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先考虑A和a这对基因,则__×aa→Aa,所以亲本的AA,再考虑B和b这对基因,__×bb→Bb:bb=1:1,所以亲本为Bb,综合起来可知,亲本为AABb.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东至县校级期中)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B)、褐色(aaB)、红色(Abb)和黄色(aabb).

(1)若图1示为一只黑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A与a发生分离的时期是______.A与A分离的时期是______,该细胞以后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能产生______种染色体组成的配子,有______种可能.

(2)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是______

(3)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图2所示,该过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______,从而控制性状.

(4)已知狗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

调查方案: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狗进行调查.

②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狗的______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型为AaBb的狗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时,A与a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与A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染色体组型是一种,可能性是四种.

(2)黄色小狗的基因型是aabb,因此两只黑色狗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产下褐色纯合小狗的基因型是aaBB=,因此产下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是

(3)由题图可知,该图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4)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如果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与性别无关,因此可以选用该隐性性状的雌狗与正常性状的雄狗杂交,根据杂交后代雌雄个体间的比例差异判断基因的位置,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后代的雌性个体都是显性性状,雄性个体都是隐性性状;如果杂交后代雌性、雄性个体都是显性性状,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故答案为: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  4

(2)

(3)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4)性别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鼠的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T)对长尾(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当两对基因都为纯合态时在胚胎期是致死的.则两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小鼠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A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4:1:1

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3:1:1

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9:3:3:1

D全为黄色短尾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题意,当两对基因都为纯合态时在胚胎期是致死的,所以两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AaTt.黄色短尾鼠交配时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Y_T_、Y_tt、yyT_、yytt,但是由于两对基因都为纯合态时在胚胎期是致死的,所以只有2AATt、2AaTT、4AaTt、2Aatt、2aaTt五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比例为2:2:4:2:2.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4:1:1.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A 基因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翻译提前终止.突变后的序列是______

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______

(2)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用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在下表中补充画出其它两种类型(用横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②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______,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______类型;

b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______,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______类型;

c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2: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丙类型.

(3)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杂交,产生子代植株花全是粉色.则纯合白色植株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A 基因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为CTC CGA,则模板链为GAG GCA,对应的密码子为CUC CGA,若基因模板链的互补链中的一个C被T替换,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可以推知第三个C变为T,突变后的序列为CTC TGA;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模板为亲代DNA的两条链,故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突变基因与正常基因的比例始终为1:1.

(2)①根据题意,A、a与B、b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是一种类型,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A和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种是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具体图示见答案.

④a.若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符合甲类型,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其能形成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B、Ab、aB、ab),后代植株花将具有三种花色,粉色(A_Bb):红色(A_bb):白色(A_BB 或aa__)=3/4×1/2:3/4×1/4:(1-3/4×1/2-3/4×1/4)=6:3:7;

b.若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乙种类型,亲本将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B和ab),这两种配子随机组合产生三种基因型后代分别是AABB(白色):AaBb(粉色):aabb(白色)=1:2:1,即粉色:白色=1:1.

(3)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或aa__,共有5种,即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纯合白花为AABB、aaBB和aabb,纯合红花为AAbb,粉色基因型为A_Bb,由于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杂交,产生子代植株花全是粉色,则符合题意的纯合白花为AABB或aaBB.

故答案为:

(1)CTC TGA(TGA)  1:1

(2)①

④、a粉色:红色:白色=6;3:7     甲     b、粉色:白色=1:1     乙

(3)AABB或aaB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果蝇的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2对不同的常染色体上,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有关子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纯合体占

B有2种表现型

C有6种基因型

D不可能有aabb基因型的个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代纯合体占,A错误;

B、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为2×1=2种,B正确;

C、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为3×2=6种,C正确;

D、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代不可能出现aabb的基因型,D正确.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质粒重组,需要的两类酶是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

①亲代M的基因型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DDgg      b.Ddgg

②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DDGG     b.DDGg    c.DdGG      d.DdGg

(3)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______(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______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通过记录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与胚胎总数,可计算得到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算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b

b、d

N

非姐妹染色单体

解析

解:(1)要将G基因与质粒重组,首先要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含有G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载体,再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2)17号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D、d,有纯合基因dd存在的时候,胚胎发出红色荧光,D_无红色荧光.转基因G_表达绿色荧光,gg无绿色荧光,且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也整合到17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之间为连锁遗传.亲代M的胚胎无荧光,因此其基因型为Ddgg,遗传图解如下:

由此可推知亲代M的基因型是Ddgg,子代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DDGg,DdGg.

