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硬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有较多金属离子的水叫做硬水

B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做硬水

C硬水对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如用硬水洗衣服要多用洗衣粉,煮硬水的锅炉要多用燃料且可能造成锅炉爆炸,等等

D生活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如离子交换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含有较多金属离子的水不一定为钙、镁离子,不一定为硬水,故A错误;

B.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易生成沉淀,硬度高于8度的水为硬水,故B正确;

C.硬水洗衣服易生成沉淀,消耗较多的洗衣粉,煮硬水的锅炉易形成锅垢,导致过滤受热不均匀而爆炸,故C正确;

D.离子交换法可交换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使浓度降低而软化,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除去NaCl中含有的Ca2+、Mg2+、SO42-、HCO3-等离子,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试剂,加入试剂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①Na2CO3  

②BaCl2  

③NaOH  

④HCl.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先加入足量的③NaOH,除去Mg2+,将HCO3-转化成碳酸根;然后加入过量②BaCl2,除去SO42-、CO32-;再加入过量①Na2CO3 除去Ca2+;过滤后,滤液中加入过量的④盐酸,除去溶液中剩余的碳酸根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最后加热除去剩余的氯化氢,

所以合理顺序为:③②①④;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错误的是(  )

A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B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C溴苯(溴):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D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乙酸与碳酸钠反应而被吸收,但乙酸乙酯不溶于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所以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故A正确;

B.新制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蒸馏时,可得到较为纯净的乙醇,故B正确;

C.溴可与氢氧化钠反应,且溴苯不溶于水,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故C正确;

D.乙酸和乙醇与金属钠都反应,不能用加金属钠的方法分离,可蒸馏分离,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D用结晶法提纯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泥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故A正确;

B、酒精和水是互溶的,不能用酒精作为萃取碘水中的碘的萃取剂,故B错误;

C、蒸馏的方法可以将自来水中的水蒸发出来,制成蒸馏水,故C正确;

D、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二者的分离可以采用结晶法,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春•济宁校级期末)(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填写除杂质试剂及方法:

(2)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8O,根据下列实验现象确定其结构简式(每小题只需给出一个答案即可):

①不能与金属钠反应,其结构简式______

②能与钠反应,但遇FeCl3不显色______

③能与钠反应且遇FeCl3显紫色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为

3:2:2:1的结构简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用洗气的方法分离;

苯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以用NaOH溶液除杂,然后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水和乙醇互溶且沸点不同,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所以可以用氧化钙除去水,然后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

(2)①不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该物质不含羟基,则该物质为醚,则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②能与钠反应,但遇FeCl3不显色则该物质为醇,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③能与钠反应且遇FeCl3显紫色,说明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则除了为甲基和酚羟基,为甲基苯酚,甲基和酚羟基存在邻、碱、对3种结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为3:2:2:1,其中的3应该为甲基中的H,1应该为酚羟基中的H,2个2应该为苯环上的H,则甲基和羟基处于对位,故满足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3种;

解析

解:(1)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用洗气的方法分离;

苯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以用NaOH溶液除杂,然后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水和乙醇互溶且沸点不同,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所以可以用氧化钙除去水,然后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

(2)①不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该物质不含羟基,则该物质为醚,则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②能与钠反应,但遇FeCl3不显色则该物质为醇,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③能与钠反应且遇FeCl3显紫色,说明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则除了为甲基和酚羟基,为甲基苯酚,甲基和酚羟基存在邻、碱、对3种结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为3:2:2:1,其中的3应该为甲基中的H,1应该为酚羟基中的H,2个2应该为苯环上的H,则甲基和羟基处于对位,故满足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3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等杂质)提取氧化铝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下:

(1)Ⅰ和Ⅱ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是;______

(2)沉淀M中除含有泥沙外,一定还含有______,固体N是______

(3)滤液X中,含铝元素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它属于______(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4)实验室里常往AlCl3溶液中加入______(填“氨水”或“NaOH溶液”)来制取Al(OH)3

