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分布
- 共970题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⑴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风带名称。
B气压带为_______ C气压带为
E风带为 G风带为____ ___
⑵在B、F交替控制地区形成_________ ____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为
,终年在A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
⑶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在夏季向______移动。
正确答案
(1)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2)地中海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3)南
略
(17分)下图为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名称为 。(2分)
(2)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夜半球(用斜线、阴影表示)、太阳直射点M。(3分)
(3)下图中三条线表示从A到B各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2分)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B点相等的各地纬度可能为 、 。(4分)
(5)D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在该地气候形成中, (洋流名称)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4分)
(6)图示半球范围内有两种陆地自然带在另一个半球缺失,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夏至(2分)
(2)略(3分)
(3)甲(2分)
(4)0° 46°52′(4分)
(5)温带海洋性 北大西洋暖流(4分)
(6)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大面积的海洋,缺少陆地。(2分)
图中低压带位置位于北极圈以北,该气压带为副极地低压,位置北移,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夏至。A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B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经过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根据经纬度可判断D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请将气压带或风带正确名称的序号与图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对应填入表格:(每空1分,共10分)
①东北信风带 ②东南信风带 ③盛行西风带(西南风) ④盛行西风带(西北风) ⑤极地东风带(东北风) ⑥极地东风带(东南风) ⑦副热带高气压带 ⑧副极地低气压带 ⑨副热带低气压带 ⑩副极地高气压带: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全球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风向由高压吹向低压。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具体如图:
读“我国某地1月中旬的气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 趋势,气温变化呈 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 锋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12日该地受 气团控制;从形成源地看,17日受 气团控制。
(3)在 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 、 天气。
(4)如果该锋移动速度很快,则往往容易形成 天气。这种情况在我国 地区 季最为常见。如果锋前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则常出现 或 天气,这在我国 地区的 季常可见到。
正确答案
(1)上升 下降 冷 (2)暖 冷 (3)14日和15日 大风 雨雪 (4)狂风暴雨 北方 夏 大风 沙暴 北方 冬春
此题主要考查锋面对天气的影响。从图上可以看出,随时间的推移,气温逐渐下降,气压逐渐上升,可知这是冷锋过境时的特征,在气温曲线与气压曲线交汇处正是锋面过境时,天气变化最为剧烈。
读“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处的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中,由热力原因形成的两大气压带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
(3)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在地球表面的回归运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在冬季向________移动。
(4)假设地球表面性质是均匀的,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高低纬之间地面受热不均导致大气运动,再受到________的影响,在赤道与极地之间就形成了三个大气环流圈。
(5)我国下列气象灾害中,出现时间与图C所示基本相符的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2)赤道低压 极地高压
(3)太阳直射点 南
(4)地转偏向力
(5)C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