(3)由以上分析可知,D、G在基因分离时候会出现连锁现象,亲本N只能产生两种配子,即DG和dg,与M杂交时不会出现红绿荧光(ddG_)这样的表现型,若出现,则说明N产生了基因型为Dg的配子,可见其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若亲代N产生的配子中重组的配子(dG和Dg)占的比例为x,则dG占的比例为,又因亲代M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g、dg,则可知子代胚胎中红•绿荧光胚胎的概率为,即:=,可推出重组的配子比例为:4×

故答案为: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2)①b    ②b、d

(3)N   非姐妹染色单体   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自交得F2,采用逐对分析计算:(1)F1(AaBbCc)形成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

(2)F2的基因型种类数为3×3×3=27种.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为MmBb(这两对基因不连锁)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的个体占总数的(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基因型为MmBb(这两对基因不连锁)的水稻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其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的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四种,以其中一种为例计算,如出现AABB的概率:AaBb×AaBb,前一个亲本给出AB的概率为×=,后一个亲本给出AB的概率与之相同,为,两个亲本同时给出AB和AB的概率为×=.同理可得aaBB、AAbb、aabb出现的概率均为,四个加起来+++=,基因型为MmBb(这两对基因不连锁)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的个体占总数的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A、a和B、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两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BAABB与aabb杂交,F2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C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D如果后代中表现型比例接近1:1: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和aabb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AABb与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所以不会出现纯合子,A正确;

B、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中纯合子(AABB、AAbb、aaBB、aabb)占,B正确;

C、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C正确;

D、如果后代中表现型比例接近1:1: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将分别是1:3,1:2:1和1:1

B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将保持不变

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均变小

D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都属于无籽果实,但二者培育的原理不同;无籽西瓜的无籽性状不能遗传下去,而无籽番茄的无籽性状则能遗传下去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如果具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将分别是1:3,1:2:1和3:1,A错误;

B、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则Aa占48%,因此A的基因频率=16%+48%÷2=40%,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40%×40%=16%,B正确;

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由于该单倍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不育,不会结出稻穗,C错误;

D、无籽番茄与无籽西瓜培育的原理不同,无籽番茄是采用了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无籽性状不能遗传下去;无籽西瓜培育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无籽性状能遗传下去,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体内的半乳糖必须转化为葡萄糖-1-磷酸才能供机体利用,否则血液中半乳糖积累就会患半乳糖血症,出现生长缓慢、肝部肿大、白内障等症状.已知半乳糖代谢过程需要三种酶,缺少任何一种酶都会造成相应的半乳糖血症,控制三种酶合成的基因分别为显性基因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半乳糖血症的致病机理可以说明:基因可以控制______,从而通过影响代谢决定生物性状.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婴儿不能母乳喂养,因为______

(2)家族系谱图中Ⅱ-1和Ⅱ-2患者经过基因诊断,基因型分别为AAbbcc和aaBBCC,那么Ⅱ-3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结果与权威部门发布的发病率不相符,可能的原因是样本太小,或者是______

(3)如果人类有一种单基因的显性遗传病,但不知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我们可以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统计患者的性别比例,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预测.

①如果患者中______,则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如果患者中______,则该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③如果患者中______,则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干信息“已知半乳糖代谢过程需要三种酶,缺少任何一种酶都会造成相应的半乳糖血症”可知,

基因可以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婴儿不能母乳喂养,因为乳汁含有乳糖,消化后吸收的半乳糖不能被细胞转化利用.

(2)Ⅱ-1和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和aaBBCC,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BbCc,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正常(A_B_C_)的概率为,后代中不携带致病基因(AABBCC)的概率为,而Ⅱ-3为正常个体,因此Ⅱ-3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结果与权威部门发布的发病率不相符,可能的原因是样本太小,或者是没有随机取样.

(3)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统计患者的性别比例.

①如果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则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如果患者中全是男性,则该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③如果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相当,则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酶的合成乳汁含有乳糖,消化后吸收的半乳糖不能被细胞转化利用

(2)    没有随机取样

(3)女性多于男性全是男性男性与女性比例相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F2的分离比9:6:1可以推测出,圆形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扁盘形基因型为A_B_,即有AABB、AaBB、AaBb、AABb,长形基因型为aabb.

