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 共177题
32.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因其具有易饲养,培养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相对性状易区分等特点,所以是遗传学中常见的实验材料。结合所学遗传变异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猩红眼和亮红眼为控制果蝇眼色的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圆形眼和棒状眼为控制果蝇眼形的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对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则可以得知控制眼色和眼形的基因分别位于( )和 ( )染色体上,F1中亮红圆眼果蝇的基因型为( ) 。如果让F1中表现型为猩红棒眼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亮红圆眼果蝇的概率是( ),F2中猩红眼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 )。
(2)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存在控制眼色的基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这种眼色基因可能会因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丢失(X0),如果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没有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FY)与一只白眼雌果蝇(XfXf)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现欲利用一次杂交来判断这只果蝇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可以用这只白跟雌果蝇与 ( )(白眼、红眼、两种眼色均可)的雄果蝇交配,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
正确答案
(1)常 X aaXbY 1/72 2/3(66.7%);
(2)两种眼色均可 无论与哪种眼色果蝇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比为1:1,则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数量比为2:1,则是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遗传研究,创立了基因学说。下列是与果蝇有关的遗传学问题,请回答:
(1)图甲是雄性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其部分基因的示意图,若该细胞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BXB的生殖细胞,则导致这种情况的细胞分裂出现异常的时期最可能是( ),此次分裂产生的异常生殖细胞所占比例为( )。
(2)图乙是研究人员对某果蝇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与A染色体相比,B染色体发生了( )。
(3)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红眼和白眼受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丙表示实验结果。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让F1个体间杂交得F2。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 )种,雄性中黑身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回答下列遗传问题。(10分)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实验一:黑身雌果蝇甲与灰身雄果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现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实验二: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的体色深度。黑身雌果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果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
∶1。
63.果蝇体色性状中, 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 ;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 。
64.R、r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 ,F2中灰身雄蝇共有 种基因型。
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I、II号染色体发生如图19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65.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F2的雄果蝇中深黑色个体占 。
正确答案
灰身 性状分离 2/3
解析
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由“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可知:果蝇体色性状中,灰色对黑色为显性。F1(Bb)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F2的灰身果蝇中,BB:Bb=1:2,即杂合子占2/3。
考查方向
考查显隐性判定、基因分离定律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具相对性状个体交配,子代只有一种和亲本之一相同表现型,则为显性,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后代基因型比例为I:2:1。
易错点
注意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中,杂合子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中,杂合子的概率是2/3而不是1/2。
教师点评
掌握显隐性判定方法和一对等位基因交配产生子代表现型、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X染色体 BBXrY 4
解析
由交配结果中雄性和雌性的表型比不同可知: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过程产生的子一代表现型只有一种可知交配亲本及子代基因型为:bbXRXR×BBXrY→F1:BbXRY、BbXRXr,F1随机交配得F2:(1BB、2Bb、1bb)*(1XRXR、1XRXr、1XRY、1XrY),F2中灰身雄蝇共有BBXRY、BBXrY、BbXRY、BbXrY4种基因型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位置的判定及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结合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各种表现型中雌性与雄性比例不同,或雌性、雄性中各种表现型比较不同判定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把两对等位基因分开单独计算后再组合即可。
教师点评
掌握基因位置判定的原则,自由组合规律解题原则即可。
正确答案
8或6 1/32
解析
雌蝇丙(bbXRXR)的一个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后,Ⅰ号染色体变成一条,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细胞中,一个细胞中有Ⅰ号染色体,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另一个细胞中无Ⅰ号染色体,后期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bbXRXR的一个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后,可表示为bbXRXR,bXR表示和b、R在一条染色体上,则亲本产生雌配子为1/2bXR和1/2bXR,雄配子为1/2BXr和1/2BY
杂交后子代F1雌蝇的基因型为1/2BbXRXr、1/2BbXRXr,雄蝇的基因型为1/2BbXRY、1/2BbXRY,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6条(BbXRXr形成的)或8条(BbXRXr形成的)染色体,F1随机交配,子代雄性中bbXrY深黑色个体的概率为1/2×1/2×1/4bb×1/2XrY=1/32。
考查方向
染色体变异及自由组合定律相关概率计算知识。
解题思路
结合图示及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可推知丙产生的可育配子类型再依次分析即可。
易错点
