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题干可知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所以环境因子是影响生物的表现型的,A错误;

B、已知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所以不产生黄曲霉素菌株基因型种类比较多,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错误;

C、黄曲霉毒素只是生物体的代谢产物而不是生物本身,它的致癌性只能说明黄曲霉毒素这种物质的作用,而不是生物的性状,C错误;

D选项:黄曲霉菌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可以说是黄曲霉菌生物的功能性状,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性状不同

B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C自交结果不同

D测交结果不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杂合子的基因组成为Aa,两者的性状可能相同,自交和测交的结果不同,但是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遗传因子的组成不同.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环境因子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能产生毒素的菌株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

B、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由于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这一性状受“受多个基因控制”,且表现型还受环境的影响,所以能产生毒素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B正确;

C、黄曲霉毒素致癌不是黄曲霉菌表现出来性质,是黄曲霉素的作用,故不符合表现型的定义,C错误;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素是个体的表现型,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种情况中,其后代一定是纯合子的是(  )

A纯合子杂交

B纯合子自交

C杂合子自交

D杂合子测交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纯合子杂交可能是杂合子,例如AA×aa→Aa,A错误;

B、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B正确;

C、杂合子自交后代会有杂合子,例如Aa×Aa→AA、Aa、aa,C错误;

D、杂合子测交后代会有杂合子,例如Aa×aa→Aa、aa,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它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A正确;

B、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B正确;

C、由于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B,所以后代的基因型中肯定会出现A和B的基因,后代不会有aaBb的个体,C错误;

D、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纯合子测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A错误;

B、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正确;

C、两杂合子杂交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Aa→AA、Aa、aa,C错误;

D、杂合子测交后代也有纯合子,例如Aa×aa→Aa、aa,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ABO血型系统中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数各有(  )

A4和4种

B3和3种

C2和4种

D4和6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控制的(IA、IB、i),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其中A型的基因型为IAIA或IAi,B型的基因型为IBIB或IBi,AB型的基因型为IAIB,O型的基因型为ii.所以ABO血型系统中表现型有4中,基因型有6种.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把黄玉米与白玉米隔行种植在一块试验田里,让它们在自然条件下相互授粉,结果黄玉米结出的果穗上籽粒全部是黄色,白玉米果穗上籽粒有黄色有白色.以下对黄色和白色的显隐性关系和亲代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为纯合子,白玉米为杂合子

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是纯合子

C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为纯合子,黄玉米为杂合子

D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和黄玉米都是纯合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为显性纯合子,白玉米为隐性纯合子,A错误;

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是纯合子,否则黄玉米结出的果穗上籽粒应该有黄色有白色,B正确;

CD、黄色对白色为显性,C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A错误;

B、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B错误;

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兔的白毛和黑毛属于相对性状,但狗的长毛和卷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

B杂合子自交后代全是杂合子

C两种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

D两种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都是杂合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A正确;

B、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B错误;

C、两种纯合子杂交后代可能是杂合子,如AAbb×aaBB,C错误;

D、两种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可能出现杂合子,也可能出现纯合子,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D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抗病株与感病株杂交,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

B、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肯定为抗病(或感病),没有性状分离,不能判断显隐性,B错误;

C、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据此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C正确;

D、抗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只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时才能判断显隐性,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的直翼(正常翼)与卷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直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子代既有直翼果蝇又有卷翼果蝇.请分析回答:

(1)卷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在16℃时幼虫发育,子代有直翼果蝇,在25℃时幼虫发育,子代全部为卷翼,此实验说明______

(2)如图为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

①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对等位基因,其中______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某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理论上可产生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知,果蝇的直翼和卷翼性状表现受温度影响,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分析题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2条,因此果蝇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图中,果蝇体细胞中共显示了Aa、Bb、Cc、Dd四对等位基因,其中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由于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分离定律问题,三对等位基因,每一对等位基因产生的配子是2种,因此基因型为BbCcXDXd的果蝇产生的配子在理论上有2×2×2=8种.

故答案为:

(1)表现型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2  4  Dd

②8

解析

解:(1)由题意知,果蝇的直翼和卷翼性状表现受温度影响,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分析题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2条,因此果蝇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图中,果蝇体细胞中共显示了Aa、Bb、Cc、Dd四对等位基因,其中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由于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分离定律问题,三对等位基因,每一对等位基因产生的配子是2种,因此基因型为BbCcXDXd的果蝇产生的配子在理论上有2×2×2=8种.

