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该星球表面某一倾角为θ的山坡上以初速度v0平抛一物体,经过时间t该物体落到山坡上.(不计一切阻力)

(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多大?

(2)为了测该星球的自转周期,从该星球发射一颗同步卫星,已知同步卫星离该星球表面高度为h,求该星球的自转周期.

正确答案

解:(1)物体做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x=v0t,

竖直方向:y=gt2

由几何关系可知:tanθ==

解得:g=tanθ;

(2)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G=mg,

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R+h),

解得:T=2π

答:(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tanθ;

(2)该星球的自转周期为2π

解析

解:(1)物体做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x=v0t,

竖直方向:y=gt2

由几何关系可知:tanθ==

解得:g=tanθ;

(2)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G=mg,

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R+h),

解得:T=2π

答:(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tanθ;

(2)该星球的自转周期为2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科学家用燃料耗尽的探测器撞击月球来研究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在探测器靠近月球的过程中(探测器质量不变),月球对它的引力(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在探测器靠近月球的过程中,距离减小,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可知F变大.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于2013年l2月2日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已知月球的半径约是地球半径的、月球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的发射速率为7.9 km/s

B嫦娥三号由地球奔向月球过程中万有引力一直做负功

C当嫦娥三号相对月球的速率大于1.76 km/s时,有实现返回地面的可能

D嫦蛾三号可以以2km/s的速度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题意可知,不会摆脱地球的束缚,则发射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更小于16.7km/s,故A错误;

B、嫦娥三号由地球奔向月球过程中地球给的万有引力一直做负功,月球的引力做正功,故B错误;

CD、由G=m知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v==km/s=1.76km/s,当嫦娥三号相对月球的速率大手1.76 km/s时,有实现返回地面的可能,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相距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10-8N,若它们的质量、距离都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

A4×10-8N

B10-8N

C2×10-8N

D8×10-8N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

原来的万有引力为:

后来变为:

即:F′=F=10-8N,故B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农历二〇一一年十月初八凌晨1时29分,经历近43小时飞行和五次变轨的“神舟八号”飞船飞抵距地面343公里的近似为圆的轨道,与在此轨道上等待已久的“天宫一号”成功对接;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下列有关“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约为11.2km/s

B若还知道“天宫一号”运动的周期,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就可算出地球的质量

C在对接前,应让“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在同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然后让“神舟八号”加速追上“天宫一号”并与之对接

D“神舟八号”返回地面时应先减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为7.9km/s,故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不可能接近11.2km/s,故A错误;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天宫一号圆周运动向心力,有:,因为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未知,则无法求出地球的质量,故B错误.

C、在同一轨道上,若加速,万有引力不够提供向心力,做离心运动,脱离原轨道,不会发生对接,故C错误.

D、神舟八号要返回地面,需减速使得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做近心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万有引力常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