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尖头野山椒果实桔色和淡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果实形状圆头和尖头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将桔色品种甲与淡黄色品种乙进行杂交.子代都是桔色.在子代中发现一株圆头变异植株丙.丙进行自交结果如图

(1)将F1圆头淡黄个体与品种乙杂交,子代表现型为圆头淡黄:尖头淡黄=1:1.将F1圆头淡黄个体与品种甲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2)圆头变异来自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该基因不仅控制野山椒的果形,还有______的遗传效应.

(3)植株丙的基因型是______.丙自交所得F1中圆头桔色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果实桔色、淡黄色和果实形状圆头、尖头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F1的比例为6:2:3:1,说明BB显性纯合时有致死效应.根据F1圆头淡黄个体与品种乙杂交,子代表现型为圆头淡黄:尖头淡黄=1:1.可推测出F1圆头淡黄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品种乙的基因型为bbdd.又桔色品种甲与淡黄色品种乙进行杂交,子代都是桔色,推测桔色品种甲的基因型为bbDD.因此,将F1圆头淡黄个体与品种甲杂交即Bbdd×bbDD,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圆头桔色:尖头桔色=1:1.

(2)由F1的比例为6:2:3:1,可判断BB显性纯合时有致死效应.

(3)由F1的比例为6:2:3:1,可推测出植株丙的基因型是BbDd.丙自交所得F1中圆头桔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和BbDd.

答案:(1)圆头桔色:尖头桔色=1:1

(2)纯合致死(或影响个体生活力)

(3)BbDd     BbDD和BbDd(缺一不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黄粒(A)高杆(B)玉米与某表现型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杆占,黄粒矮杆占,白粒高杆占,白粒矮秆占,则双亲基因型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AaBb×AABb的后代都含A,所以后代应是黄粒高秆:黄粒矮秆=3:1,A错误;

B、AaBb×Aabb的后代黄粒高秆:黄粒矮秆:白粒高秆:白粒矮秆=3:3:1:1,B正确;

C、AaBb×AaBb的后代黄粒高秆:黄粒矮秆:白粒高秆:白粒矮秆=9:3:3:1,C错误;

D、AaBb×aaBB的后代黄粒高秆:白粒高秆=1:1,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

①实验1中F1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实验2中亲本扁盘形的基因型为:______,亲本长形的基因型为:______

③F2中圆形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表现型为______形的品种植株与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表现型为______,基因型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a.实验2中扁盘×长,其F1为扁盘,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

b.实验1和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

实验1:圆甲为AAbb,圆乙为aaBB;

实验2:扁盘为AABB,长为aabb.

c.实验1的后代(F2)中,圆形果实基因型为(A_bb和aaB_),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其中纯合子占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表现型为长形的品种植株与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表现型为扁盘形,圆形,长形,比例为1:2:1,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1:1:1.

故答案为:

(1)2        自由组合

(2)①AaBb         ②AABB     aabb      ③4(2分)   

(3)长      扁盘形,圆形,长形           1:1:1: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颍上县校级月考)小鼠A基因决定黄色皮毛,R决定黑色皮毛.同时具有A、R基因时表现灰色皮毛,只有a、r基因时表现白色皮毛.现有一只灰色雄鼠和一只黄色雌鼠交配,统计多次交配产下的子代的表现型比例如下:黄色,灰色,黑色,白色.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AaRr♂,Aarr♀

BAaRr♂,AaRr♀

CAarr♂,AaRr♀

DAaRR♂,Aarr♀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题干“A、R同时存在则皮毛呈灰色(B_R_),无A、R则呈白色(bbrr)”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灰色雄鼠为A_R_,黄色雌鼠为A_rr.后代出现白色小鼠aarr,则可知亲本中灰色雄鼠基因型为AaRr,雌鼠基因型为Aarr.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图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的生物体的概率为

B乙图中黑色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丙图表示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

D丁图细胞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2×1/4=1/8,A正确;

B、乙图中黑色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于父母正常而子代患病,所以不隐性遗传;又患者都是男性,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

C、丙图所示为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这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从母亲遗传来的X染色体是XA或Xa,为患者的概率是1/2,C正确;

D、丁图细胞着丝点分裂,但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是5条,为单数,应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不是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黄色圆粒)______(绿色圆粒).

