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番茄紫茎和绿茎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正常叶和却刻叶由基因B、b控制,植株茸毛的多少由基因D、d控制,3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茸毛多少,可将番茄植株分为浓毛型、多毛型和少毛型.用绿茎浓毛和紫茎少毛纯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1)番茄茸毛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F2中有______种基因型,F2紫茎多毛全部个体进行测交,其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3)科研人员取紫茎正常叶植株X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获得______,再用______处理其幼苗可获得二倍体植株.这些二倍体表型及其比例为:紫茎正常叶﹕紫茎缺刻叶﹕绿茎正常叶﹕绿茎缺刻叶=1:4:4:1.
①获得上述二倍体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___.
②植株X的基因型为______出现上述比例的主要原因是植株X产生花粉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答:(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番茄茸毛的浓毛、多毛和少毛互为相对性状.紫茎:绿茎=3:1,控制番茄茎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浓毛:多毛:少毛=1:2:1,植株的茸毛性状由基因D、d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此判断:DD为浓毛、Dd为多毛、dd为少毛.控制番茄茎的颜色紫色和绿色由基因A、a和植株的茸毛性状由基因D、d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由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Dd,则F2的基因型为3×3=9种.F2紫茎多毛A_Dd的比例:1AADd、
AaDd,则F2紫茎多毛全部个体进行测交,则紫色多毛:
×1×
+
×
×
=
,紫色少毛:
×1×
+
×
×
=
,绿色多毛:
×
×
=
,绿色少毛:
×
×
=
,所以紫色多毛:紫色少毛:绿色多毛了:绿色少毛=2:2:1:1.
(3)紫茎正常叶植株X进行了研究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低温)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其比例约为:紫茎正常叶﹕紫茎缺刻叶﹕绿茎正常叶﹕绿茎缺刻叶=AABB:AAbb:aaBB:aabb=1:4:4:1.⇒亲本的配子有AB:Ab:aB:ab=1:4:4:1,可知有四种配子类型,且Ab与aB最多,所以,其基因位置四个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如图,出现了基因的连锁现象及这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类型的基因重组,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
故答案为:(1)基因的分离
(2)9 紫色多毛:紫色少毛:绿色多毛了:绿色少毛=2:2:1:1
(3)单倍体植株 秋水仙素 染色体变异 AaBb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
下列对自由组合定律中自由组合的理解,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由此可见,自由组合的是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故选:D.
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情况所得到的F2基因型结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上),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豌豆形成的雌、雄配子的数目不等,雄配子多于雌配子,A错误;
B、1的基因型为YYRr,2的基因型为YYrr,3的基因型为YyRr,4的基因型是Yyrr;在F2中YYRr:YYrr:YyRr:Yyrr=2:1:4:2,所以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1=4>2,B错误;
C、豌豆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但也有少量分布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但豌豆基因Y(y)R(r)的载体只有染色体,C错误;
D、若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则F2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为;若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则F2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为
,D正确.
故选:D.
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1:4: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生物能产生4中配子,且Ab配子的比例为、aB配子的比例为
、AB配子的比例为
、ab配子的比例为
.
只有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才能形成纯合子,所以该生物进行自交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即34%.
故选:D.
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l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不同的概率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已知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三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c决定白色.因为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据叠加性,所以后代表现型与Aabbcc相同的个体有Aabbcc、aaBbcc、aabbCc.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就是AABBCC与aabbcc杂交,则F1为AaBbCc.让F1(AaBbCc)自交,将三对基因分别考虑,Aa×Aa后代是Aa的概率为,后代是aa概率为
;Bb×Bb后代是Bb的概率为
,后代是bb概率为
;Cc×Cc后代是Cc的概率为
,后代是cc概率为
.所以后代表现型与Aabbcc相同的概率为Aabbcc(
×
×
=
)+aaBbcc(
×
×
=
)+aabbCc(
×
×
=
)=
=
;表现型不同的概率是1-
=
.
故选:D.
在某植物体中,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现将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已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中具有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A正确;
B、F2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
=
,B正确;
C、F2中Aabb占×
=
,aabb占
,若Aabb的个体有120株,则aabb的个体约为60株,C正确;
D、在F2的双显性个体中有5种基因型,D错误.
