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皮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正常表达.所以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白皮的有1WWYY、2WwYY、2WWYy、4WwYy、1WWyy、2Wwyy;黄皮的有1wwYY、2wwYy;绿皮的有1wwyy.所以后代表现型种类为3种,比例是12:3:1.
故选:A.
某二倍体植物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其中部分性状受相关基因控制的情况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是有______的DNA片段,其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之中.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______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若表中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Dd与基因型为aabbdd的两植株杂交,子代中窄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子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 的DNA片段,是DN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其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若表中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hDd与aabbdd的两植株杂交,只考虑叶型,则亲本为Bb与bb测交,所以子代中窄叶植株占的比例为;若只考虑花色、叶型和茎秆三对性状,亲本为三对杂合子基因型的测交测交,则子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AaBbdd)占的比例为
×
=
.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
(1)遗传效应 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代谢
(2)
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当R、C基因(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CCRR和ccrr的两小鼠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型为CCRR和ccrr的两小鼠进行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CcRr,F1雌雄个体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1CCRR、2CcRR、2CCRr、4CcRr):棕色(1CCrr、2Ccrr):白色(1ccRR、2ccRr、1ccrr)=9:3:4.
故选:C.
(2015秋•株洲校级月考)基因型为AaBbDd的植物(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连续自交三代后,杂合子的比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要求AaBbDd自交后代的杂合子,可以先求自交后代的纯合子;而三对基因一起考虑比较复杂,可以对基因逐对考虑,然后纯合子相乘即可.
如Aa自交n代的后代中,杂合子占,则纯合子占1-
;Bb和Dd分别自交n代的后代中,纯合子均为1-
.三对基因综合考虑,纯合子占(1-
)×(1-
)×(1-
)=(1-
)3.
因此,基因型为AaBbDd的植物,连续自交三代后,杂合子的比例为1-(1-)3=
.
故选:C.
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都独立遗传,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7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20g,所以重量为170g的果实的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个数为:(170-150)÷20=1.因此,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AaBbCc杂交,含一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3种,所占比例为×3=
.
故选:B.
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如图所示.根据以下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性状也发生自由组合,因此后代中会出现:高杆抗病、高杆感病:矮秆抗病、矮杆感病四种表现型,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亲代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T_R_,F1中高秆:矮秆=3:1,说明两亲本都是Tt;抗病:感病=3:1,说明两亲本都是Rr,因此两亲本两对性状的基因型都是TtRr,因此后代群体中基因型种类=3×3=9种,B正确;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TTRR×ttrr→TtRr或TTrr×ttRR→TtRr获得,C正确;
D、由B项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均为TtRr,D错误.
故选:D.
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代谢过程,A、B、C、D为显性基因,每对基因独立遗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除受到图中基因D控制外,还会受到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A正确;
B、一个基因型为AABBDDcc的人,仅患苯丙酮尿症,推测其食物中必然含有足量的酪氨酸,B正确;
C、某夫妇,丈夫正常(AaBb)与白化病妻子(Aabb)生了一个肤色正常的女孩,该女孩的基因型为AABb或
AaBb,她长大成人后与一位男性(AaBb)结婚,预计生一个正常孩子A_B_的概率是
×
+
×
×
=
,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
=
,C错误;
D、图示过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
故选:C.
已知保加利亚玫瑰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个品种,其花色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现有某科学兴趣小组,将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其中实验3由于相关记录资料丢失,导致表现型比例缺失):
实验1: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1粉红.
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淡粉:1粉红.
实验3:白乙×粉红,F1表现为白,F1×粉红,F2表现为白、淡粉、粉红.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加利亚玫瑰的花色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根据理论推算,实验3的F2表现型中白:淡粉:粉红=______.
(2)保加利亚玫瑰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显示出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______.
②上述基因在控制相关酶的合成过程中,前体mRNA的加工场所位于______.
③若A基因使酶1失去活性,则控制酶2的基因是______,实验中所用的白甲、白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3中F1与粉红植株杂交产生子代的过程(要求写出配子).
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实验2,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淡粉:1粉红,符合含2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的子代比例9:3:3:1,故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为AaBb,自交得到F2,为9A_B_:3A_bb:3aaB_:1aabb.故粉红为aabb,淡粉为3aaB_或3A_bb,白色为9A_B_和3A_bb或3aaB_.
