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类型及作用
- 共975题
下列各项措施中,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CD、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因此适当增加物种的数量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故A正确;
B、a-b段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到零,种群密度不断增长,所以呈反相关,故B正确;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故C正确;
D、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即d-e水平,能使被啃食的植物等生产者较少,使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和数目受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故D错误.
故选D.
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牧草留种区存有食物链:草→昆虫→鸟,草→(食草籽的)鸟,鸟吃昆虫也吃草籽,用网将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罩起来后,昆虫没有了天敌,因此数量增多,导致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这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
故选:D.
某地大量捕杀青蛙,其结果是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题干中的生态系统中,水稻为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
故选:B.
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重建的关键是: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恢复能力,辅以人工的物质与能量投入,使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恢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的、由目的进行,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进行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等作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A正确;
B、恢复较快的生态系统说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B正确;
C、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不一定符合能量传递规律,C错误;
D、物质循环时间长的生态系统,则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生态恢复的较慢,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