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谐运动的描述
- 共4463题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在甲物体上,甲、乙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杆连接,已知甲、乙两物体质量均为m,且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的振幅为A(A>
).若在振动到达最高点时剪断轻杆,甲单独振动的振幅为A1,若在振动到达最低点时间断轻杆,甲单独振动的振幅为A2.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未剪断轻杆时,甲、乙两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0=;
当剪断轻杆时,甲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
可知,平衡位置向上移动.
则在振动到达最高点时剪断轻杆,A1<A;在振动到达最低点时间剪断轻杆,A2>A;
所以有:A2>A>A1.
故选:A.
做简谐运动的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相同的物理量是( )
①速度
②加速度
③质量与速度乘积
④动能.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同,但速度方向可以相反,①不是相同的物理量;
②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加速度一定相同,②是相同的物理量;
③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同,但速度方向可以相反,故质量与速度乘积也不一定相同,③不是相同的物理量;
④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同,因此动能一定相同,④是相同的物理量;
因此相同的物理量有②④,B正确;
故选:B.
弹簧振子多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下述物理量不变化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弹簧振子每次通过某一个相同位置时,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x相同,根据a=-可知,其加速度也相同;故A正确,C正确;
B、由于速度有两种可能的方向,速度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D、弹簧振子的机械能守恒,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动能相同;故D正确;
故选:ACD.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结一小球,质量为m.小球在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若弹簧对小球最大拉力为1.8mg,求:
(1)弹簧对小球的最小拉力;
(2)振幅为多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在最低点时拉力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知:1.8mg-mg=ma,
在最高点:F+mg=ma,
联立得:F=-0.2mg,负号说明弹簧对小球是向上的拉力,也是最小的拉力为0.2mg
(2)由胡克定律:Kx1=1.8mg,Kx2=0.2mg
振幅A==
答:(1)弹簧对小球的最小拉力0.2mg;(2)振幅为.
弹簧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是0.5s,它在3s内通过的路程是72cm,那么振子的振幅是______cm,如果把该振子的振幅减小一半,它的周期是______s.
正确答案
3
0.5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物体的周期为0.5s;
3s内共有n==6个周期;
每个周期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A;则有:A==3cm;
改变振幅,振子的周期不变;故周期仍为0.5s;
故答案为:3,0.5
一个小球以点O为平衡位置作左右振动,取向右的方向为小球位移的正方向,若已知振幅为2cm,周期为0.2s,放开小球时,小球在平衡位置右边1cm处,并且放手后小球将继续向右振动到最右后弹回,此时开始计时.
(1)求物体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cm)和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
(2)求小球在t=1.1s时的位置;
(3)每秒内小球能往返振动多少次?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已知振幅为2cm,周期为0.2s,故角频率:
ω==
=10π rad/s;
小球在平衡位置右边1cm处且向右运动开始计时,则:
x=Asin(ωt+φ)
代入数据,有:
1=2sin(10πt+φ)
解得:
φ=
故x=2sin(10πt+) cm
(2)在t=1.1s时,有:
x=2sin(10π×1.1+) cm=-1cm
(3)周期为0.2s,故每秒内小球能往返振动5次;
答:(1)物体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cm)和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为x=2sin(10πt+) cm;
(2)小球在t=1.1s时的位置坐标为-1cm;
(3)每秒内小球能往返振动5次.
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0.025s,从振子向右运动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过0.17s时,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以水平向右为坐标的正方向,振动周期是0.025s,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经过0.17s时,完成了n==
=6.8
因此振动正在向右加速运动到平衡位置.
故选:B
如图在曲轴AB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若不转动把手C,让其上下振动,周期为T1;若使把手以周期
T2(T2>T1)匀速转动,当运动都稳定后,则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______;要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据题,不转动把手C,让弹簧振子上下振动,周期为T1,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即为T1.使把手匀速转动时,弹簧振子做受迫振动,当运动稳定后,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力周期T2.当驱动力的周期与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接近时振子的振幅增大,由于T2>T1,即驱动力气周期大于振子的固有周期,则当T2减小时,把手转速增大时,振幅增大.
故答案为:T2; 增大
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图知,若从平衡位置计时,则在t=0.2s时,弹簧振子运动到B位置.故A正确.
B、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
C、从t=0到t=0.2s的时间内,弹簧振子的位移越来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大,其动能越来越小,故C错误.
D、在t=0.2s与t=0.6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A
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A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图可知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此时系统动能最小,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此时弹性势能最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故A错误;
B、结合图象弄清两物块的运动过程,开始时m1逐渐减速,m2逐渐加速,弹簧被压缩,t1时刻二者速度相当,系统动能最小,势能最大,弹簧被压缩最厉害,然后弹簧逐渐恢复原长,m2依然加速,m1先减速为零,然后反向加速,t2时刻,弹簧恢复原长状态,由于此时两物块速度相反,因此弹簧的长度将逐渐增大,两木块均减速,当t3时刻,二木块速度相等,系统动能最小,弹簧最长,因此从t3到t4过程中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原长,故B正确;
C、系统动量守恒,选择开始到t1时刻列方程可知:m1v1=(m1+m2)v2,将v1=3m/s,v2=1m/s代入得:m1:m2=1:2,故C正确;
D、在t2时刻A的速度为:vA=1m/s,B的速度为:vB=2m/s,根据m1:m2=1:2,求出Ek1:Ek2=1:8,故D错误.
故选B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