实验3中,白乙×粉红(aabb),F1表现为白(基因型为_a_b),又由于F1×粉红(aabb),F2表现型有三种,因此可以确定F1肯定为双杂合子AaBb,进而确定白乙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F2表现为:1 AaBb:1Aabb:1aaBb:1aabb,即白:淡粉:粉红=2:1:1.
(2)①图中显示出花色受多对基因控制,即一种性状可受多个基因控制.
②位于细胞核的DNA转录生成信使RNA来指导细胞质中蛋白质合成.
③A基因使酶1失去活性,则A_ _ _表现为白色,则控制酶2的基因是B,即aaB_表现为两种酶都能合成,表现为淡粉.实验中所用的白甲、白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3)F1与粉红植株杂交为AaBb×aabb,F2表现为:1 A_B_:1A_bb:1aaB_:1aabb,即白:淡粉:粉红=2:1:1.遗传图解注意写出F14种配子,以及配子间的自由组合,表现型和比例,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遵循 2:1:1
(2)①一种性状可受多对基因控制②细胞核③B AAbb AABB
(3)
(六)蜜蜂群中,雌性蜜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雄蜜蜂由未受精的卵子发育而成.因此,雌蜜蜂是二倍体,雄蜜蜂是单倍体.雌蜜蜂分蜂后和工蜂,只有蜂后能产卵.
(1)根据题意推断,下列细胞分裂方式与过程图中,肯定不是雄蜂产生精子形成方式的是
编号______.
(2)蜜蜂的身体通常呈黄色,缺乏某黄色色素的蜜蜂成灰色.黄色素的形成涉及的生化反应如下:
基因T、R的等位基因t和r均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酶.且这两个基因不连锁.将一只基因型TtRr的蜂后与一只基因型为tr的雄蜂交配,若它们的后代全部为工蜂,则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有______种;子代表现型及相应比例为______;假设这些子代工蜂中有1500只是灰色的,若以中间产物N喂食这些工蜂,可能会有______变成黄色.
(3)以下为基因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若基因位置6的核苷酸被具有不同碱基的核苷酸所取代,则对基R的作用效果影响可能不大,原因是______.
若位置6的核苷酸在突变中缺失,则对基因R作用效果影响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bc
4
黄:灰=1:3
500
单个碱基的改变,只能改变一个密码子,而且不一定引起氨基酸的改变
很大
碱基缺失导致基因移码突变,氨基酸的种类变化较大
解析
解:(1)已知雄峰是单倍体,其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而四幅图中b图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c图同源染色体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bc图肯定不是雄蜂产生精子的过程图.
(2)已知黄色素的形成需要同时含有TR基因,即基因型为T-R-或TR的个体才能形成黄色素,其余基因型表现为灰色.现将一只基因型TtRr的蜂后与一只基因型为tr的雄蜂交配,若它们的后代全部为工蜂(受精卵发育而来),则子代的基因型TtRr(黄色)、Ttrr(灰色)、ttRr(灰色)、ttrr(灰色),一共4种基因型的工蜂,其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灰=1:3.若以中间产物N喂食ttRr(灰色),会变成黄色,所以假设这些子代工蜂中有1500只是灰色的,若以中间产物N喂食这些工蜂,可能会有1500×=500只变成黄色.
(3)如图所示,若基因位置6的核苷酸(A)被具有不同碱基的核苷酸所取代,则对基R的作用效果影响可能不大,因为该碱基为密码子的第三位,且单个碱基的改变,只能改变一个密码子,而且不一定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但是位置6的核苷酸在突变中缺失,则对基因R作用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因为该碱基丢了,则从突变点开始后面全部密码子的改变了,所决定的氨基酸种类也全变了.
故答案是:(1)bc
(2)4 黄:灰=1:3 500
(3)单个碱基的改变,只能改变一个密码子,而且不一定引起氨基酸的改变
很大 碱基缺失导致基因移码突变(或从突变点开始后面全部密码子的改变),氨基酸的种类变化较大
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中黄色(Y)对绿色(y)显性,粒形由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统计,如图所示.请问杂交后代中:
(1)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2)子代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占总数的______,子代个体中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______.
(3)子代表现型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______,重组类型中能做品种保留下来的占______.