正确答案

解:铝土矿中含有A12O3、Fe2O3、SiO2等,NaOH和A12O3、SiO2反应生成可溶性盐,Fe2O3不溶于NaOH,所以M的成分主要是Fe2O3,滤液中的成分为Na2SiO3、NaAlO2,向滤液X中通入二氧化碳,并控制一定反应条件,得到Al(OH)3,滤液Y中含有碳酸氢钠、硅酸钠,Al(OH)3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所以N的成分是A12O3

(1)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溶液的方法为过滤,所以)Ⅰ和Ⅱ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通过以上分析知,M中除了含有泥沙外,还含有Fe2O3,固体N是Al2O3,故答案为:Fe2O3;Al2O3

(3)滤液X中,含铝元素的溶质的化学式为NaAlO2,它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

故答案为:NaAlO2;盐;

(4)氢氧化铝属于两性化合物,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但不能溶于弱碱,所以用氯化铝溶液和氨水制取氢氧化铝,反应方程式为:AlCl3+3NH3•H2O═Al(OH)3↓+3NH4Cl,

故答案为:氨水.

解析

解:铝土矿中含有A12O3、Fe2O3、SiO2等,NaOH和A12O3、SiO2反应生成可溶性盐,Fe2O3不溶于NaOH,所以M的成分主要是Fe2O3,滤液中的成分为Na2SiO3、NaAlO2,向滤液X中通入二氧化碳,并控制一定反应条件,得到Al(OH)3,滤液Y中含有碳酸氢钠、硅酸钠,Al(OH)3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所以N的成分是A12O3

(1)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溶液的方法为过滤,所以)Ⅰ和Ⅱ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通过以上分析知,M中除了含有泥沙外,还含有Fe2O3,固体N是Al2O3,故答案为:Fe2O3;Al2O3

(3)滤液X中,含铝元素的溶质的化学式为NaAlO2,它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

故答案为:NaAlO2;盐;

(4)氢氧化铝属于两性化合物,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但不能溶于弱碱,所以用氯化铝溶液和氨水制取氢氧化铝,反应方程式为:AlCl3+3NH3•H2O═Al(OH)3↓+3NH4Cl,

故答案为:氨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①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②使用容量瓶之前必须进行检漏操作

③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实验中,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氯水

④将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可分离出NaCl晶体

⑤用加热法可以分离高锰酸钾和碘单质的混合物,因为碘单质受热易升华

⑥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热蒸干.

正确答案

解:①酒精和水是互溶的,不能做萃取剂来萃取点水中的碘单质,可以用四氯化碳来萃取,故①错误;

②容量瓶有塞子,使用之前必须先查漏,故②正确;

③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实验中,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氯水,故③正确;

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可以通过加热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实现氯化钠和氯化钾的分离,故④错误;

⑤高锰酸钾受热会分解,碘受热会升华,高锰酸钾和碘单质的混合物的分离不能采用加热法,故⑤错误;

⑥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要用余热来蒸干,故⑥错误.

故选②③.

解析

解:①酒精和水是互溶的,不能做萃取剂来萃取点水中的碘单质,可以用四氯化碳来萃取,故①错误;

②容量瓶有塞子,使用之前必须先查漏,故②正确;

③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实验中,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氯水,故③正确;

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可以通过加热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实现氯化钠和氯化钾的分离,故④错误;

⑤高锰酸钾受热会分解,碘受热会升华,高锰酸钾和碘单质的混合物的分离不能采用加热法,故⑤错误;

⑥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要用余热来蒸干,故⑥错误.

故选②③.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秋•开远市校级期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FeCl3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B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但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

C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D萃取和洗气过程均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不具有此性质,故A正确;

B.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故B正确;

C.植物油和水能分层,能用分液分离,故C正确;

D.萃取过程是物理变化、洗气过程可能发生物理变化也可能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萃取剂应不溶于水,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故A错误;

B.水的沸点较低,可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故B正确;

C.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

D.金子的密度比水大,可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B用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

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汽油和煤油混溶,但二者的沸点不同,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B.水中的盐类物质沸点较高,而水的沸点较低,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

C.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故C正确;

D.氯化铵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二者在温度较低时又可生成氯化铵,可分离,故D正确.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制备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