氨酸

酶的合成

解析

解:(1)酶1能将细胞中的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当人体只缺乏酶1时,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但人体可以从食物中吸收酪氨酸(或转氨基作用合成酪氨酸),因此也能正常合成黑色素.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图示显示人的肤色这种性状就是一些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的.

(3)由第(1)题可知,当人体只缺乏酶1时,不会引起白化病,即基因型为__B_C_的个体表现正常,因此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正常的概率为,出现白化病的概率为1-=

故答案为:

(1)食物中含有酪氨酸   

(2)酶的合成

(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亲本杂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后代有4种表现型

B后代有6种基因型

C亲本各产生2种配子

D后代基因型比为1:3:3:1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有2×1=2种表现型,A错误;

B、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有2×2=4种基因型,B错误;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C正确;

D、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基因型之比为AaBB:AaBb:aaBB:aaBb=1:1:1:1,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对玉米株高的作用相等.已知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10cm,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26cm.如果已知亲代玉米是10cm和26cm高,则F1的表现型及F2中可能有的表现型种类是(  )

A12cm、6种

B18cm、6种

C12cm、9种

D18cm、9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已知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10cm,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26cm,每个显性基因对高度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则每含一个显性基因玉米增高(26-10)÷8=2cm.aabbccdd和AABBCCDD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Dd,含4个显性基因,表现型为10+4×2=18cm.F2中的基因型有:含8个显性基因的、含7个显性基因的…不含有显性基因的,共有9种情况,所以F2中可能有9种表现型.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问题:

Ⅰ.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______

(2)用双杂合体雄蝇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交实验,母本果蝇复眼为______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______

Ⅱ.大部分普通果蝇身体呈褐色(RR),具有纯合隐性等位基因rr的个体呈黄色.但是,即使是纯合的RR品系,如果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长成的成体也为黄色,这称为“表型模拟”.

(1)上述“表型模拟”说明生物性状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

(2)现有一只黄色的果蝇,你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rr还是“表型模拟”.

方法步骤:

第一步:用该未知基因型黄色果蝇与______交配;

第二步:将孵化出的幼虫用______饲养,其他条件适宜;

第三步:观察成虫体色.

结果预测:如果后代出现了______色果蝇,则所检测果蝇为“表型模拟”;

如果子代______,则所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rr,不是“表型模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Ⅰ.(1)a和b是隐性基因,a控制朱砂眼,且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所以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aaBB、aaBb.

(2)用双杂合体雄蝇K(AaBb)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aabb)进行测交实验,因为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所以母体果蝇复眼为白色.它们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AaBb):白眼(aabb)=1:1,由此可见,A和B基因的遗传表现为连锁遗传,说明父本的A、B基因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Ⅱ.(1)由题意知,果蝇体色的“表型模拟”是指基因型为RR和Rr的个体在用不同食物饲喂,体色不同,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长成的成体的体色与基因型为rr个体相同,为黄色,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一只黄色的果蝇是隐性纯合子,还是表型模拟,实验原理是:如果是隐性纯合子,基因型为rr,与基因型为rr个体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都是rr(黄色),如果是表型模拟,该个体的基因型为RR或者Rr,与基因型为rr个体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Rr或者是Rr和rr,用不含有银盐食物饲养,后代表现为全部褐色或褐色:黄色=1:1,因此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该未知基因型黄色果蝇与用不含银盐食物饲养的黄色果蝇(rr)交配;

第二步:孵化出的幼虫用不含银盐的食物养,其他条件适宜;

第三步:观察成虫体色.

预期结果及结论:

如果后代出现了褐色果蝇,则所检测果蝇为“表型模拟”;如果子代全为黄色,说明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rr,不是“表型模拟”.

故答案为:

Ⅰ.(1)aaBb和aaBB

(2)白            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Ⅱ.(1)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2)用不含银盐食物饲养的黄色果蝇(rr)   不含银盐的食物    褐      黄色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