(4)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黄色:绿色)×(圆粒:皱粒)=(1:1)×(3:1),即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
(2)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yyRR、yyrr)占总数的=
,因此后代个体中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1-
=
.
(3)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子代表现型中重组类型(Yyrr、yyrr)所占的比例为;重组类型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Yyrr、
yyrr,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4)根据题意和柱形图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
故答案为:
(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
(2)
(3)
(4)YyRr×yyRr
Ⅰ.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某研究小组用甲乙两个不产氰的牧草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将F2植株的叶片提取液进行了生化研究,发现F2植株有四种品系,如下表所示:
(1)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基因通过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根据研究结果判断,D基因和H基因位于______(填同一或不同)对染色体上,品系Ⅱ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3)该杂交方案的F2植株中,约有______的植株自交后代都能产氢,约有______的植株自交后代都不能产氢.
(4)如果将F2中品系Ⅱ和品系Ⅲ杂交,子代的产氢植株占______.
Ⅱ.为提高该牧草的抗旱性,拟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改良.
(1)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其理论依据在于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植物细胞,并且整合到植物细胞的______上,能遵循基因分离或自由自合定律.根据这种特点,如果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插入到T-DNA中,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然后采用______技术可获得抗旱转基因牧草植株.
(2)某些转基因牧草体细胞只含有一个HVA基因,让该牧草自交,在所得子代中含有HVA基因个体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Ⅰ(1)图示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两个不产氰的牧草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植株有四种品系,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品系Ⅱ的提取液中不含氰,在提取液中加入含糖苷也不能产生氰,但加入酸酶后能产生氰,说明品系Ⅱ能合成糖苷,但不能合成酸酶,因此其基因型为DDhh或Ddhh.
(3)由以上分析可知,能产生氰化物的个体的基因型为D_H_.两个不产氰的牧草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则这两个牧草品种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F1的基因型为DdHh,F1自交得F2,F2植株中D_H_(产氰):D_hh(不产氰):ddH_(不产氰):ddhh(不产氰)=9:3:3:1,其中DDHH自交后代均能产氰,占F2的比例为;D_hh、ddH_、ddhh的后代均不产氰,占F2的比例为
=
.
(4)品系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hh、
Ddhh,品系Ⅱ的基因型为ddHH(
)、ddHh(
),它们杂交后代产氰(D_H_)的比例为(
+
)×(
+
)=
.
Ⅱ(1)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抗旱基因HVA)插入到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再利用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去侵染受体细胞,从而将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最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转基因细胞培养成抗旱牧草植株.
(2)某些转基因牧草体细胞只含有一个HVA基因,可视为杂合子,让该牧草自交,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子代中含有HVA基因个体的比例为.
故答案为:
Ⅰ(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
(2)不同 DDhh或Ddhh
(3)
(4)
Ⅱ(1)染色体DNA 植物组织培养
(2)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乙植株基因型为Ddrr,其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为DDrr、Ddrr和ddrr,没有符合生产要求的矮秆抗病植株,A错误;
B、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矮秆抗病个体基因型为ddRr,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B错误;
C、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有3×2=6种、表现型有2×2=4种,C正确;
D、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基因型为DD和Dd,比例为1:2,所以纯合子的概率为,D错误.
故选:C.
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BB和Bb控制红色,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有5种:红色大花瓣(AAB_)、白色大花瓣(Aabb)、红色小花瓣(AaB_)、白色小花瓣(Aabb)、无花瓣(aa__),A错误;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AAB_)占×
=
,B正确;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能稳定遗传的后代有四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共三种表现型:红色大花瓣、白色大花瓣、无花瓣,C错误;
D、大花瓣(AA)与无花瓣(aa)植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是Aa,不一定是白花小花瓣,可能是红色小花瓣,D错误.
故选:B.
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F1的基因型为YyRr,能产生四种雄配子,即YR、Yr、yR、yr,A正确;
B、F2中,单独看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圆粒:皱粒≈3:1,与分离定律相符,B正确;
C、F2出现9种基因型的个体,C错误;
D、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D正确.
故选:C.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的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逐对进行分析和统计,其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1)子代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为______,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______.
(2)亲本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3)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图可知,子代中圆粒:皱粒=3:1,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
(2)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中黄色圆粒与绿色圆粒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
(3)杂交后代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1,因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
故答案为:
(1)3:1 YyRR或YyRr
(2)YyRr yyRr
(3)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