故答案为:

(1)表现型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2  4  Dd

②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昆虫停飞后双翅紧贴背部,研究者发现:一种变异的该展翅昆虫,停飞后双翅仍向两侧展开,易被天敌发现.当以该展翅的昆虫为亲本进行繁殖时,其子代总是出现的展翅,的正常翅.请回答:

(1)展翅性状是由______(显性、隐性)基因控制的.若干年后,控制展翅性状的基因频率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2)该昆虫的另一对性状灰身对黑身显性,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且与控制展翅的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如果1只展翅灰身与1只展翅黑身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最多有______种,对应的比例为______

(3)该如图是科学家对其一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据图回答问题:图中白眼与截翅两个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______.该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否全部表达?______,原因是______.欲测定该昆虫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应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

正确答案

解:(1)由于展翅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展翅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由于展翅昆虫易被天敌发现,所以若干年后,控制展翅性状的基因频率会减小.

(2)要使后代的表现型最多,则展翅与展翅的后代应有2种表现型,灰身与黑身的后代也应有2种表现型.因此,展翅应为杂合体,灰身也应为杂合体.又以该展翅的昆虫为亲本进行繁殖时,其子代总是出现的展翅,的正常翅,说明控制展翅的基因在显性纯合时致死.因此1只展翅灰身与1只展翅黑身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最多有2×2=4种,对应的比例为(2:1)×(1:1)=2:1:2:1.

(3)由于白眼与截翅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由于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所以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全部表达.又由于X与Y染色体的DNA序列不同,所以欲测定该昆虫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应测定5条即3+XY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

故答案为:

(1)显性     减小

(2)4        2:1:2:1

(3)不遵循   不一定(或不能)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

解析

解:(1)由于展翅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展翅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由于展翅昆虫易被天敌发现,所以若干年后,控制展翅性状的基因频率会减小.

(2)要使后代的表现型最多,则展翅与展翅的后代应有2种表现型,灰身与黑身的后代也应有2种表现型.因此,展翅应为杂合体,灰身也应为杂合体.又以该展翅的昆虫为亲本进行繁殖时,其子代总是出现的展翅,的正常翅,说明控制展翅的基因在显性纯合时致死.因此1只展翅灰身与1只展翅黑身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最多有2×2=4种,对应的比例为(2:1)×(1:1)=2:1:2:1.

(3)由于白眼与截翅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由于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所以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全部表达.又由于X与Y染色体的DNA序列不同,所以欲测定该昆虫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应测定5条即3+XY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

故答案为:

(1)显性     减小

(2)4        2:1:2:1

(3)不遵循   不一定(或不能)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是林蛙受精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成蛙的性别情况.为验证温度只影响林蛙的性别,而不影响其性染色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满足实验所需

实验步骤:

I取同一双亲产生的适母林蛙受精卯,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II在相同条件下将甲乙两组受精卯培养成成蛙;

皿统计分析各组林蛙的雌雄个体的数目;

IV在每组中随机取数目足够多的雄蛙,分别从其体内取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的进行处理,分析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并进行统计.

回答:

(l)从表中可看出.在不同瘟度下.性染色体组成为的成蛙性别有差异.说明______

(2)该实脸的自变量是______

(3)请改正步骤II的错误______

(4)步骤IV中,每组取数目足够多的雄蛙的原因是______

(5)实脸中对染色体染色所用的染色剂是______;观察分析性染色体时.应选用______的细胞;

(6)改正步骤II后的实脸结果是:甲______;乙______

正确答案

解:从表中可看出,在20℃下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个体,成蛙表现为雌性,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个体,成蛙表现为雄性;在30℃下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的个体,成蛙都表现为雄性,说明成蛙的性别除了跟染色体组成有关跟温度也有关系,即生物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从表中可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同一种染色体组成由于温度不同可能导致性别不同.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所以步骤II在相同条件下将甲、乙两组受精卵培养成成蛙是不行的,应该体现不同的温度,可以做如下改正:甲乙两组应该分别在20℃和30℃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4)步骤IV中,每组取数目足够多的雄蛙的原因是防止数目太少导致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从而保证实验结果更精确.

