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资源
- 共1276题
【地理—旅游地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卜列问题。(10分)
资料1:自人2008年7月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团队旅游以来,截至2012年底,大陆居民赴台团队旅游人数已经达到300万人次,个人游市场也在迅速发展。目前明年春节的台湾游产品也供不应求。由于赴台需求旺盛并且向深认、个性化、年轻化发展,加上个人游试点城市范围将扩大,旅游业界看好明年赴台旅游市场。
资料2:进入台湾旅游人数排前五位的省份及所占台湾旅游市场份额统计表
资料3:台湾略图。
(1)简述进入台湾旅游的中国大陆客源地分布特点。(4分)
(2)分析形成台湾岛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多为邻近台湾(2分)、经济发达的东部省区(2分)。
(2)地形地质复杂(起伏大)(2分);气候多样(2分);形成丰富的自然旅游景观: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2分),形成丰富的人文旅游景观。
试题分析:此题难度较低,解题关键是根据问题从材料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和组织语言表达。
(1)根据资料2中进入台湾旅游人数排前五位的省份及所占台湾旅游市场份额统计表,可知进入台湾旅游的中国大陆客源地主要分布在邻近台湾省区和经济发达的东部省区。
(2)台湾岛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地形地质复杂、气候多样、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大等方面。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恒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秀丽于一体,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2012年国庆“黄金周”,黄山共接待中外游客261311人,比去年增长了46.73 %,创历年黄金周接待人数总量新高。
材料二 黄山位置示意及迎客松景区图
(1)黄山吸引大量游客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大量旅客到黄山旅游容易产生哪些环境问题?(6分)
正确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游览价值高;市场距离较近;交通较便利;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任答两点,得4分) (2)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任答3点得6分)
试题分析:
(1)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旅游资源独特,游览价值高,距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市场距离较近,交通较便利,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吸引大量游客。
(2)大量旅客到黄山旅游,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的背景环境造成破坏,对文物古迹造成损毁,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10分)旅游地理
“自古华山一条道”,随着人们出游率的增高,“华山天下险”逐渐被“华山天下堵”所替代,如何认识与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引人关注。下图为华山东、西进山线路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华山游客拥堵点多出现于东线进山山路的原因?(4分)
(2)请结合相关材料为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提供三条合理化的建议。(6分)
正确答案
(1)相对于西线,东线旅游交通方式便捷,吸引游客多,(2分)索道等交通设施的运力有限,大量游客滞留(2分)
(2)优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减少东线进山山路的客流量;(2分)控制发售门票数量,减缓游客拥堵;(2分)加强进山山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2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东线修建了中巴快线。相对于西线,东线旅游交通方式便捷,所以吸引游客多,而东线的索道等交通设施的运力有限,导致大量游客滞留。
(2)解决拥堵问题,首先要优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减少东线进山山路的客流量。其次,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应该控制发售门票数量,减缓游客拥堵。第三是加强进山山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
【旅游地理】(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娘湖位于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60公里。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京娘湖原称口上水库,建于1966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亩,总蓄水量3208万立方米,海拔1088米。湖面呈倒“人”字型。这里层峦叠嶂、群峰竞秀、湖水荡漾、林木茂盛,加上古迹名胜与神话传说,形成了具有诗情画意的京娘湖旅游区。
材料二: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1982 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
京娘湖旅游区经过多年的开发,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迅速增加。然而每年到京娘湖旅游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仍远低于杭州西湖,请分析其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10分)【旅游地理】答案
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知名度低于西湖,对游客吸引力小;(2分)旅游资源的数量单一、集群状况低于西湖;(2分)周边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客源市场量小;(2分)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2分)山地地形,环境容量小。(2分)
试题分析: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主要从五个方面:游览价值(地域组合、集群状况)、交通通达度、市场距离、环境承载力、地区接待能力。从以上五点可以逐一分析,答出应不是太大问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12月25日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旅游考察船在南极遇险,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改变航线,全速航行,前往营救。终于在1月2日成功营救了俄罗斯52名被困南极乘客。52名乘客被困在南极厚厚的浮冰中已有一周多时间,其中包括各国科学家、记者和游客。
(1)南极成为旅游目的地体现了现代旅游的什么特点?(5分)
(2)分析大规模南极旅游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5分)