(3)F2扁盘植株共有4种基因型,其比例为:AABB、AABb、AaBb和AaBB,测交后代分离比分别为:A_B_;A_B_:A_bb);A_B_:Aabb:aaBb:aabb);A_B_:aaB_).

故答案为:

(1)2 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3)           扁盘:圆:长=1:2: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

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

C蓝色:鲜红色=9:7

D蓝色:鲜红色=15:1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设控制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纯合的蓝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纯合的鲜红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AaBb、Aabb、aaBb):鲜红色(aabb)=3:1.因此,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蓝色(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鲜红色(aabb)=15:1.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以下是以果蝇为材料的一组遗传研究实验,分析并回答.

(1)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与其发育形成的成体性别关系如下表:

①由表面知,雄果蝇的形成与受精卵中______染色体的数目密切相关.

②某雄果蝇身体有些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有些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这种变异属于______

(2)纯合灰体长翅与黑体残翅果蝇交配(有关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F1全是灰体长翅,将F1的雌、雄个体分别与黑体残翅果蝇交配,结果如图所示:

①显性性状是______;控制体色与翅型的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F1雌果蝇与黑体残翅雄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灰体残翅和黑体长翅果蝇的原因是______

②果蝇的体色和目艮色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黑体白眼果蝇与灰体红眼果蝇交配,F1中红颜都是雌性,白眼都是雄性,灰体与黑体果蝇都有雄有雌据此可知.亲代中灰体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  F1甲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灰体红眼雄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3)研究人员让一群灰体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灰体:黑体=35:1,则亲代灰体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分析表格中性别决定的情况可知,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含有2条X染色体则发育成雌性,含有一条X染色体发育成雄性,因此果蝇的性别取决于X染色体的数目.

(2)根据题意已知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而果蝇本身的基因型应该是XX,则说明右侧身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2)①题目中“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说明灰体长翅是显性性状.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黑体长翅=1:1”可以看出该果蝇的基因灰、长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属于连锁关系,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雌果蝇与黑体残翅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灰体残翅和黑体长翅果蝇的原因是F1雌性(灰体长翅)果蝇在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②黑体白眼果蝇与灰体红眼果蝇交配,F1中红眼都是雌性,白眼都是雄性,说明眼色与性别相关联,为伴X遗传,且红眼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XdXd、XDY;已知灰体是显性性状,后代中灰体与黑体果蝇都有雌有雄,说明是常染色体遗传,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Aa、aa,所以亲代中灰体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AaXDY,黑体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aaXdXd,F1中有四种基因型:AaXDXd、aaXDXd、AaXdY、aaXdY,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灰体红眼雄果蝇所占的比例是(1-×)××=

(3)由于灰体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F1中灰体:黑体=35:1,说明隐性个体黑体果蝇aa占.则在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设亲代灰体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x,则P(A)=x+=,x=.因此,亲代灰体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故答案为:

(1)X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①灰体长翅 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F1雌性(灰体长翅)果蝇在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②AaXD 

(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1)组合一中父本基因型是______,组合二中父本基因型是______

(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其比例为______

(3)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4)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组合一中的母本基因型为BBrr,由于F1的表现型都为抗病,所以父本基因型是BbRR;由于组合二的后代中出现了不抗病的后代,因此,组合二中父本的抗病基因组成为杂合子,即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1中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其自交后代F2的成熟植株中(bb幼苗阶段死亡)会出现子叶深绿抗病(BBR-):子叶深绿不抗病(BBrr):子叶浅绿抗病(BbR-):子叶浅绿不抗病(Bbrr),其比例为3:1:6:2.

(3)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Bb)植株杂交所得F1的成熟植株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Bb,让F1随机交配则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频率为BB、Bb、bb,但bb植株不能成熟,因此,成熟植株中B的基因频率为(+)÷=,即80%.

(4)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组合一中父本基因型为BbRR,让其自交得到子代,子代中深绿个体即为所需,此种方法只需一年即可得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也能在一年内获得子叶深绿抗病的纯合植株,但操作较为复杂,且题中具有RR的个体,而子叶深绿可通过性状表现直接选择,因此不宜选择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

故答案为:

(1)BbRR     BbRr

(2)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      3:1:6:2  

(3)80%

(4)用组合一的父本植物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