(5)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是细胞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经常用到的碱性染料是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染液.有丝分裂中期所以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最稳定、数目最清晰,便于计数,是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

(5)甲组的实验结果是:2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甲组的实验结果是:3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

故答案是:

(1)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温度  

(3)甲乙两组应该分别在20℃和30℃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4)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保证实验结果更精确

(5)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6)2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    3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根据改正步骤Ⅱ后,次序可颠倒)

解析

解:从表中可看出,在20℃下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个体,成蛙表现为雌性,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个体,成蛙表现为雄性;在30℃下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的个体,成蛙都表现为雄性,说明成蛙的性别除了跟染色体组成有关跟温度也有关系,即生物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从表中可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同一种染色体组成由于温度不同可能导致性别不同.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所以步骤II在相同条件下将甲、乙两组受精卵培养成成蛙是不行的,应该体现不同的温度,可以做如下改正:甲乙两组应该分别在20℃和30℃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4)步骤IV中,每组取数目足够多的雄蛙的原因是防止数目太少导致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从而保证实验结果更精确.

(5)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是细胞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经常用到的碱性染料是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染液.有丝分裂中期所以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最稳定、数目最清晰,便于计数,是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

(5)甲组的实验结果是:2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甲组的实验结果是:3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

故答案是:

(1)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温度  

(3)甲乙两组应该分别在20℃和30℃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4)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保证实验结果更精确

(5)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6)2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    3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根据改正步骤Ⅱ后,次序可颠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豌豆表现为绿豆荚红花,乙豌豆表现为黄豆荚白花,已知两株豌豆均为纯合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用乙豌豆的花粉为甲豌豆授粉后,甲豌豆植株上均结绿豆荚,其种子种下后,F1代均开红花,由此可判断出的显隐关系是______

(2)设绿豆荚由基因a控制,花色由基因B、b控制,让甲、乙豌豆(亲代)杂交,花色将在______代植株上出现性状分离.F2代植株中,与甲豌豆基因型相同的占总数的______,与乙豌豆表现相同的占总数的______

(3)若要尽快由甲、乙豌豆杂交获得黄豆荚红花的纯合体(AABB),那么在获得F1后应采用的方法步骤是:

______

______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为红花,乙为白花,甲乙杂交所得F1代均开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2)豆荚的绿色相对于白色是隐性性状(A、a表示),花的红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用B、b表示),甲豌豆表现为绿豆荚红花,乙豌豆表现为黄豆荚白花,且两株豌豆均为纯合体,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甲乙杂交所得F1代为杂合子,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花色将在F2代植株上出现性状分离.F1代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自交所得F2代植株中,与甲豌豆基因型(aaBB)相同的占总数比例为;乙豌豆的表现型为黄豆荚白花,与乙豌豆表现相同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占总数的比例为

(3)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要尽快由甲、乙豌豆杂交获得黄豆荚红花的纯合体(AABB),应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则在获得F1后应采用的方法步骤为:

①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出单倍体幼苗;

②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③选出黄豆荚红花植株.

故答案为:

(1)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2)F2         

(3)①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出单倍体幼苗

②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③选出黄豆荚红花植株

解析

解:(1)甲为红花,乙为白花,甲乙杂交所得F1代均开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2)豆荚的绿色相对于白色是隐性性状(A、a表示),花的红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用B、b表示),甲豌豆表现为绿豆荚红花,乙豌豆表现为黄豆荚白花,且两株豌豆均为纯合体,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甲乙杂交所得F1代为杂合子,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花色将在F2代植株上出现性状分离.F1代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自交所得F2代植株中,与甲豌豆基因型(aaBB)相同的占总数比例为;乙豌豆的表现型为黄豆荚白花,与乙豌豆表现相同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占总数的比例为

(3)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要尽快由甲、乙豌豆杂交获得黄豆荚红花的纯合体(AABB),应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则在获得F1后应采用的方法步骤为:

①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出单倍体幼苗;

②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③选出黄豆荚红花植株.

故答案为:

(1)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2)F2         

(3)①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出单倍体幼苗

②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③选出黄豆荚红花植株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