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独立遗传的两个杂合体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那么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AaBB和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有1×1=1种,A正确;

B、aaBb和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有1×2=2种,B错误;

C、AaBB和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有2×1=2种,C错误;

D、AaBB和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有2×1=2种,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A1:3

B3:1

C1:2:1

D4:1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F2的分离比为9:7时,即9A_B_:(3A_bb+3aaB_+1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其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

(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填“是”或“否”)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丁______

(3)杂交组合三中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______.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BbYy

BBYy

BbYY

bbYy

BbYY、BbYy

4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和丁的基因型依次为BbYy、BBYy、BbYY、bbYy.

(3)杂交组合三的亲本为甲(BbYy)×丁(bbYy),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因此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BbYY、BbYy.杂交组合二的亲本为乙(BBYy)×丙(BbYY),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4种,即BBYY、BBYy、BbYY、BbYy,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BBYY、BbYy)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是  

(2)BbYy   BBYy   BbYY  bbYy

(3)   BbYY、BbYy     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E/e与 F/f所控制,只有当 E、F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根据下面的杂交结果判断亲本基因型组合可能是(  )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EeFf×Eeff→后代紫花(E_F_)占,白花占,与题图相符,A正确;

B、EeFF×Eeff→后代紫花(E_F_)占,与题图不符,B错误;

C、EeFf×eeff→后代紫花(E_F_)占=,与题图不符,C错误;

D、EEFf×eeff→后代紫花(E_F_)占,与题图不符,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番茄的高茎(Y)对矮茎(y)为显性,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甲乙两株番茄杂交,杂交后代的结果如图所示,则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分析:甲乙两株番茄杂交,杂交后代中,红果:黄果=3:1,说明亲本相关基因组成是Rr×Rr;高茎:矮茎=1:1,说明亲本相关基因组成是Yy×yy.因此,甲乙两株番茄的基因型分别是YyRr、yyRr.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1)上述两对性状中,______是显性性状.

(2)亲本中白色抗虫a的基因型是______;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是______

(3)如果对第二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有______种.

(4)如果让第一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中的紫色不抗虫植株与白色不抗虫植株杂交,从理论上推断,后代将会出现的表现型有______,比例为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紫色不抗虫植株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分析,上述两对性状中,白色和不抗虫是显性性状.

(2)在组合1中,紫色不抗虫的基因型为aaB_,白色抗虫甲的基因型为A_bb,后代紫色不抗虫:白色不抗虫=1:1,所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其中白色抗虫a的基因型是Aabb.在组合2中,紫色不抗虫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为A_bb,后代紫色不抗虫:白色不抗虫=0:1,所以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为AAbb

(3)由于第二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Bb,所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因而表现型也有4种.

(4)在第一组杂交组合中,产生的后代中的紫色不抗虫植株AaBb与白色不抗虫植株aaBb杂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有紫色抗虫、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白色不抗虫,比例为(1:1)×(3:1)=1:3:1:3.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紫色不抗虫植株aaBB占=

故答案为:

(1)白色、不抗虫  

(2)Aabb  AAbb

(3)4  

(4)紫色抗虫、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白色不抗虫     1:3:1: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题意,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交配时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A_B_、A_bb、aaB_、aabb,但是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比例为2:4:1:2.又子代中只有aaBB为纯合子,其余为杂合子,所以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哪些步骤(  )

A

B

C①和②

D①、②和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①即产生配子的步骤.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宜昌期中)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A)和黄颖(B)为显性,只要有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A(b)与B(b)存在于______染色体上.

(2)在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______,黄颖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植株中黑颖纯种的比例是______

(4)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时,后代中白颖比例最大.试写出该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在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A(b)与B(b)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由分析可知,在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aabb,黄颖的基因型有aaBB、aaBb两种.

(3)F1的基因型为AaBb,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单倍体的基因型为AB、Ab、aB、ab四种,其中没有黑颖纯种.

(4)若将黑颖(A___)与黄颖(aaB_)杂交,要使后代中白颖(aabb)比例最大,亲本基因型应该为Aabb×aaBb.该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见答案.

故答案为:

(1)     非同源(两对或不同对)

(2)aabb      2

(3)0

(4)Aabb×aaB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二倍体水稻的纯种高杆(D)抗病(R)植株和纯种矮杆感病植株进行传统的杂交育种,得到F1后再连续自交2代,此过程中若每代均不进行淘汰处理和进行淘汰处理,则后代中符合育种要求(矮杆抗病)植株比例分别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为DDRR×ddrr,杂交产生的F1代为DdRr,而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基因型为ddRR.

情况一:

此过程中若每代均不进行淘汰处理,F1代DdRrF2F3.此时可以逐对基因分析.

Dd自交一代产生DD、Dd、dd;子二代继续自交,Dd自交产生=dd,而dd自交仍可产生dd,因此F3中dd=

同理可得Rr自交两代后RR占,因此F3中ddRR=

情况二:

若每代均进行淘汰处理,DdRrF2(淘汰非矮秆抗病植株)F3(淘汰非矮秆抗病植株),经过两次淘汰后计算ddRR所占比例.

由于经过一次淘汰选择后dd均为纯合,因此只需考虑Rr自交淘汰结果即可.

          

子三代中,再淘汰rr后,剩余RR、Rr,因此ddRR占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______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_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_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______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______花药壁植株______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因为要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需要RB配子,所以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RrBb的植株,因为它可以产生四种不同类型的配子:RB、Rb、rB、rb.

