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一行星绕恒星作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  )

A恒星的质量为

B行星的质量为

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A、根据线速度与轨道半径和周期的关系v=得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①,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②

由①②得:M=,故A正确;

B、根据题意无法求出行星的质量,故B错误;

C、通过以上分析得行星的轨道半径为r=,故C正确;

D、加速度为:a=…③

由①③得: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故D正确.

故选:AC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把火星和地球都视为质量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和地球两者的半径之比为p,又知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q,则火星和地球两者的密度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得,M=

则天体的密度

因为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q,火星和地球两者的半径之比为p,则火星和地球两者的密度之比为

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7年10月我国发射了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若已知绕月球运动的周期T及月球的半径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引力常量为G. 求:

(1)月球质量;

(2)探月卫星“嫦娥1号”离月球表面的高度;

(3)探月卫星的运行速度.

正确答案

解:(1)由万有引力的公式:

得:

(2)由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整理得:h==

(3)由

=

答:(1)月球质量是

(2)探月卫星“嫦娥1号”离月球表面的高度是

(3)探月卫星的运行速度是

解析

解:(1)由万有引力的公式:

得:

(2)由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整理得:h==

(3)由

=

答:(1)月球质量是

(2)探月卫星“嫦娥1号”离月球表面的高度是

(3)探月卫星的运行速度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宇航员在一星球表面附近高度为H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落回星球表面,测得该物体的水平位移为x,已知星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计空气阻力,

求:(1)该星球的质量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解:(1)抛出的物体在星球表面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x=v0t,

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

由以上二式可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

(2)第一宇宙速度就是卫星贴近该星球表面飞行的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上一小题可知,GM=R2g

所以==

答:(1)该星球的质量为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

解析

解:(1)抛出的物体在星球表面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x=v0t,

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

由以上二式可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

(2)第一宇宙速度就是卫星贴近该星球表面飞行的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上一小题可知,GM=R2g

所以==

答:(1)该星球的质量为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P点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P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变轨的时候点火,发动机做功,所以飞船点火变轨,前后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24小时,根据ω= 可知,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故C正确.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也是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所以相等,故D错误.

故选BC.

下一知识点 : 万有引力常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