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的半径R.神舟七号飞船太空飞行近似为圆周运动.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可以计算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离地球表面的高度h

B可以计算神舟七号飞船在绕地球的太空飞行的加速度

C在轨飞行的飞船中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速度要大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因为不知道神舟七号飞船太空飞行的任一个物理量,比如:轨道半径、周期、线速度等,故无法算出计算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离地球表面的高度h,故A错误;

B.由A的分析可知B错误;

C.由于飞船中的宇航员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做为了需要的向心力,所以飞船中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C正确.

D.根据得:v=,因为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运动半径比月球运动半径小,所以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速度要大,故D正确.

故选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晴天晚上,人能看见卫星的条件是卫星被太阳照着且在人的视野之内.一个可看成漫反射体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圆形轨道与赤道共面,卫星自西向东运动.春分期间太阳垂直射向赤道,赤道上某处的人在日落后8小时时在西边的地平线附近恰能看到它,之后极快地变暗而看不到了.已知地球的半径R=6.4×106m,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估算:(答案要求精确到两位有效数字)

(1)卫星轨道离地面的高度.

(2)卫星的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解:(1)从北极沿地轴往下看的地球俯视图如图所示,

设卫星离地高h,Q点日落后8小时时能看到它反射的阳光.

日落8小时Q点转过的角度设为θ,

轨道高

=

(2)地面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卫星处,

两式相比得

因为卫星轨道半径r=R+h=2R    

所以,

又因为,

解得=

答:(1)卫星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的半径,为6.4×106m.

(2)卫星的速度大小5.7×103m/s.

解析

解:(1)从北极沿地轴往下看的地球俯视图如图所示,

设卫星离地高h,Q点日落后8小时时能看到它反射的阳光.

日落8小时Q点转过的角度设为θ,

轨道高

=

(2)地面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卫星处,

两式相比得

因为卫星轨道半径r=R+h=2R    

所以,

又因为,

解得=

答:(1)卫星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的半径,为6.4×106m.

(2)卫星的速度大小5.7×103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代宇航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落在内蒙古的主着陆场.

(1)设“神舟五号”飞船在飞行过程中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试计算飞船离地面的平均高度h.

(2)已知将质量为m的飞船在距地球中心无限远处移到距离地球中心为r处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W=GMm/r,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的质量.那么将质量为m的飞船从地面发射到距离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火箭至少要对飞船做多少功?(为简化计算,不考虑地球自转对发射的影响)

正确答案

解:(1)设飞船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对飞船的运行过程有:

=mg

解得飞船离地面的高度为:

(2)若将飞船由距地球无穷远处移至距离地球表面为h处,引力做功为:W1=

若将飞船由距地球无穷远处移至地球表面,引力做功为:W2=

所以将飞船由地球表面发射到距离地面h高的轨道上的过程中,引力做功为:W3=-

设飞船在距离地面高为h的圆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为v,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设将飞船送入沿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运动的过程中,火箭要对飞船所做的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答:(1)飞船离地面的平均高度是

(2)火箭至少要对飞船做功为

解析

解:(1)设飞船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对飞船的运行过程有:

=mg

解得飞船离地面的高度为:

(2)若将飞船由距地球无穷远处移至距离地球表面为h处,引力做功为:W1=

若将飞船由距地球无穷远处移至地球表面,引力做功为:W2=

所以将飞船由地球表面发射到距离地面h高的轨道上的过程中,引力做功为:W3=-

设飞船在距离地面高为h的圆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为v,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设将飞船送入沿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运动的过程中,火箭要对飞船所做的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答:(1)飞船离地面的平均高度是

(2)火箭至少要对飞船做功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7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的时间飞临地球,后来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如图所示.从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回归,中国均有记录.它最近一次回归的时间是1986年.从公元前240年至今,我国关于哈雷彗星回归记录的次数,最合理的是(  )

A24次

B30次

C124次

D319次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设彗星的周期为T1,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

可知哈雷彗星的周期大约为76年,

.所以最合理的次数是30次.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1和r2,若它们只受太阳引力的作用,那么这两颗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

A1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万有引力提供行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可得行星的向心加速度a=,所以=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万有引力常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