分不清染色体结构异常减数分裂如何如何产生配子、哪些配子不活及相关概率。
教师点评
考查染色体结构异常减数分裂如何如何产生配子、哪些配子不活及相关概率计算,试题最难。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雄果蝇M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
18.此果蝇体内共有 个染色体组,1号和2号染色
体 (是/否)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19.果蝇M产生配子时(不考虑交叉互换),最多可产生 种
基因型的配子。若只考虑眼色, 果蝇M与基因型为 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全是白眼,雌蝇全是红眼性状。
20.果蝇M与另一只白眼的正常果蝇杂交,产生子代中出现基因型为XeYY个体。推测原因是 。
21.有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经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的几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1) 2 是(各1分)
解析
组成同源染色体的染色体个数是细胞中染色体组,图示果蝇中组成每个同源染色体的染色体数目是两个,所以为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共有四条染色体,图中1是X染色体,2是Y染色体,虽然形态大小略有所不同,但仍是同源染色体,它们有同源区段。
考查方向
考查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联会形成四分体的两条染色体。
易错点
混淆了几个染色体组和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目。
教师点评
掌握染色体组和同源染色体概念是解题关键,属容易题。
正确答案
(2) 8 Xe Xe
解析
由题干图示可知,有四对等位基因,但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随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其上的等位基因也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表现为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所以产生配子类型为2×2×2=8(种);由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图示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EY,雌果蝇的基因型有三种XEXE、XEXe、XeXe,所以根据交配情况可知,只有和雌果蝇交配才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考查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及基因分离定律相碰知识。
解题思路
图中共有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一般在不互换情况下,产生8种,根据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特点可知答案。
易错点
忽略了有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且不考虑交叉互换的知识。
教师点评
掌握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和伴性遗传知识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3)父本(1分)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1分),Y染色体的不分离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平分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体分离平分子细胞,由于Y染色体只能来自父方,而题干中基因型是XeYY,多的是Y染色体,所以是父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体没有平分子细胞而向一极移动。
考查方向
考查减数分裂形成异常配子的情况。
解题思路
减数分裂形成异常配子若多的一条是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若是姐妹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易错点
分不清减数分裂形成异常配子中的染色体来源。
教师点评
掌握减数分裂异常配子形成过程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4) X 1/8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代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雄性个体数量少,推测死亡的个体是雄性个体,即是隐性致死,表现型正常为显性.假设基因用B和b表示,则双亲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所以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XbY的概率为1/2×1/4=1/8。
考查方向
判断基因位置及伴性遗传相关概率计算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可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代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雄性个体数量少,推测死亡的个体是雄性个体,即是隐性致死,表现型正常为显性。再根据伴性遗传特点计算出相应的概率。
易错点
注意致死基因只在雄性中出现。
教师点评
掌握致死基因位置减数是解题关键,难度较难。
34.下图一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 )性基因,基因型为( )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2)由图一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 )的特点。
(3)下图二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与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 ),为避免生下患这两种病的孩子,Ⅱ8必需进行的产前诊断方法是( )。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患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孩子,其最可能原因是发生了( )。
(4)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起的变异叫缺失。个体正常发育的内在条件是具有全套基因,在控制某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中,如果缺失一个,个体的的生活力可能会降低但能存活,如果一对基因都缺少,则会因为在个体发育中该性状无法发育形成而使个体不能存活。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ZW型,芦花与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且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芦花母鸡ZBW与非芦花公鸡ZbZb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非芦花公鸡。请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这只非芦花公鸡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方法一:取该非芦花公鸡的部分精巢细胞用 ( )酶处理,然后按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制成( )分裂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找到( )时期的细胞进行观察,观察染色体是否出现“拱形”结构。如果有,则是由染色体缺失引起的,反之则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
方法二:杂交试验法:将该非芦花公鸡与多只 ( )(芦花、非芦花、芦花和非芦花均可)母鸡进行交配,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
正确答案
(1)显 Dd和dd
(2)内吞作用 流动性
(3)1/18 基因诊断(或基因检测) 基因突变
(4)胰蛋白减数[来源:学科网ZXXK]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芦花和非芦花均可无论与哪种花色母鸡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数量比为1:1,则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子代雌雄数量比为1:2,则是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