故选:D.
波斯猫,性情温文尔雅,深受人们的宠爱,堪称猫中贵族.波斯猫毛的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
(1)若如图1所示为一只黑色波斯猫(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一个是______,另一个原因是______.
(2)两只黑色波斯猫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波斯猫,则这两只黑色波斯猫的基因型是______,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波斯猫的概率是______.
(3)波斯猫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图2所示,该过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______,从而控制性状.
(4)现有多对黑色杂合的波斯猫,要选育出纯合的红色波斯猫,请简要写出选育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第一步:______,得到F1;
第二步:选择F1中的波斯猫进行杂交.请在下面方框内用遗传图解的方法简要说明鉴定F1中红色雄性波斯猫是否为纯合子的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又1位点为A,2位点为a,所以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2)两只黑色波斯猫(A_B_)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波斯猫(aabb),则这两只黑色波斯猫的基因型是AaBb,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波斯猫(aaBB)的概率是×
×
=
.
(3)波斯猫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图2所示,该过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
(4)要选育出纯合的红色波斯猫,需要选择亲本中多对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F1;再选择F1中的波斯猫进行杂交筛选.从F1中快速选出纯合红色波斯猫的过程见答案.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
(2)AaBb
(3)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4)选择亲本中多对雌雄个体进行杂交
首先在F1中选出表现型为红色的雄性波斯猫,让F1的红色雄性波斯猫与多只黄色雌性波斯猫进行杂交(测交)即F1中A_ bb(♂)×aabb(♀);若杂交(测交)后代全部为红色波斯猫基因型为Aabb,则选出的红色雄性波斯猫为纯合子.若杂交(测交)后代有黄色波斯猫出现,则选出的红色雄性波斯猫为杂合子.
某植物的花色有白花、粉色花和红花三种,(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有人利用白花(甲)、白花(乙)、粉色花和红花4个纯合品种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粉红花×红花→F1:粉红花F2:3粉色:1红
实验二:白花(甲)×粉色花→F1:白花F2:12白:3粉色:1红
实验三:白花(乙)×红花→F1:白花F2:2白:1粉色:1红
回答问题:
(1)该植物的花色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定律.
(2)实验二中白花(甲)的基因型是______.实验二得到的F2代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若F2代中粉色花有300株,那么表现为白花的纯合植株理论上有______株.实验二中F2代粉色花植株自交,所结的种子中粉色花纯合子种子占______
(3)若将实验三得到的F2代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理论上F3代花色表现型比例为白:粉色:红=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植物的花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白花基因型为A-B-,A-bb(或aaB-),粉色花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实验二中白花(甲)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所以白花基因型4+2=6种,其中纯合子有2种,占总数的×
×2=
.若F2代中粉色花(A_bb或aaB-)有300株,那么表现为白花的纯合植株理论上有300÷3×2=200株.实验二中F2代粉色花植株自交,所结的种子中粉色花纯合子种子占
×
÷(1-
)=
.
(4)实验三中的F2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Aabb,与红花植株aabb杂交,后代中白花:黄花:红花=4:1:3.
故答案为:
(1)2 自由组合
(2)AAbb或aaBB 6 200
(3)4:1:3
在老鼠中,基因C决定色素的形成,其隐性等位基因c则为白化基因;基因B决定黑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b在纯合时导致棕色表现型;基因A决定毛尖端黄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a无此作用;基因型为C_A_B_的鼠为栗色鼠.有两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甲、乙,其交配后代有三种表现型,比例为:9栗色,3黑色,4白化.
(1)若只考虑老鼠体色有色和白化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这两只栗色的双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其后代白化鼠中纯合子占白化鼠的______(填分数).