(2)在F1中,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为_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如果用F1的一株黄色圆粒双杂合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杂交后代的比例和上述分析,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和yyRr(绿色圆粒).

(2)在杂交后代F1中,基因型有6种,表现型有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非亲本类型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中纯合子占比例是=

(3)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2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4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故答案为:

(1)YyRr   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YyRR或YyRr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______

(2)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Ⅲ组F2的无色素植株中的纯合子占的几率为______

(3)若从第Ⅰ、Ⅱ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右上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可推知无色素的基因型为A _ B _、aa_ _,有色素的基因型为A_bb.由品系1×品系2→F1(无色素)---→有色素、无色素,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野生型纯种基因型为AAbb.突变品系1 X 野生型(AAbb)→F1有色素(A_bb)→有色素、无色素,看推知该F1基因型为Aabb,进而可推知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aabb.

(2)由于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都是纯合体,又由第Ⅲ组实验可推知品系2的基因型为AABB,则Ⅱ组中:P:AAbb×AABB→F1AABb,自交F2:AABB、AABb、AAbb,其中AABB、AABb为无色素.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AABB.

第Ⅲ组实验图解如下:

则F2中无色素纯合子所占比例=(+)÷()=

(3)第Ⅰ组实验:P:aabb×AAbb→F1Aabb,自交F2:A_bb(有色素)、aabb(无色素).由Ⅰ、Ⅱ组遗传可知:Ⅰ组F2有色素的基因型为A_bb(1AAbb、2Aabb),Ⅲ组F2有色素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可从第I、Ⅱ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同理可推知从第I、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4)由“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可转换为如下图示:

故答案为:

(1)aabb

(2)AABB    

(3)    

(4)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控制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以下是两个遗传的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以下问题:

(1)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3)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4)请选用表中亲本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育种方案,要求用最简洁的方法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______

(5)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毒的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毒大豆品种.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是否成功的标准是______,具体的检测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BbRR

BbRr

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3:1:6:2

BR与BR、BR与Br

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培育的植株抗病毒

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株和不抗病植株,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

解析

解:(1)组合一母本子叶深绿不抗病,父本子叶浅绿抗病,子代为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说明子叶颜色是测交,而抗病是显性性状,所以父本的基因型是BbRR,母本是BBrr;组合二中父本抗病母本不抗病,后代出现抗病和不抗病所以父本是BbRr,母本是BBrr.

(2)由题意分析可知,表格中F1中的叶浅绿抗病的基因型都是BbRr,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B-R-:B-rr:bbR-:bbrr=9:3:3:1,因为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所以B-R-:B-rr=9:3,因为BB与Bb表现型不同,分别是深绿色和浅绿色,所以后代中子叶深绿抗病(BBR-):子叶深绿不抗病(BBrr):子叶浅绿抗病(BbR-):子叶浅绿不抗病(Bbrr)=3:1:6:2.

(3)由题意分析可知,表格中F1中的叶浅绿抗病的基因型都是BbRr,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的原生质体的基因型是BR、Br、bR、br.根据题意,子叶深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BBR-,所以可以用BR与BR或BR与Br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培养.

(4)已知子叶深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BBR-,要用最简洁的方法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可以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BbRR)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5)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毒的大豆进行遗传改良,如果培育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毒能力,说明改良成功.可以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株和不抗病植株,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

故答案是:

(1)BbRR    BbRr

(2)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3:1:6:2

(3)BR与BR、BR与Br

(4)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

(5)培育的植株抗病毒    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株和不抗病植株,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病毒感染或接种该植株,观察其是否抗病毒)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狗的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短毛(D)对长毛(d)为显性.现有两只黑色长毛的狗交配,共生出28只黑色长毛小狗和9只白色长毛小狗,这对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分别是(  )

ABbdd和Bbdd

BbbDD和bbDd

CbbDD和bbDD

DbbDd和bbD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题意亲本是两只黑色长毛,所以它们的基因组成必定有B_dd.又后代中有黑色(B_)狗,也有白色狗(bb),说明出现了性状分离,因此亲本都是杂合体Bb,所以两只白色短毛的亲代狗的基因型都是Bbdd.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种鱼类(XY型)的灰鳞(A)对白鳞(a)为显性,研究人员为了进一步确定该基因在哪类染色体上,选用到了纯合的灰鳞和白鳞,它们雌雄均有.