(2)为获得RrBb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RRbb与rrBB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正常,花粉表现可育,结实性为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可育,结实性为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自然加倍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基因型纯合,花药壁植株基因型杂合.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测交,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

故答案是:

(1)RrBb 

(2)RRbb      rrBB  

(3)可育   结实   24条  

(4)可育  结实   24条

(5)自然加倍   基因型纯合   基因型杂合 

 (6)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第Ⅲ组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若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粒均能产生豌豆素的豌豆,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

(3)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取该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若后代中______,则其基因型为______

(4)现有纯种亲本4,其基因型与上表亲本均不同,它与其他豌豆杂交的F1中,______(有/没有)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

(5)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尝试用概念图(文字加箭头的形式)的方式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有豌豆素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均为无豌豆素植株,故纯种野生型豌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组别Ⅰ中,突变品系1×野生型后代有豌豆素(A_bb),并且自交后代比例为3:1,因此确定F1的基因型是Aabb,则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aabb.从组别Ⅲ可以看出,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双亲(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基因型是aabb、AABB,可判定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为AABB.

(2)第Ⅲ组的F1的基因型是AaBb,F1自交得F2的基因型有3×3=9,其中AAbb、Aabb能产生豌豆素,另外7种不能够产生.第Ⅰ组F2中产生豌豆素的豌豆的基因型是AAbb、Aabb,第Ⅲ组F2中产生豌豆素的豌豆的基因型也是AAbb、Aabb,所以两组F2中产生豌豆素的豌豆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3)突变品系2(AABB)×野生型(AAbb),F1基因型为AABb,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豌豆自交,后代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而AABb的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有豌豆素的植株,并且有豌豆素的植株与无豌豆素植株之比为1:3.

(4)由于纯种亲本4的基因型与上表亲本均不同,所以其基因行为aaBB,其与其他亲本豌豆杂交的F1的基因型为__B_,又因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所以F1中没有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

(5)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1)AAbb aabb AABB

(2)7   

(3)AABB 出现有豌豆素的植株(或有豌豆素的植株与无豌豆素植株之比为1:3)AABb

(4)没有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两个肉鸭品种--连城白鸭和白改鸭.研究人员以下表所示外貌特征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

(1)表格所示亲本的外貌特征中有______对相对性状.图2F2中非白羽(黑羽、灰羽):白羽约为______,因此控制鸭羽毛颜色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定律.

(2)假设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用B、b表示,(B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但另一对等位基因R、r要影响B基因的表达(R基因促进B基因的表达,r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它们与鸭羽毛颜色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和上述杂交实验中F1和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推测两亲本鸭羽毛颜色的基因型为______

(3)研究发现F2中黑羽:灰羽=1:2,假设R基因存在剂量效应,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为了验证该假设,将F1灰羽鸭与亲本中基因型为______ 的白羽鸭进行杂交,观察统计杂交结果,计算比例.若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则假设成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表格所示亲本的外貌特征中有1对相对性状;F2中非白羽(黑羽、灰羽):白羽约为333:259=9:7,属于9:3:3:1的特殊分离比,因此鸭的羽色遗传符合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题意可知,B表示能合成黑色素,r表示抑制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bbR、B_rr、bbrr表现为白色,F1 表现为灰色,基因型为BbRr,所以杂交实验中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BBrr,白改鸭的基因型为bbRR.

(3)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BBrr和bbRR,若选择BBrr与F1灰羽鸭(BbRr)杂交后代为Rr和rr,没法分析R基因是否存在剂量效应,所以应让F1灰羽鸭(BbRr)与亲本中白改鸭(bbRR)杂交,则F2出现四种基因型:BbRR、BbRr、bbRR、bbRr.假设R基因存在剂量效应,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即如果杂交结果为黑羽(BbRR):灰羽(BbRr):白羽(bbRR、bbRr)=1:1:2,则假设成立.

故答案为:

(1)一       9:7     基因的自由组合

(2)BBrr、bbRR

(3)bbRR         黑羽:灰羽:白羽=1:1: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家兔的灰毛A对白毛为显性,短毛B对长毛b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将长毛灰兔与短毛白兔两纯种杂交,再让F1的短毛灰兔交配获得F2,分析回答

(1)F2中出现杂合子的几率是______

(2)F2中杂合子的类型最多有几种______

(3)F2的长毛灰兔中,纯合子的几率为______

(4)在F2中长毛灰兔占的比例是---雌性长毛灰兔占的比例是______

(5)在F2种表现型为F1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F2中出现纯合合子的几率是:AABB+AAbb+aaBB+aabb=,则杂合子的比例是1-

(2)F2中基因型共有9种,纯合子是四种,杂合子基因型是5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aaBb.

(3)F2中长毛灰兔的基因型是Aabb、AAbb,其中纯合子的比例是AAbb=

(4)F2中长毛灰兔占的比例是A_bb=;雌性长毛灰兔占的比例是

(5)亲本表现型是长毛灰兔与短毛白兔,F2种表现型为长毛灰兔与短毛白兔占的比例是

故答案为:

(1)   

(2)5    

(3)   

(4)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的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其结果如图,其中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请据图回答:

(1)亲本中黄色圆粒与绿色圆粒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亲本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总数的______

(2)F1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______.若使F1中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分析可知,亲本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r,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r.亲本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yyRR、yyrr)占总数的=

(2)F1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比例为1:2.若使F1中黄色圆粒(YyRR或YyRr)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故答案为:

(1)YyRr和yyRr   

(2)YyRR或YyRr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