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2015秋•聊城校级期中)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纯合子的概念可知,AAXHXH 是纯合子;AaXHXH、AABb、aaXHXH都是杂合子.
故选:C.
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称为性状分离,A正确;
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遗传信息不同,即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
C、密码子位于mRNA上,C错误;
D、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移接属于染色体变异,二者都不是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隐性性状在显性个体中不能表现,但是隐性个体可以表现,A错误;
B、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决定的性状,B正确;
C、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C错误;
D、隐性性状只有在隐性纯合时表现出来,D正确.
故选:BD.
科学家对人群某一基因位点进行调查,发现等位基因A对基因a为显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A和Aa都表现出显性性状,A正确;
B、Aa表现出显性性状,aa表现出隐性性状,B错误;
C、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基因可能有a基因突变产生,也可能不是a突变产生A,而是A突变产生a,C错误;
D、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是患病性状,可能是正常性状,因此aa可能是正常的,D错误.
故选:A.
下列各组实验结果将出现性状分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性状分离的概念可知Bb×Bb→BB、Bb和bb,后代既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且比例是3:1,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故选:C.
有关纯合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纯合体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雌性配子所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A正确;
B、自交的个体雌性基因型是相同的,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比如AA,它是纯合子,那么它要自交,就一定是与它相同的基因型自交,后代就只有AA,所以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B正确;
C、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一定是纯合体,如纯合子AA与纯合子aa杂交,后代全部是杂合子Aa,C错误;
D、纯合体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雌性配子所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所以不含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C.
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A错误;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Aa→AA、Aa、aa,B错误;
C、纯合子可以是显性纯合,也可以是隐性纯合,C错误;
D、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杂合子能产生两种配子,所以纯合子与杂交后代中一定有杂合子,D正确.
故选:D.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和d是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A正确;
B、两个杂合子杂交后代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如Aa×Aa→AA、Aa、aa,B正确;
C、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个体是纯合子,C错误;
D、显性性状不一定稳定遗传,如Aa为显性性状,但其是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D正确.
故选:C.
为了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分别采用小鼠和豌豆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并回答.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对小鼠的毛色显性和隐性判断是______,根据该豌豆杂交实验结果,你认为豌豆种子粒型显隐性关系是______;植物育种学家在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方面比动物育种学家更容易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2)下表所示6个纯种品系果蝇的性状和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编号,品系a为显性性状,其余性状均为隐性性状.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行伴性遗传研究时,选择什么样的品系果蝇交配最恰当______(填品系代号).
②若通过翅和眼的性状,探究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否接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时,选择什么样的品系交配最恰当______(填系统代号).
③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受控于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如何通过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______.
(3)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是 另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控制直毛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交配,可产生黑身果蝇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1、2和3组实验结果不能判断小鼠的毛色的显、隐性;种皮是由母本珠被发育而来的,其基因型与母本相同,因此会表现出母本的性状.将第1次实验获得的部分种子做母本与皱粒豌豆父本杂交,收获的种子均为圆粒,说明第一次实验收获的种子的基因型对应的表现型均为圆粒,即圆粒相对于皱粒是显性性状.植物育种学家在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方面比动物育种学家更容易的关键因素是植物子代的数量多,有利于统计分析.
(2)①由表中信息可知,只有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进行伴性遗传研究时,选择a和b品系的果蝇交配最恰当.
②控制翅的性状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控制眼的性状的基因位于Ⅱ号和Ⅲ号染色体上,要探究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选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因此选择d和e品系的果蝇交配最恰当.
③要确定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采用正交和反交法.具体过程为:取直毛雌果蝇与分叉毛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或直毛雄果蝇与分叉毛雌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否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由以上分析可知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中灰身雄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
Bb,黑身雌蝇的基因型为bb,它们交配可产生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
故答案为:
(1)无法确定 圆粒对皱粒显性 子代的数量多,有利于统计分析
(2)①a和b ②d和e
③取直毛雌果蝇与分叉毛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或直毛雄果蝇与分叉毛雌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否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性
隐性性状是指(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测交后代既会出现显性性状,也会出现隐性性状,A错误;
B、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F1未显现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出现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B正确;
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可能是显性性状,也可能是隐性性状,如AA自交后代不会出现隐性性状,aa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显性性状.而杂合子自交后代既会出现显性性状,也会出现隐性性状,C错误;
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可能是显性性状,也可能是隐性性状.如AA的后代不会出现隐性性状,而aa的后代不会出现显性性状,D错误.
故选:B.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兔的白毛与黑毛是相对性状,但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
B、隐性性状是指在显性纯合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中表现不出来的性状,B错误;
C、一个杂合子既具有显性基因又具有隐性基因,自交后代可以出现纯合子,C错误;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AA和Aa个体的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不同,D正确.
故选:D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A正确;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B正确;
C、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C错误;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正确.
故选:C.
海洋中专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鱼变成雄鱼,且身体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注:两组红鲷鱼生长状况、条件及时间都相同).该实验可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的性状表现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A错误;
B、生物的性状表现由遗传物质决定,此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B错误;
C、没有木板时,雌鱼种群中没有出现雄鱼,而有木板时,雌鱼种群中出现了一条雄鱼,这说明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正确;
D、由该实验不能说明雌性红鲷鱼转雄性与激素调节的关系,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A错误;
B、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B错误;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正确;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短毛都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bDD是双显性性状,而BBdd是一显一隐性状,A错误;
B、AaCc是双显性性状,而aaCC是一隐一显性状,B错误;
C、BBCc和BbCC均是双显性性状,C正确;
D、ddEe是一隐一显性状,而ddee是双隐性性状,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