(1)若要进行实验来判断灰鳞雌鱼是否是纯合,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交配方式).

(2)正式实验时.一组用纯合灰鳞雌鱼与白鳞雄鱼杂交,另一组用______杂交,观察并比较两组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以得出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3)现已证明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在研究中发现,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发生显性突变(b→B)时,其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并阻碍灰鳞基因表达的______阶段.由此可以推断,白鳞鱼的相关基因型有______种.现有一灰鳞个体与一白鳞个体杂交,全部子代中灰鳞个体:白鳞个体=1:3,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灰鳞)、______(白鳞).

(4)在群体中发现有一变异个体,基因组成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该个体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若该个体能正常繁殖,子代能正常发育,则该个体测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检测某一显性动物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测交法,即用该灰鳞雌鱼与白鳞雄鱼杂交.

(2)判断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可用正交和反交法,即一组用纯合灰鳞雌鱼与白鳞雄鱼杂交,另一组用纯合灰鳞雄鱼与白鳞雌鱼杂交,观察并比较两组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反之则位于性染色体上.

(3)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发生显性突变(b→B)时,其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因此阻碍的是灰鳞基因表达的转录阶段.灰鳞(A)对白鳞(a)为显性,B基因的表达产物能阻碍灰鳞基因表达,由此可以推断,白鳞鱼的基因型为A_B_(AaBb、AaBB、AABb、AABB)、aa__(aaBB、aabb、aaBb),共有7种.现有一灰鳞个体(A_bb)与一白鳞个体杂交,全部子代中灰鳞个体(A_bb):白鳞个体=1:3,其中“1:3”是1:1:1:1的变式,说明该交配的类型为测交,由此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灰鳞)、aaBb(白鳞).

(4)图中有2个A基因,且分布在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可见其形成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B:AA:aB:Aa=1:1:1:1,其中AA和Aa中都有一个A基因不能表达,则该个体测交产生的后代为AaBb(白磷):AAab(灰鳞):aaBb(白磷):Aaab(A基因不能表达,白磷),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灰鳞个体:白鳞个体=1:3.

故答案为:

(1)测交(与白鳞雄鱼杂交)

(2)纯合灰鳞雄鱼与白鳞雌鱼

(3)转录  7    Aabb    aaBb

(4)染色体变异    灰鳞个体:白鳞个体=1: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让F1与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通过该测交实验不能了解到(  )

AF1的基因型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

CF1相关基因的结构

DF1产生配子的比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让F1与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可以验证F1的基因型是双杂合子,A正确;

B、通过测交实验可以验证F1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B正确;

C、通过测交实验可以验证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验证F1相关基因的结构,C错误;

D、通过测交实验可以验证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9:1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1:1,非甜与甜比例3:1

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1:1

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甜与非甜比例3:1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杂交得到Fl为AaBb,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其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F2中黄色非甜(A_B_)占,红色甜(aabb)占,二者之比是9:l,A正确;

B、单看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它们均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因此会出现3:l的比例,B错误;

C、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FlAaBb与aabb进行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1:1,C正确;

D、单看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它们均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因此测交结果均为1:1,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类的X染色体上的有一个色觉基因(A),能编码两种光受体蛋白:吸收红光的受体蛋白和吸收绿光的受体蛋白;在7号染色体上还有编码蓝光受体蛋白的基因(D),这三种光受体蛋白分别在三种感光细胞中表达,当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到视网膜时,这三种感光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然后通过视神经传至视觉中枢,即可产生某种色觉.当A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a时,人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当D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d时,人不能分辨蓝色;当D基因和A基因都发生突变时,此人即为全色盲.

