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5分)

气候是自然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扩展,已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鲁西和豫北是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但受大气环流和周围地形的影响,这里是春旱的多发区,影响了夏粮作物的生长;秋季作物生长也同样深受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寒潮和台风入侵路线的方向。(1分)

(2)图中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__、___,而南方地区则是___、___、___。(2.5分)

(3)与图中台风灾害大致发生在同一季节的是___、___、___,台风灾害是由______天气系统发展所致,我们对此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分)

(4)鲁西、豫北地区一般年份形成春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该地对农业采取抗旱保收的措施叫______,采取这种措施抗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好处是____________。除了这种措施,你还能提出哪些措施?(7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却很大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1)A地受副高和信风的影响;B地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C地终年受西风影响 (2)南北延伸(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地形、海陆位置 (3)C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较弱;D地气候的大陆性强,多晴朗天气,大气辐射较强

此图为美国局部图,(1)从图中可看出,A地位于30ºN附近,深受副高影响,降水少;B地在35º N~40ºN间,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而C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故降水最多。(2)从图中可看出,大陆西岸等温线、降水量大致呈南北向延伸,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西部有著名的落基山,阻挡了水汽深入内陆,使沿海一内陆降水越来越少,而在海岸附近温度夏季较低,受地形和海陆位置影响,内陆干旱区气温较高。(3)C、D两地纬度相等,气温应差异不大,但实际上差异很大.这原因只能是太阳辐射,理论上同一纬度附近,太阳辐射量应一致,但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也对太阳辐射有很大影响。C地多雨,云多则大阳辐射到达地面较少,D地干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云层反射较少,故气温较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四个地点1月(▲)和7月(●)气温及降水情况示意图,据之完成下列要求:  

(1)a属于        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

(2)b属于        气候,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

(3)c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是                     

(4)d属于          气候,世界上流经这种气候类型区域的大河是          。   

正确答案

(1)热带雨林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2)热带沙漠 撒哈拉沙漠

(3)地中海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   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4)温带季风气候 黄河

a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b全年少雨,最低气温在15℃以上;c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d雨热同期,冬季气温在0℃以下,夏季气温高达30℃,

年降水量大于600毫米,属温带季风气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面世界某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B、C两图中与A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________图,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

(2) 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      _   ______,从产品用途来看,它属于         农业 ;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         _  ____,其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是_   _   ______,该国解决的主要措施是___       ___。

(4)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共同的区位条件有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问题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24分)。

有些同学对于东亚季风环流的理解感到比较困难。实际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如果与前边的知识联系起来,你将会很轻松的掌握。下面我们通过下列现象探究东亚季风形成过程。

第一步:三圈环流和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设地表是均匀的,且地球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2分),这样在北半球会形成一个大气环流圈。

(2)若只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还包括______________(2分)。在两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就形成了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下图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填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带(2分)   C___________________带(2分)

E___________________带(2分)   G___________________带(2分)。

(3)确定气压带的分布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特点,确定风带。请在图中的B、D处画出风向(4分)。

第二步:海陆分布的影响

(4)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以及陆地上不同的地貌使得地表不均匀。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的比热差异,在地理上叫做_______________(2分)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气压中心切断成______________(2分)状分布,从而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第三步:东亚季风的形成

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变化,形成了冬夏风向相反的风,这种变化在东亚地区特别明显。读东亚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所示为_______________ (1月、7月)(2分),_______________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2分)。

(6)根据气压分布情况,在甲处标出风向(2分)。

正确答案

(1)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 

(2)地转偏向力 赤道低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 极地高气

(3)标注略(B为东北风,D为西南风)

(4)海陆热力性质 块

(5)7月 副热带高气压

(6)标注略(东南风)

下一知识点 : 季风环流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分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