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共4370题
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为______
A.①②③④B.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正确答案
解:①硝酸钾中有氢氧化钾,加入氯化铁溶液,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钾,故①错误;
②FeSO4溶液中有硫酸铜,FeSO4与铁不反应,硫酸铜能与铁反应,过量的铁粉可过滤除去,故②正确;
③H2中有CO2,H2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气除去,故③正确;
④硝酸钠中有碳酸钙,硝酸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加水,然后过滤,最后是蒸发,故④正确
故选C.
解析
解:①硝酸钾中有氢氧化钾,加入氯化铁溶液,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钾,故①错误;
②FeSO4溶液中有硫酸铜,FeSO4与铁不反应,硫酸铜能与铁反应,过量的铁粉可过滤除去,故②正确;
③H2中有CO2,H2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气除去,故③正确;
④硝酸钠中有碳酸钙,硝酸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加水,然后过滤,最后是蒸发,故④正确
故选C.
欲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铁、铜与水、氢氧化钠都不反应,二者都与稀硝酸反应,但铁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反应,可以用稀硫酸除杂.
故选C.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u与氧气反应,而氮气不反应,则通过灼热的铜网,收集气体可除去N2中的少量O2,故A正确;
B.二者均与碳酸钠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应利用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B错误;
C.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铜,引入新杂质,应利用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来除杂,故C错误;
D.MgCl2与KOH反应生成KCl和沉淀,引入新杂质,应加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来除杂,故D错误;
故选A.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杂,故A错误;
B.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易溶于甲苯,应用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分离,故B错误;
C.新制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减少乙醇中水的量,然后蒸馏可制备无水乙醇,故C正确;
D.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故D错误.
故选C.
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水与丙酮互溶,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实现二者的分离.
故选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Fe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SO4,则加入铁粉,再过滤可除杂,故A正确;
B.溴与NaOH溶液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分液可除杂,故B正确;
C.硫化氢与硫酸铜反应,而乙炔不能,则可使其通过CuSO4 溶液、洗气除杂,故C正确;
D.二者均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使其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杂,故D错误;
故选D.
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杂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l2O3和NaOH溶液反应,Mg不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所以可用NaOH溶液除去杂质,故A不选;
B.AlCl3和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沉淀,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沉淀转化为可溶性的偏铝酸钠,MgCl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二者都生成沉淀,故B选;
C.Al和NaOH溶液反应,Fe和NaOH溶液反应不反应H2O+Al+NaOH=NaAlO2+H2以可用NaOH溶液除去杂质,故C不选;
D.Al2O3和NaOH溶液反应,Fe2O3不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所以可用NaOH溶液除去杂质,故D不选.
故选B.
苯甲酸甲酯又名安息香酸甲酯,可用于香料工业和溶剂.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如下表: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6.10g 苯甲酸和20mL 甲醇(密度约0.79g•mL-1),再小心加入3mL 浓硫酸,混匀后,加入几粒碎瓷片,小心加热使反应完全,得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1)写出制取苯甲酸甲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用图1实验装置合成苯甲酸甲酯(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均已略去).冷凝水进口为______ 口(下或上).
(3)实验中使CH3OH 过量的理由是______.
(4)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等,现拟用下列流程图进行精制,流程图2中方括号内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5)以上流程图中进行分液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为:检漏、装液、倒振、静置.进行分液操作时需要将分液漏斗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其目的是:______.分液后将有机层进一步分离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______.
(6)请计算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浓硫酸密度较大,且与苯甲酸、甲醇混合放出大量热量,为确保实验的安全所以采用最后加入浓硫酸,再加上甲醇的沸点低易挥发;
酯化反应的特点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其反应机理为:;
故答案为:;
(2)为充分冷却,冷凝时,水从下口进入,上口流出;故答案为:下;
(3)实验中使CH3OH 过量,这样操作可以使反应物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生成物,使反应物得到充分反应,且生成的产物更纯;
故答案为:有利于提高苯甲酸的转化率和苯甲酸甲酯的产率;
(4)流程图2中方括号之后是有机物的分离,故操作为蒸馏;故答案为:蒸馏;
(5)进行分液操作时需要将分液漏斗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可以放气,使分液漏斗内外大气相通,压强相同,下层液体能够顺利流下;为测定蒸汽的温度,分液后将有机层进一步分离时温度计水银球放置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故答案为:放气,使分液漏斗内外大气相通,压强相同,下层液体能够顺利流下;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6)
122 32 136
6.10g 20mL×0.79g/mL x,
甲醇过量,以苯甲酸计算苯甲酸甲酯的质量:x==6.8g,则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
×100%=70%;
故答案为:70%.
解析
解:(1)浓硫酸密度较大,且与苯甲酸、甲醇混合放出大量热量,为确保实验的安全所以采用最后加入浓硫酸,再加上甲醇的沸点低易挥发;
酯化反应的特点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其反应机理为:;
故答案为:;
(2)为充分冷却,冷凝时,水从下口进入,上口流出;故答案为:下;
(3)实验中使CH3OH 过量,这样操作可以使反应物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生成物,使反应物得到充分反应,且生成的产物更纯;
故答案为:有利于提高苯甲酸的转化率和苯甲酸甲酯的产率;
(4)流程图2中方括号之后是有机物的分离,故操作为蒸馏;故答案为:蒸馏;
(5)进行分液操作时需要将分液漏斗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可以放气,使分液漏斗内外大气相通,压强相同,下层液体能够顺利流下;为测定蒸汽的温度,分液后将有机层进一步分离时温度计水银球放置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故答案为:放气,使分液漏斗内外大气相通,压强相同,下层液体能够顺利流下;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6)
122 32 136
6.10g 20mL×0.79g/mL x,
甲醇过量,以苯甲酸计算苯甲酸甲酯的质量:x==6.8g,则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
×100%=70%;
故答案为:70%.
(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KCl溶于水,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故A正确;
B.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应选苯或四氯化碳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故B错误;
C.酒精与水互溶,但沸点不同,应利用蒸馏法分离,不能利用蒸发,故C错误;
D.KCl、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则应利用冷却结晶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试管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及性质实验,不能用于分离,故①错误;
②漏斗可用于过滤分离,故②正确;
③分液漏斗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故③正确;
④托盘天平常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故④错误;
⑤蒸馏烧瓶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故⑤正确;
⑥研钵常用于研磨固体,不能用于分离,故⑥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