正确答案
(1)到南极旅游主要是科学考察、探险和环境体验,说明旅游形式多样化和旅游空间的扩大化(5分)。
(2)南极生态脆弱,自净能力弱,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外的物种(比如鞋上面的细菌),影响南极生态系统的平衡(5分)。
试题分析:
(1)到南极旅游主要是科学考察、探险和环境体验,说明旅游形式多样化。去南极旅游,旅游范围扩大,说明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2)南极生态脆弱,环境自净能力弱,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外来的物种入侵,比如人带过去的细菌,影响南极生态系统的平衡。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避暑城市排名中,哈尔滨排名第四名。哈尔滨(地处)为东北陆空交通的枢纽,素有“东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内建筑中西合璧,格调鲜明,夏日游览松花江、太阳岛、伏尔加庄园;畅饮哈尔滨啤酒、格瓦斯(饮料),品大东北红肠、马迭尔冰棍,会使人暑意全消。
分析哈尔滨夏季能吸引大量游客的原因。
正确答案
哈尔滨纬度较高,夏季较凉爽;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交通通达度好;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任答五点,每点2分,共10分)
试题分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哈尔滨交通便利(为东北陆空交通的枢纽);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中西合璧的建筑、松花江、太阳岛、伏尔加庄园);当地特产丰富(啤酒、饮料、红肠、冰棍);纬度较高,夏季凉爽可以避暑。
旅游地理
古“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沿古“丝绸之路”旅游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4分)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4分)
(2)气候干早,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布分散,地域组合状况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6分)
试题分析:
(1)此题主要从古“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区,考虑自然环境的优劣,分析旅游时遇到的安全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到古“丝绸之路”主要经过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像我国的西北地区,然后途径的中亚地区、西亚地区等。途中有较多的温带沙漠、草原地区,水资源缺乏,要注意对水资源的合理准备和利用。因水资源缺乏而导致植被稀少,风力作用比较强烈,晴天多,白天太阳辐射比较强烈,晚上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旅游时要注意防风沙、防晒、保暖。因途径地区植被稀少,人烟稀少,地标物较少,要注意前进的方向。
(2)此题主要针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分析,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条件:从途径地区,可以看出主要经过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自然景观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为沙漠、草原,且彼此距离较远,分布分散,缺乏自然景观之间的组合,集群性差。社会经济条件:因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故人口密度和流动性相对较小,自身经济落后,缺乏充足的开发资金,且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交通不便,对市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1、图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0分)
小题1:桂林市属于我国 区。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族。
小题2:读图1、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小题3:读图I、图2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小题4: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正确答案
小题1:华南妈祖;壮
小题2: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
小题3: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速、美誉度呈下降趋势
小题4: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审美内容、增加审美情趣;
科学价值:“漓江上水”等喀斯特地貌景点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普价值;
文化价值:“印象刘三姐”等旅游项目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
经济价值:旅游项目、形式增多,旅游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图表,分析、归纳、阐述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属山区。在抗战时期,因刘伯承和邓小平运筹赤岸、八路军一二九师鏖战太行而名垂青史,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华北新华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社等110多个党政机关单位长期驻扎于此。涉县这块红色圣地上,走出了2位元帅、360多位将军,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摇篮”。
材料二:《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
分析涉县发展红色旅游的限制性因素(4分),并从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简述该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6分)。
正确答案
(1)限制性因素:山区交通相对闭塞;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完善;距离客源市场较远;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任答两点得4分)
(2)经济方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2分);
社会文化方面: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2分);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区交通相对闭塞,经济水平低,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该县距离客源市场较远,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限制了该地旅游业的发展。
