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其质量是地球质量,一宇航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100kg的物体,那么他在火星上最多能举起的物体质量为(  )

A85kg

B225kg

C450kg

D180kg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星球表面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

=mg

解得:

g=

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火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所以火星与地球上重力加速度之比:

=

宇航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100kg的物体,由于举力一定,故:

F=mg=mg

解得:

m===225kg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地球半径为X m,地表重力加速度为Y m/s2,万有引力恒量G=Z Nm2/kg2,则地球的质量为______kg,地球的密度为______kg/m3.(用XYZ表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地球表面上一物体的质量为m,根据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解得:M==

根据密度的定义式,可得地球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果设行星的质量为m,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为v,公转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太阳的质量为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教材在探究太阳与行星的引力大小F的规律时,引入了公式F=m,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

B教材在探究太阳与行星的引力大小F的规律时,引入了公式v=,这个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公式

C教材在探究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F的规律时,引入了公式=k,这个公式实质上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不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D教材在探究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F的规律时,得到的关系式F∝之后,又借助相对运动的知识(即:也可理解为太阳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得到F∝,最终关系式用数学方法合并成F∝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引用公式F=,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抓住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的,故A正确.

B、引用公式v=,这个公式是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式,故B正确.

C、引入了公式=k,这个公式实质上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不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故C正确.

D、教材在探究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F的规律时,得到的关系式F∝之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出F∝,最终关系式用数学方法合并成F∝,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新华社2013年3月3日报道“嫦娥二号”发射任务定于2013年下半年进行•假设在“嫦娥三号”发射后,在着陆前绕月球表面做圆周运动时,测得掠过处的重力加速度为a(可认为是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已知引力常过为G,“嫦娥三号”的质量为m,则根据以上信息可计算出(  )

A月球的半径

B月球的质量

C月球的密度

D”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做圆周运动时月球对其的引力大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嫦娥三号”探测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G=ma   ①

其中:

M=ρ•  ②

联立解得:

R=

F=ma

ρ=

故只能求解出“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做圆周运动时月球对其的引力大小,不能求解月球质量、密度和半径;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嫦娥三号”卫星和“长征三号乙遥二十三”运载火箭分别于2013年9月12日和11月1日先后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底择机发射.“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后,预计100多个小时后靠近月球,先绕月球转几圈“热热身”,做好各项准备,等地面下达“落月”指令后着陆在月球上.假设它“热身”时在离月球表面高度为10km的圆轨道上绕月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半径和地球半径之比1:4,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1:6,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近地卫星的周期约为84min.由此可求出(  )

A“嫦娥三号”绕月球运行时的速度大小约为1.6km/s

B“嫦娥三号”的质量约为320kg

C“嫦娥三号”绕月球运行时的周期约为103min

D月球对“嫦娥三号”的引力约为533N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嫦娥三号”绕月球或者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重力等于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m=m   ①

解得:

v=           ②

T=2         ③

A、根据②式,在月球和地球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

解得:=km/s≈1.6km/s;故A正确;

B、由于①式中的质量m约去,故无法求解“嫦娥三号”的质量,故B错误;

C、根据③式,“嫦娥三号”在月球和地球表面的周期之比为:

==

解得:;故C正确;

D、由于无法求解“嫦娥三号”的质量,故也就无法求解月球对“嫦娥三号”的引力;故D错误;

故选:AC.

下一知识点 : 万有引力常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