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3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再用下图装置,对获得的铜粉(含炭)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用品:仪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洗气瓶等

药品:红褐色铜粉(含炭)样品、过氧化钠、碱石灰、水、浓硫酸等

(三)实验内容:

(四)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五)问题和讨论:

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同学提出在B与C之间加入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那么,原来实验所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在B与C之间加入的装置可以是___________,其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一)测定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分)

(三)

(四)   (2分)

(五)水蒸汽通过C被D中碱石灰吸收        (2分)

洗气瓶 浓硫酸 (或干燥管 碱石灰)   (各1分 共2分)

试题分析::(一)由实验装置流程图可以看了B装置是过氧化钠制氧气,C装置是铜和碳分别与氧气反应,碳转化成二氧化碳被D装置吸收,D装置增重的质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由此可计算出样品的碳的质量,从而求出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三)B中是过氧化钠制氧气,因此BE中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C中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C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因此可看到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四)D装置增重的质量即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2-m1,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2-m1)×12/44,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点评:首先还是要将化学反应的装置看懂,分析每个实验装置的作用,然后根据实验装置及药品分析作用,关键在于利用元素质量守恒求物质质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下列物质含有少量杂质,请在空格中填上适宜的试剂将杂质除去,并写出相应的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物质

杂质

试剂

化学(离子)方程式

①CO2

HCl

 

 

②Fe(OH)3

Al(OH)3

 

 

③Cu

Mg

 

 

正确答案

试剂

离子/化学方程式

饱和NaHCO3溶液

 HCO3+H+=CO2↑+H2O

NaOH溶液

Al(OH)3 +OH=AlO2+ 2H2O

稀盐酸

Mg +2H+ = Mg2+ + H2

考查物质的除杂。除杂的原则是把杂质要全部除去,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吸收氯化氢,而不能吸收CO2,所以选择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于酸中,也能溶于强碱中,氢氧化铁是弱碱,所以可以利用氢氧化钠除去氢氧化铁中的氢氧化铝。镁是活泼的金属和盐酸反应,铜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的后面,和盐酸不反应,所以除去铜中的镁可以选择盐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要使含Ba2+,Al3+,Fe3+,Ag+的硝酸盐溶液进行分离,并制成各自离子的硝酸盐。今有人设计如下分离方法,请在下图中的空格内填写适当物质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合,在题后填写各步所加试剂(供选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氨水、碳酸钠溶液、硝酸和葡萄糖溶液。)

① A______②B_____③C_____④D____⑤E______。

正确答案

①NaOH溶液②NH3·H2O③葡萄糖溶液④HNO3溶液⑤Na2CO3溶液

本题是以无机知识为主,兼含有机知识的综合推断题。主要考查知识的掌握程度,如Al(OH)3两性、银氨溶液的形成、葡萄糖的性质、HNO3的性质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

(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_____(填化学式)。

(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填写相应的字母):

第一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正确答案

(1)SO2  (2)B,C,F B,D,F

“有浅黄色沉淀析出”可能的反应原理为2Na2S+Na2SO3+3H2SO4=3S↓+3Na2SO4+3H2O或Na2S2O3+H2SO4=S↓+SO2↑+H2O+Na2SO4。“气体有臭鸡蛋气味”。说明该气体为H2S,故必含Na2S。“可使石灰水浑浊,不能使品红褪色”。说明该气体不是SO2,一定含CO2,故必含Na2CO3。

综上,必含的钠盐为Na2S和Na2CO3,再加上一种能产生浅黄色沉淀的物质,即Na2SO3或Na2S2O3,所以至少存在两种情况。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 萃取分液法 B 结晶法 C 分液法 D 蒸馏法 E 过滤法 F 升华

①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②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③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④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⑤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⑥______ 分离氯化钠晶体和碘单质。

正确答案

①E 

②C

③D

④A

⑤B

⑥F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高纯硝酸锶[化学式:Sr(NO3)2]用于制造信号灯、光学玻璃等。