(2)该地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强与其它地区的联系,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旅游地理】(10分)
广东省已建成连接主要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的珠三角绿道网约2 372千米,沿绿道骑车或步行旅游正成为广东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阅读图文资料,简述广东省大力发展绿道旅游对珠三角区域环境及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有利于保护珠三角的旅游生态环境(2分);有利于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2分);有利于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2分);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分);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2分)。
试题分析:旅游业的发展要考虑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广东省大力发展绿道旅游对珠三角区域环境及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这样几个方面:有利于保护珠三角的旅游生态环境;有利于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中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正确答案
(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1)考查了旅游观赏的相关知识。云海的观赏要选择观赏的位置及时机。
(2)观景台重在保障观景质量和游客的安全。
【旅游地理】(10分)下图示意某著名旅游目的地。
分析该地游客数量最多,季节构成较均衡的原因。
正确答案
地处亚热带,四周环海、深受海洋影响,气候优越,四季皆宜旅游;(2分)海滩、世界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丰富;(2分)距离周边客源地较近;(2分)景区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2分)交通便捷。(2分)
试题分析:本题所考查的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主要是从旅游价值、市场距离、交通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环境的承载量、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该图所给出的经纬网可判断,该岛是琉球群岛中的冲绳岛,该地游客数量最多,季节构成较为均衡主要是因为该岛即冲绳岛地处亚热带,且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优越,海洋性较强,全年温和,年温差较小,四季皆宜旅游;据图可知该地海滩较多,且有世界文化遗产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靠近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日本、韩国、台湾、中国等),游客较多,旅游消费市场较近,由图可看出景区有机场、较多酒店分布,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较强;且交通便利(机场)。
陕西和河南两省相邻,旅游资源有许多共同之处,两省旅游部门拟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沿陇海铁路开辟一条跨省旅游线路——千年古都游,促进两省经济共同发展。下表为千年古都游线路。
阅读材料,试评价跨省旅游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正确答案
众多的文物古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各古都朝代不同,游览价值高;旅游景点分布集中,地域组合好;陇海—兰新铁路和郑西高铁穿过,交通便利;距离市场(客源)近。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从资源价值、交通条件、市场距离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10分)【旅游地理】2013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发布。下图为济宁城区及周边主要旅游景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济宁市发展国民旅游休闲的有利条件。(6分)
(2)说明济宁市发展国民旅游休闲的主要意义。(4分)
正确答案
(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交通便利;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提高。(6分)
(2)促进经济发展(或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
试题分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结合图中信息来分析问题。
(1)根据济宁城区及周边主要旅游景区分布和交通线路的提示,济宁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外交通便利,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旅游休闲消费需求扩大。
(2)发展国民旅游休闲,将有利于济宁市的就业、经济发展,同时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下图为武夷山玉女峰。2012年,武夷山共接待中外游客8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长,景区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结合图文资料,回答小题。
(1)说出玉女峰所属的旅游资源类型,并简述该景观的主要成因。(6分)
(2)从政府机关、旅游开发规划者、旅游者角度,分别列举武夷山旅游环境保护中应采取的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6分)自然旅游资源(或自然景观)(2分)
内力作用(或地壳运动),导致地壳抬升(2分),之后,外力作用(或流水侵蚀为主)不断塑造玉女峰景观(2分)。
(2)(6分)政府机关:建立健全旅游环境法律法规(或倡导绿色生态旅游;加强监管)(2分)。旅游开发规划者:评价旅游环境容量(或旅游景区合理规划;合理规划设计旅游景观基础设施)(2分)。旅游者:自觉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做生态旅游者(2分)。
试题分析:
(1)旅游资源的类型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玉女峰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地文景观。玉女峰形成初期,地势很低(尚不能称为峰),后地势升高,原来连续的山脉被侵蚀、崩塌形成孤立的山峰。
(2)教材中对于旅游环境保护这个问题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式,所提出的思路见下图所示: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有:环境破坏(乱刻乱画等)、环境污染(乱扔垃圾等行为)。
近20年来,针对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以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所以,对于旅游者而言,保护旅游环境就是做一个生态旅游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