(3)若又有一黑色丙鼠与一栗色丁鼠交配,产生了如下后代:9/32栗色,黑色,
黄棕色,
棕色,
白化,则丁鼠的基因型是______,后代鼠中有色鼠:白化鼠的比例为______,其后代白化鼠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据题意可知,老鼠体色有色和白化是由C、c这对基因控制的,因此该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基因型为C_A_B_的鼠为栗色鼠,两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交配后代比例为:9栗色:3黑色:4白化,此比例为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因此三对基因中必有一对是显性纯合的.由于后代未出现棕色表现型,因此BB基因纯合,因此可确定这两只栗色的双亲鼠的基因型是CcAaBB.则后代基因型分别为:9栗色C_A_BB、3黑色C_aaBB、4白化ccA_BB和ccaaBB,白化鼠中ccAABB占1/16、ccAaBB占2/16、ccaaBB占1/16,ccAABB和ccaaBB均为纯合子.
(3)据题意可判断黑色丙鼠的基因型为C_aaB_,栗色丁鼠的基因型为C_A_B_,后代中出现棕色鼠,基因型为bb,则亲本进一步确定为C_aaBb和C_A_Bb;又因为后代有白化鼠,基因型为cc,则亲本更加进一步确定为CcaaBb和CcA_Bb;因此丁鼠的基因型只能为CcAaBb时后代才会同时出现黄棕色和棕色,并且比例相等.后代中9/32栗色、9/32黑色、3/32黄棕色和3/32栗色均为有色鼠,即总共24/32的有色鼠,而白化鼠只有8/32.只要后代基因型中有cc即为白化,因此其后代白化鼠的基因型有1(cc)×2(Aa、aa)×3(BB、Bb、bb)=6种.
故答案为:
(1)分离
(2)CcAaBB 1/2
(3)CcAaBb 3:1 6
请回答以下有关遗传与育种的问题:
(1)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______定律.
②亲本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
③在杂交后代F1中,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______.
④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2)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回答问题.
①根据______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
②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根据这种判断,若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______.
(3)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高产不抗锈病与低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问:
①F2的表现型有______种,其中最符合人类生产要求的表现型是______,该表现型的个体占F2的比例为______.
②若要继续选育出这种最符合人类生产要求的纯合小麦品种,在F2后应如何进行育种工作?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基因同时考虑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根据杂交后代的比例和上述分析,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和yyRr(绿色圆粒).
③在杂交后代F1中,基因型有6种,表现型有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非亲本类型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所以在杂交后代F1中,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
.
④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YyRr,共有2种.
(2)①第一组无纹×无纹→后代出现有纹,则无纹为显性性状;第三组绿色×绿色→后代出现黄色,则绿色为显性性状,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无纹、绿色.
②第3组Aabb×Aabb,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其原因最可能是A基因纯合致死,第二组后代呈现1:1:1:1,则是测交实验,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后代中绿色无纹基因型AaBb,其自由交配,F2Aa:aa=2:1,B_:bb=3:1,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3)①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杂交得F1,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F2,表现型有3×2=6种,其中最符合人类生产要求的表现型是高产抗锈病,其基因型为:AABB和AABb,占F2的比例为+
=
.
②若要继续选育出这种最符合人类生产要求的纯合小麦品种,让F2中的高产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故答案为:
(1)①分离 ②YyRr、yyRr ③ ④2
(2)、①第一组和第三组 无纹、绿色
②A基因纯合致死(绿色纯合子致死) 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3)①6 高产抗锈病 ②让F2中的高产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2015春•无为县校级月考)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A、a,B、b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不同的相对性状),请据图回答:
(1)若甲豌豆的一个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b的花粉,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花粉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
(2)上述哪两株不同豌豆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为3:1?______.
(3)若上述两个不同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为1:1,则有哪几种不同的亲本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
(4)若乙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其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AB、ab、ab
甲和乙
甲和丙
乙和丙
乙和丁
AABb
解析
解:(1)由于一个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4个花粉,所以若甲豌豆一个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基因型为AB的花粉,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花粉基因型分别是AB、ab、ab.
(2)两株不同豌豆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为3:1,则一对相对性状亲本均为Aa(或Bb),另一对亲本产生的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结合图示分析,只有甲和乙即AaBb×AABb产生后代表现型比为3:1.
(3)由于Bb×bb的后代表现为1:1,而AA×Aa的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所以图中甲和丙、乙和丙、乙和丁等两个不同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比都为1:1.
(4)有丝分裂前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变,若乙细胞(AABb)进行有丝分裂,则其子细胞的基因型仍然为AABb.
