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共7173题
我国向月球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后,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万有引力常量为G.
(1)月球质量表达式;
(2)“嫦娥一号”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
(3)若地球半径为R地,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且有R月=,g月=
,则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与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比值约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得,月球的质量M=
.
(2)根据得,T=
,
又GM=,
解得T=.
(3)根据mg=m得,v=
,
因为,
,
则=0.2.
答:(1)月球质量表达式为M=;
(2)“嫦娥一号”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3)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与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比值约为0.2.
解析
解:(1)根据得,月球的质量M=
.
(2)根据得,T=
,
又GM=,
解得T=.
(3)根据mg=m得,v=
,
因为,
,
则=0.2.
答:(1)月球质量表达式为M=;
(2)“嫦娥一号”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3)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与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比值约为0.2.
a是地球赤道上一栋建筑,b是在赤道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面9.6×106m的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某一时刻b、c刚好位于a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经48h,a、b、c的大致位置是图乙中的(取地球半径R=6.4×106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π=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a物体和同步卫星c的周期都为24h.所以48h后两物体又回到原位置,故A错误;
b是在赤道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面9.6×106m的卫星,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①
根据地球表面的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 ②
由①②式解得:
b卫星运行的周期T≈2×104s,
然后再算b卫星在48小时内运行的圈数n=48h/T,代入数据得n=8.64圈,
故选B.
1958年至1976年的美苏空间竞赛,引发了首次探月高潮.经过多年发展,如今一些国家的综合国力有了较大提升,已掀起了第二轮探月热潮.与第一轮“探月热”不同的是,新一轮以探测月球资源为主,为未来月球资源开发、利用打基础.科学探测表明,月球上至少存在氧、硅、铝、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以后,月球和地球仍看做均匀球体,月球仍然在开采前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动.对开采后的月球与开采前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为:F=,由于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所以m减小,M增大.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m与M相接近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较大,当它们的质量之差逐渐增大时,m与M的乘积将减小,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值将减小,故A错误.
B、设月球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r,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轨道半径r不变),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解得a=
,地球的质量增大,则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变大,故B正确.
C、根据得,T=
,地球的质量增大,则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变小,故C错误.
D、根据得,v=
,地球的质量增大,则月球绕地球运动的速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2003年8月29日,火星、地球和太阳处于三点一线,上演了“火星冲日”的天象奇观.这是6万年来火星距地球最近的一次,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只有5576万公里,为人类研究火星提供了最佳时机;图示为美国宇航局公布的“火星冲日”的虚拟图.则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轨道半径为r、太阳质量为M,因为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得:G=m
=mω2r=m(
)2r=ma
解得线速度:v=,因为火星离太阳的距离远,所以线速度小,故A正确,B错误.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
解得:T=2π,因为火星离太阳的距离远,所以火星周期更大,即大于地球的公转周期一年,所以一年的时间火星还没有回到该位置,故CD错误.
故选:A
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他们都围绕月球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据此观点,若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1:80,则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υ1:υ2=______.
正确答案
80:1
解析
解:月球和地球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则地球和月球的向心力相等.且月球和地球和O始终共线,说明月球和地球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因此有
mω2r=Mω2R
又由于
v=ωr
所以=
=
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υ1:υ2=80:1
故答案为:80: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