(1)对三种感光细胞来说,不同波长的光作为刺激,能引起其膜______变化,导致感光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2)D,d基因和A,a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当夫妇双方的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时,他们生一个全色盲孩子的概率是______

(3)X染色体上还有一个编码凝血因子Ⅸ的基因(H),该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h时,凝血因子Ⅸ失去活性,从而引起血液无法凝固,这是一种血友病,称为血友病B;以下是B.Rath在1938年调查的一个家系的系谱图(2号在调查时已经死亡,且只知道其为血友病B患者,不知其是否为红绿色盲患者):

分析系谱图可知,Ⅱ代3号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______染色体一定发生了______.若2号只为血友病B患者,则3号的基因型是______,在这种情况下,若3号再生一个男孩,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比两病兼患的可能性要______(填“大”或“小”或“一样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三种光受体蛋白分别在三种感光细胞中表达,当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到视网膜时,这三种感光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然后通过视神经传至视觉中枢,即可产生某种色觉,说明对三种感光细胞来说,不同波长的光作为信号或刺激,能引起其膜电位变化,导致感光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2)D,d基因和A,a基因分别位于X和7号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若夫妇双方的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时,他们生一个全色盲ddXaY孩子的概率是×=

(3)图中Ⅱ-3正常女性的儿子有的只患色盲、有的只患红绿色盲、有的两病兼患、有的完全正常,则其基因型可能是XHAXha、XHaXhA,而且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两条X染色体一定发生了 交叉互换,产生了XHA、Xha、XhA、XHa四种配子.若2号只为血友病B患者,说明a与H连锁,则3号的基因型是 XHaXhA,在这种情况下,再生一个男孩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比两病兼患的可能性要大.

故答案为:

(1)电位

(2)自由组合     

(3)两条X   交叉互换        XHaXhA    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芦笋乃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又名石刁柏.因其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研究表明芦笋是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其中在X的非同源区段的基因D、d控制叶的性状,在最后一对常染色体(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b能控制矮杆性状,据此分析回答:

(1)芦笋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使用价值.被人们食用后,芦笋细胞中的大量蛋白质最终会被消化为氨基酸,然后通过______方式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

(2)如果分析石刁柏的核基因组,需要至少研究______条染色体;若一株石刁柏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最可能是亲代中______植株的减数分裂发生异常所致.

(3)用表现型均为高杆阔叶雌雄植株杂交,F1的植株中有表现为矮杆,只有雄性植株中有窄叶性状出现,由此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F1代表现型为高杆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在F1植株开花前,随机拔掉一半高杆植株,让剩余的F1随机传粉,F2中表现型为高杆的植株比例为______,雌性个体中窄叶个体占______

(4)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某蔬菜基地选择了基因型为______植株通过______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芦笋可直接食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石刁柏共含有9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是性染色体XY,因此其基因组需要至少研究10条染色体(8+X+Y);性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石刁柏是由含有X的卵细胞和含有Y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YY精子形成的原因是,亲代中雄性植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异常分配所致.

(3)由以上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DXd×BbXDY.F1代表现型为高杆阔叶的雌株(B_XDX_)中,纯合子的比例为,因此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值为:(1-)=1:5.在F1植株开花前,随机拔掉一半高杆植株,则剩余的F1中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即BB占、Bb占、bb占,由此可以计算出B的基因频率为、b的基因频率为,让剩余的F1随机传粉,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2中表现型为高杆的植株比例为=.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XDXd),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DY、XdY,因此雌性个体中窄叶个体占=

(4)由于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所以生产实践中应选择培养雄性石刁柏,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体方法为:取雄株体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故答案为:

(1)直接     主动运输

(2)10    雄性

(3)BbXDXd×BbXDY    1:5      

(5)XY    植物组织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A)为显性,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AaBb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3+1):(3+1)=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3+3):(1+1)=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aaBb.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