故答案为:
(1)AB、ab、ab
(2)甲和乙
(3)甲和丙 乙和丙 乙和丁
(4)AABb
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将某一红果高茎番茄植株测交,对其后代再测交.并用柱形图来表示第二次测交后代中各种表现型的比例,其结果如图所示.请你分析最先用来做实验的亲本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图中的数据分析:(1)红果:黄果=1:1,说明第二次测交亲本的基因型是Rr;即第一次测交产生的子代是Rr,则第一次测交的亲本是RR;
(2)矮茎:高茎=3:1,说明第二次测交亲本的基因型是dd、Dd,即第一次测交产生的子代是dd、Dd,则第一次测交的亲本是Dd.
综上所述,最先用来做实验的亲本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RRDd.
故选:A.
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长翅(D)与残翅(d)是两对相对性状.灰身长翅的雌蝇和灰身残翅的雄蝇杂交,子代中51只为灰身长翅,48只为灰身残翅,17只为黑身长翅,18只为黑身残翅.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杂交子代中,翅型、体色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______和______.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有______ 种,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3)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长翅的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的表现型比例为灰身:黑身=(51+48):(17+18)≈3:1;翅形的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51+17):(48+18)≈1:1.
(2)亲本灰身长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_D_,灰身残翅的雄蝇的基因型为B_dd,它们杂交,后代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3:3:1:1,所以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BbDd,雄蝇的基因型为Bbdd.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雌蝇BbDd能够产生BD、Bd、bD、bd4种类型的配子.
(3)由于雌蝇的基因型为BbDd,雄蝇的基因型为Bbdd,因此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长翅的基因型为BBDd和BbDd.
故答案为:
(1)长翅:残翅=1:1 灰身:黑身=3:1
(2)BbDd 4 Bbdd
(3)BBDd和BbDd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
①AATTdd ②AAttDD ③AAttdd ④aattd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所以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④杂交,A错误;
B、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②和④杂交,依据花粉的形状和花粉的糯性与非糯性两对相对性状可以验证,B错误;
C、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较为合理,C正确;
D、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ttDd),产生的花粉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1:1,D错误.
故选C.
已知番茄植株有茸毛(A)对无茸毛(a)是显性,红果(B)对黄果(b)是显性.有茸毛番茄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避蚜效果,且能减轻黄瓜花叶病毒的感染,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该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假设番茄的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验证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采用的组合是______(填序号).
①.AaBb×AaBb ②AAbb×aaBb ③AaBb×aabb ④AABB×aabb
(2)以有茸毛杂合红果番茄为亲本进行自交,其后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甲番茄植株×乙番茄植株的子代中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2:2:1:1,则亲本甲、乙番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
(4)现以有茸毛纯合红果与无茸毛黄果番茄为亲本,欲获得有茸毛黄果番茄植株(Aabb).请你设计一个简要育种方案.
①让______,收获其种子F1;
②播种F1,性成熟时选择______,收获其种子F2;
③播种F2,选择______即为Aabb.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欲验证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不能有显性纯合基因,所以②、④不符合要求,可采用的组合是①③.
(2)由于有茸毛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所以有茸毛杂合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由于AA纯合致死,F1中每种性状的分离比有茸毛:无茸毛=2:1、红果:黄果=3:1,基因型分离比为 Aa:aa=2:1、BB:Bb:bb=1:2: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6:2:3:1.
(3)根据分析,亲本甲、乙番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4)育种方案:
①让有茸毛纯合红果(AaBB)与无茸毛黄果番茄(aabb)杂交,收获其种子F1;
②播种F1,性成熟时选择有茸毛红果植株与无茸毛黄果植株(aabb)杂交,收获其种子F2;
③播种F2,选择有茸毛黄果植株即为Aabb.
故答案为:
(1)①③
(2)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6:2:3:1
(3)AaBb、Aabb
(4)①有茸毛纯合红果(AaBB)与无茸毛黄果番茄(aabb)杂交
②有茸毛红果植株与无茸毛黄果植株(aabb)杂交(或有茸毛红果植株自交)
③有茸毛黄果植株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