⑴工业级硝酸锶中常含有硝酸钙、硝酸钡等杂质,其中硝酸钙可溶于浓硝酸,而硝酸锶、硝酸钡不溶于浓硝酸。请结合相关信息,补充完整提纯硝酸锶的下列实验步骤:

①取含杂质的硝酸锶样品,     ,搅拌。

     

③将滤渣溶于水中,加略过量铬酸使Ba2+沉淀,静置后加入肼(N2H4)将过量铬酸还原,调节pH=7~8,过滤。

④将滤液用硝酸调节pH=2~3,     ,过滤,洗涤。

⑤将得到的Sr(NO3)2·2H2O晶体在100 ℃条件下干燥,得到高纯硝酸锶。

⑵Sr(NO3)2受热易分解,生成Sr(NO2)2和O2;在500 ℃时Sr(NO2)2进一步分解生成SrO及氮氧化物。取一定质量含Sr(NO2)2的Sr(NO3)2样品,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5.20 g SrO固体和5.08 g混合气体。计算该样品中Sr(NO3)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⑴①向其中加入浓HNO3

②过滤,并用浓HNO3洗涤滤渣

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⑵m(样品)=" 5.20" g+5.08 g="10.28" g

n(SrO)=="0.05" mol

 n[Sr(NO3)2]×212 g·mol-1+ n[Sr(NO2)2]×180 g·mol-1=10.28 g

n[Sr(NO3)2]+ n[Sr(NO2)2] ="0.05" mol

 

(除第⑵小题6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2分)

试题分析:⑴利用信息“硝酸钙可溶于浓硝酸,而硝酸锶、硝酸钡不溶于浓硝酸”,可确定提纯硝酸锶的步骤①:将样品加入浓HNO3中,搅拌;

②:过滤,并用浓HNO3洗涤滤渣,取滤渣(含有硝酸锶、硝酸钡);

④:将滤渣中的硝酸钡沉淀分离除去;

④:取滤液(含硝酸锶),再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便可得到较纯的硝酸锶晶体。

⑵详细解答过程见参考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是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正确答案

(每空1分,共4分)①×,②√,③×,④×

试题分析:①不正确,HCO3+H=H2O+CO2↑,所以结论不正确,还可能是KHCO3;②正确,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Ag+的干扰,排除CO32―、SO32―、PO43―等的干扰;③不正确,加入一定量的新制氢氧化铜之前必须用NaOH溶液将反应混合物中的硫酸中和掉,否则会发生Cu(OH)2+H2SO4=CuSO4+2H2O,没有Cu(OH)2与葡萄糖反应,得不到砖红色的沉淀;④不正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制乙烯的过程中可能产生SO2,具有还原性,也能使酸性溶液褪色,另外乙醇蒸汽也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考点 :物质的检验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因BaSO4、AgCl均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所以,无色溶液中可能有SO42或Ag+,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硝酸工业尾气一般用碱液吸收,写出一个吸收尾气离子方程式______.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______;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1:1,则会导致______;若n(NO):n(NO)<1:1,则会导致______.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3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1)硝酸工业尾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般用碱液吸收,反应为:NO+NO2+2OH-=2NO2-+H2O、2NO2+2OH-=NO2-+NO3-+H2O,

故答案为:NO+NO2+2OH-=2NO2-+H2O或2NO2+2OH-=NO2-+NO3-+H2O;

(2)使尾气中NO、NO2与石灰乳充分接触,NO、NO2被充分吸收;滤渣主要成分是Ca(OH)2,故答案为:使尾气中NO、NO2被充分吸收;Ca(OH)2

(3)若n(NO):n(NO2)>1:1,则一氧化氮过量,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若n(NO):n(NO2)<1:1,则二氧化氮过量,二氧化氮可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NO32,故答案为: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

(4)反应物是NO2-和H+,生成物是一氧化氮,硝酸根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2H+=NO3-+2NO↑+H2O,故答案为:3NO2-+2H+=NO3-+2NO↑+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  F.升华法

①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②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③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

④___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正确答案

①E

②C

③D

④A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制备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